分享

闲话美术史| 狂野的海神与四处逃散的仙女们(四)

 木头1018 2016-08-19

在奥林匹斯诸神中,只有波塞冬富有四海。他掌管着全天下的水域。理论上无论是泉水、自来水、沼泽、泥塘、河流、湖泊,还是大洋、小洋、太平洋、大西洋之类的,只要有水的地方统统都归波塞冬管。俗话说得好,山深必有怪,水多怪成精。所以山川水泽野外成精的仙女们着实是不少。这些仙女们被统称为宁芙(Nymph)。宁芙仙女有很多种,树宁芙(Dryad)、泉水宁芙(Naiad)、山宁芙(Oread)、海宁芙(Nereid)、森林宁芙(Alseid)等等。波塞冬的妻子安菲特里忒就是一位海宁芙。这些大自然的精灵,是真正的仙女,大多长得温婉可人、活泼可爱、美丽动人。


一大波宁芙仙女来也



图1-22 保罗·古斯塔夫·多雷《海中仙女》


保罗·古斯塔夫·多雷(Paul Gustave Dore,1832-1883)是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插图画家。他为拉伯雷、巴尔扎克、但丁、弥尔顿、塞万提斯等作家所做的插图享誉世界。他的插图作品充实饱满、细腻典雅,融合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但他的油画作品并没有插图那么成功。在他少有的几幅油画作品中,《海中仙女》(图1-22)描绘了一群海中仙女在水中嬉戏游泳和休息的场景。这幅画应该先从远方海天处入水的海仙女们看起,然后视线转移到从水中浮现的位于右下角的海仙女,沿着一条弧线,在画面的左小角水中的是另外两位海仙女,她们即将爬上小岛上休息。在小岛的顶端还有一位休息的仙女。这样,通过这四个点,画家就巧妙地在画面上完成了一个近似椭圆的构图。



图1-23 布格罗《宁芙仙女们》


法国学院派古典主义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也创作过一幅宁芙仙女们的嬉戏和休息的作品,只不过作品中的这些宁芙不是海仙女,而是居住在山林水泉旁的仙女,她们有着和海仙女同样美丽的面容和动人的可爱。在这幅著名的《宁芙仙女们》(图1-23)油画中,幽静的山泉旁边,即使是荡着秋千的仙女也显得恬静美丽。布格罗一如既往地创造出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他把所有的女性美都集中在了这些或坐或卧的仙女们身上。这些理想的美人,非人间所有的仙子,不仅有着美丽白皙的外表,而且散发出透亮的内在光芒,给人一种美好和纯洁的视觉享受。



图1-24 路易斯.里卡多.费瑞罗《宁芙仙女》


山林泉水旁的宁芙仙女美丽可爱,水中的仙女更是有如出水芙蓉般的秀美绝伦。路易斯.里卡多.费瑞罗(Luis Ricardo Falero 1851-1896)是19世纪西班牙画家,他早年在巴黎学习艺术、化学和机械工程,后选择艺术为职业并在伦敦定居,创作题材多为女性、神话和幻想。他创作的油画《宁芙仙女》(图1-24),美丽的金发仙女在水中游泳,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图1-25 德拉普《伤悼伊卡洛斯》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古典主义画家赫尔伯特·詹姆斯·德拉普(Herbert James Draper 1863-1920又译德拉波)以画海中仙女、美人鱼和塞壬女妖知名。他创作于1898年的油画《伤悼伊卡洛斯》(图1-25)曾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获得过金奖。这幅油画描绘了几位海中仙女哀悼伊卡洛斯的场景。伊卡洛斯(Icarus)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员。他的老爸代达罗斯(Daedalus)是一位如同鲁班式的天才工匠。他建造了著名的米诺斯迷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粘着羽毛的人行自走飞行器。靠着这种飞行器,他和他的儿子伊卡洛斯快乐地逃出了克里特岛。但乐极生悲的是,因为飞机出厂时没有经过质检就直接飞上了天,伊卡洛斯又年轻心盛,不顾老爸的警告,不按规定线路飞行,越飞越高,越飞越高,结果飞行器上粘合羽毛的蜜蜡首先被强烈的阳光融化。伊卡洛斯像一颗炮弹一样掉进了海中。现在终于轮到我们那些富有同情心的海中女仙们登场了,她们从海中的波涛中出现,无限惋惜地围绕这位英俊少年的身边,哀悼一位年轻美好生命的逝去。


总会有一些磨人的小妖精


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有纯洁善良的仙女,必然也会有磨人的小妖精。有时,身为凡人的我们,还真不要被宁芙仙女们如天山童姥般的面容所迷惑。仙女们毕竟是精灵,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收为妃子的。贵为海王的波塞冬也要借助技术男海豚才能追到自己的老婆,而且海王不用怕精灵们使坏。我们不是神王,只是一介凡夫,如果不幸生的貌似潘安,又不幸正好碰到宁芙仙女,那危险还是蛮大的。宁芙仙女们,尤其是山林仙女,有些类似屈原笔下的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她们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打扮得是清新鲜翠,时刻准备着望穿秋水、翘首以望等着情人上门。

