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代古遗存所蕴含的礼乐精神

 songsgt 2016-08-19
         2016.8.18宝鸡日报
        岐山是周王室肇基之地,先周时期周原土地肥美,气候温和,为以农耕为主的周人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周原土地带给周人的不仅是丰衣足食的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孕育了灿烂的西周礼乐文明。


    西周王朝 200多年间,岐山周原一直是周人心中的圣地,是家族宗庙所在地、周王室贵族聚居地,周公礼乐文化在此孕育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周礼乐文化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礼仪思想和礼仪规范,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

    岐山周公庙姜嫄“背子抱孙”的建筑格局、凤雏宫殿四合院遗址、周原社祭遗址以及周原地区出土的 60多批万余件青铜礼器,体现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外在形式,见证了西周礼乐文化曾经的鼎盛繁荣,体现了岐山是中国礼仪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其发展、繁荣及重要流传地。岐山周公庙是全国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占地面积最大的周公庙。岐山周公庙是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为主体,姜嫄、后稷殿为辅,周公庙姜嫄“背子抱孙”的建筑格局是周公庙独有的。

    周公殿位于其周族先妣姜嫄之前,而姜嫄身后台地上建有姜嫄的儿子后稷的大殿,世人称这种建筑格局为姜嫄“背子抱孙”。《礼记》记载:“礼曰 :‘君子抱孙不抱子’。此言孙可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尸,意为活着的晚辈扮作先祖的样子代其受祭的人。在行祭活动中,孙可以充当祖父之尸,如果孙的年纪小就要由人抱着充当被祭的尸,而子却不可以充当。再者,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始祖庙居中,以下是左昭右穆、父昭子穆的次序,墓葬也是依照这个次序的,这样孙与祖又属同列。由以上阐述分析,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周代礼仪制度周祭祖礼仪——大祭之礼和昭穆制度。

    如果说周公庙姜嫄“背子抱孙”的建筑格局体现西周的人伦精神,而“中国第一四合院”——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四合院遗址,则为家庭社会伦理观念的物化产品。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的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整个院落的布置首先讲尊卑等级秩序,其次重仪礼规范,再次要有和乐精神。四合院的“四世同堂”是传统大家庭追求的大团圆理想。

    周礼讲求“左祖右社”,无独有偶, 2014年 8月到 2015年 1月,周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人员首次发现西周社祭建筑遗存,其主体部分是一巨型社主石,截面呈“亚”字形,上部已残,仅存基座,埋入地下部分达 1.68米。社主石的正南方是一方形石坛,东西宽 4.2米、南北长 4.6米,系用自然石块垒砌而成。在社主石和坛的东侧则发现多座祭祀坑。另一座呈长方形,位于前者的东南侧。初步判断,两座建筑从西周早期沿用到西周中期。社稷是古人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而设定的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地方,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


     君王在社祭中的一举一动都要纳入礼制程式,站位南向而背临社墙北垣,还要衣冠整齐,“端冕而祀之”摆威势,示虔敬。往往在祭社神同时,又兼祭稷神、山川地诸神。中国人常常“社”“稷”连称,其实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土地神和丰收神。西周时期社祭建筑的发现,不仅首次为两千多年前的国家祭祀制度提供了确凿的考古学证据,也为阐释周代礼乐文化如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今天的我们,面对周代先贤留给后世优秀的礼乐文化,应以“小子安敢让也”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重振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涵,阐析礼乐文化的人文本质,落实礼乐文化的实践品格,以科学的现代意识,提升礼乐文化的人文情怀,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文明建设中重放异彩,成为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