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等重要古琴教室教师随笔——西乐有八度中乐也有八度?

 书法初步 2016-08-19


最近三年我时不时地跟科学研究者、学西乐爱中乐的琴友交谈中国的乐律学内容,有几个概念在谈论中不停地出现:音程、音准、音分、频率比等等,西乐里的科学概念可以通用,但是西乐的音乐内涵概念不可冒充中乐乐律实质内涵。

关于西乐的音准概念,表面看七声音阶CDEFGAB,但这七个音下面对应固定的振动频率以及相间其中的五个半音频率,学西乐的人耳朵的听力可以辨别准与不准。

翻阅现代中国音乐书籍、论文,在中乐范畴内应用西乐概念的现象铺天盖地,误导无数中国音乐从业人员和中乐爱好者。

中乐的基础音乐概念是十二律与五音七声,十二律是音乐用音的十二个固定律准,五音七声是音乐作品在十二律中选用的五个或七个律准形成的固定结构。这十二个律准需要培养听力辨别能力,五音七声结构也要培养听力辨别力。目前这种中乐听力辨别力好像处在空白区,我在任何一本中乐教材里面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内容,但音乐作品不可避免地出现中乐五音七声的频率(比如古琴的音乐、昆曲的录音)。

中乐西乐都是建立在声学原理基础上的艺术,其中的科学概念内涵和判断标准相同。如频率比这样的概念和内涵,中乐西乐都得以应用。

西乐七声音阶结构的音程关系用频率比来表示,中乐的五音七声结构也可用频率比来表示,但不可互用替代。

西乐的七声音阶结构属于用乐范畴,频率比只是用声学概念来说明其中的数理原理。要用频率比表示用乐,首先要确定用乐的七个音的频率。西乐在这方面有足够的阐述,中国学西乐的音乐人可以照西乐的概念应用。

中乐的五音七声结构同样属于用乐范畴,频率比要在五音七声选用的律准频率点上进行五音七声结构的频率比计算而表达。

    西乐的八度概念因其七声音阶结构而产生: 

(上图为童忠良著《基本乐理教程》第25页——53页。)   

 因此西乐的音程分为七级,有八度。

    西乐七声音阶的频率比 

      (上图为缪天瑞著《律学》第23页——25页。)

    中乐五音结构的频率比:

    以黄钟均为例:黄钟律频率(260赫兹)比太簇律频率(292.4赫兹),太簇律频率(292.4赫兹)比姑洗律频率(326.8赫兹),姑洗律频率(326.8赫兹)比林钟律频率(390赫兹),林钟律频率(390赫兹)比南吕律频率(438.8赫兹)。

中乐七声结构的频率比:

以黄钟均为例:黄钟律频率(260赫兹)比太簇律频率(292.4赫兹),太簇律频率(292.4赫兹)比姑洗律频率(326.8赫兹),姑洗律频率(326.8赫兹)比蕤宾律频率(368赫兹),蕤宾律频率(368赫兹)比林钟律频率(390赫兹),林钟律频率(390赫兹)比南吕律频率(438.8赫兹),南吕律频率(438.8赫兹)比应钟律频率(491.6赫兹)。

    如果用频率比来论中乐的音程,中乐的五音结构没有八度之说对吧?中乐的七声结构也不是西乐的七声音阶音程对吧?

    既然中西乐的用乐结构本质存在差异,在中乐书籍、论文和教学中基础概念不可替换是前提条件。

    西乐的八度概念有其科学与音乐内涵,中乐的五音七声概念需要完善自己的科学与音乐内涵。

    因此请不要用西乐概念冒充中乐内涵。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