古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的朋友许拉斯(Hylas)就因为生得美貌动人,结果被如花痴般的山泉仙女们看上了:“当这美丽的青年走到泉水边,圆月正发出灿烂的光辉。他持着罐伏在水边,泉中的水仙看见了他,迷于他的美丽,因用左手拥抱着他,右手握着他的手臂,将他拖下水去。”(德·古斯塔夫·斯威布:《希腊神话和传说》)当许拉斯的同伴们来找他时,只看见那充满悲伤的水罐在水面上晃来荡去。



图1-26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许拉斯和宁芙仙女》


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49 - 1917)有一幅凄清冷艳的油画《海拉斯和水仙们》(图1-26),描绘的正是心醉神迷的许拉斯被仙女们拉进水里的故事。这幅油画人物众多、构图独特,汇聚了古典主义创作手法和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呈现出沃特豪斯所追求的那种超凡脱俗的朦胧意境。(朱伯雄:《西方美术史十讲》)仔细看这些仙女们,会发现差不多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都是俏尖鼻、樱桃小嘴,连梳的发型都一样。这实际上正体现了沃特豪斯这位画家对理想美人形象的想象和刻画。


邂逅美人鱼


在海神波塞冬的治下,不仅仅只有宁芙仙女。因为海纳百川来者不拒的缘故,海神波塞冬基因实在是太乱,所以生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子女,这包括一位人鱼、一只金毛羊、一位独眼巨人还有一匹马,简直是飞禽走兽生猛海鲜无所不包。他手下的妖精也是应有尽有:“有海怪,有海上老人格劳库斯的一批老侍从,有海神伊诺之子帕莱蒙,有一群飞快的人鱼特里同,有海神佛尔库斯的全部部队。”(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其中最有名的是美人鱼以及专跟渔夫水手过不去的海中女妖塞壬(Siren)。

好吧,不要一说到美人鱼(mermaid),你的脑海中就浮现出美丽动人的海之女儿形象,理所当然地认为马上登场的是一位秀色可餐的美女。我们的美人鱼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她们的祖宗实打实是个肌肉结实、身躯庞大,长着一腿海藻毛、丑陋可怕如潘神一般的男同志。他就是我们海神波塞冬和海后安菲特里忒的独生子特里同( Triton)。“安菲特里忒和波涛喧嚣的摇动大地之神生下了身材庞大、统治广大水域的特里同,他拥有海的深处,和亲爱的母亲、海王父亲一起居住在黄金做成的宫殿里。他是一个可怕的神灵。”(古希腊·赫西俄德《神谱》)特里同上半身是人身,下半身是鱼尾,是个不折不扣的男性美人鱼。



图1-27 鲁本斯《海洋仙女和特里同》(草图)


鲁本斯的油画草图《海洋仙女和特里同》(图1-27)让我们看到了特里同这位美人鱼的真面目。老实说,这位老男人和美人鱼的经典形象相去甚远。对,特里同其实是一位可怕的神灵,是一位随时随地大吹法螺的海神。他手中的海螺是兴风作浪的法宝。可怕的呜呜声如同猛兽咆哮,会掀起巨大的波浪,震醒沉睡的深蓝大海。因为有海神老爷子罩着,所以特里同的故事并不多。他曾帮助过取金羊毛的阿耳戈英雄们逃离利比亚沙漠附近的海湾,在埃涅阿斯的船队搁浅时推过船,也算对埃涅阿斯有恩。结果,当埃涅阿斯的队友米塞努斯,在海边用力吹起空心的海螺,特里同又把米塞努斯淹死在海中,所以搞得和埃涅阿斯之间的人情债一笔勾销。


特里同虽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夸耀的业绩,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又常常作为海神波塞冬的跟班出现。但海中美人鱼却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女性美人鱼作品。



图1-28 沃特豪斯《美人鱼》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很喜欢画美人鱼、塞壬女妖这类带有神秘色彩的油画。这些具有神话色彩的形象能够充分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使他能塑造出最完美的女性形象:“沃特豪斯的艺术形象是诗的升华,是幻想的意境重现。尤其是女性形象,往往画得很美,且让人产生恋爱之心,因为他那些传说中的人物在画上具有人间最理想的美艳感。” (朱伯雄:《西方美术史十讲》)他的作品《美人鱼》(图1-28)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质,描绘的是一位独自在海边梳头的美人鱼。


但这样的美人鱼形象恐怕和希腊罗马神话没有太大关系。在古希腊的传说中,传说亚历山大大帝的妹妹死后化成了美人鱼,住在爱琴海中。德国的传说中,人鱼洛雷莱(Lorelei)会在莱茵河旁用歌声引诱水手。但我们所熟知的美人鱼的故事和形象更多地来源于丹麦安徒生的童话。在安徒生童话中,美人鱼心肠很好,而且喜欢和人类交往,甚至容易陷入与人类的爱情之中。



图1-29 约翰·柯里尔《陆地上的小孩》


英国画家约翰·柯里尔(John Collier1850-1934)是著名的肖像画家,作品具有拉斐尔前派的艺术风格,他的画作在光线和色彩的使用上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他的油画《陆地上的小孩》(图1-29)描绘了美人鱼和人类小孩邂逅的场景。

天魔般妖艳的塞壬海妖


最后我们再聊聊波塞冬手下那些让水手们闻风丧胆的海妖塞壬(Siren)。在有的艺术作品中,塞壬被画成了美人鱼。但塞壬并不是美人鱼。她们是鸟身人首的妖怪。只不过有时她们也会幻化成美人鱼的形象来诱惑水手们。希腊神话中去取金羊毛的阿耳戈英雄们,在逃亡的路上曾经经过塞壬女妖居住的地方,并不幸看见了塞壬海妖的真容:“阿耳戈船乘风急进,不久他们看见一个满是花草的美丽的岛屿,这是魅惑人的女妖们的住所,她们以她们的歌声诱惑过客,然后又将他们毁灭。她们是半鸟半人的形状,总是躺在海岸上,等待新的牺牲者。走近她们去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幸免。”有一个英雄因为听到塞壬那令人销魂的歌声实在是不能自持,于是噗通一声直接跳进水里,奋力去追逐那如同天魔般的妖艳声音,差点没淹死在大海的波涛之中。(德·古斯塔夫·斯威布:《希腊神话和传说》)

这些塞壬女妖很显然和车匪路霸是本家。她们总是知道哪条水道是这些可怜水手们的必经之道。所以奥德修斯(Odysseus罗马神话中被称为尤利西斯)在远征特洛伊回家的路上,也没躲过这些劫财劫色杀人放火全方位发展的海盗集团。好在奥德修斯是有名的机灵鬼,早就做好了防打劫的措施。在女神的指点下,奥德修斯用蜡块将水手们的耳朵堵住,然后让伙伴们把自己捆绑在桅杆上:“他们让我直立,把我的手脚捆绑在快船桅杆的支架上,用绳索牢牢绑紧。”(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当奥德修斯的船只通过塞壬女妖居住的岛屿时,这些女妖果不其然开始用歌声引诱奥德修斯和水手们。美妙的歌声隔着蜡块钻进奥德修斯的耳朵中,如果不是被紧紧绑着,奥德修斯早就跟着这些女妖浪迹天涯了。



图1-30-德拉普《奥德修斯和塞壬》


英国画家赫尔伯特·詹姆斯·德拉普创作的《奥德修斯和塞壬》(图1-30),描绘的正是奥德修斯被塞壬诱惑的场景。整个画面的气氛显得阴暗而紧张。三只塞壬女妖正爬上船。奥德修斯被捆在桅杆上,两眼已经发直,表明他受到了塞壬歌声的诱惑。



图1-31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尤利西斯和塞壬》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的《尤利西斯和塞壬女妖》(图1-31)是一幅经典的作品。他画的塞壬女妖正是她们鸟身人首的真身。这群塞壬女妖面孔长得也是一模一样,她们从四面八方飞在奥德修斯的船上。我们仔细看这些划桨的水手们,他们的耳朵都用布条缠得严严实实。奥德修斯被绑在桅杆上,还比较镇静,并没有出现癫狂的样子。



图1-32 雷德里克·莱顿《渔夫和塞壬》


在弗雷德里克·莱顿(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有的把莱顿译为雷顿)的生花妙笔下,塞壬女妖的形象变得唯美而动人,似乎连她对渔夫水手的诱惑也变成了爱情故事。莱顿是19世纪英国学院派画家,曾在罗马学习素描,后在柏林、佛罗伦萨学习,受到古典主义的深刻影响,其作品题材主要是神话和历史故事。他的作品结合了古典严谨的素描表现手法和大胆鲜艳的用色,十分引人注目。在油画《渔夫和塞壬女妖》(图1-32)中,塞壬女妖变成了美人鱼正紧紧抱着心醉神迷的渔夫,女性柔美的身体让画面显得赏心悦目。


看着这幅画,又有谁知道,渔夫和这位塞壬女妖是不是前世的情人呢?这幅画其实很有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的诗作《顿悟》的感觉:


我一定到过此地,

何时,何因,却不知详。

只记得门外芳草依依,

阵阵甜香,

围绕岸边的闪光,

海的叹息。 


往昔你曾属于我

只不知距今已有多久。

但刚才你的飞燕穿梭,

蓦地回首, 纱幕落了!

——这一切我早就见过。


莫非真有过此情此景? 

时间的飞旋会不会再一次恢复我们的生活与爱情, 

超越了死,

日日夜夜再给我们一次欢欣?


(文/美柔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字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展览信息】


展览: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


展期:展出中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6展厅


票价:30元


(该展览不允许拍照以及临摹哦,敬请各位亲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