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纳西族原始乐舞“热美蹉”

 热美艺术协会 2016-08-19

浅谈纳西族原始乐舞“热美蹉”

 
 和耀

 

摘 要:“热美蹉” 又称“窝热热”,纳西语汉字译音。纳西族古老书籍《东巴经》中记载:“热美蹉”是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的丧葬歌舞音乐,它的音乐素材直接来源于自然界,歌声模仿动物的叫声,舞步也与野兽行走相似,其音乐特点是:无音阶,无乐器伴奏,无音列法则。在东巴舞谱《蹉模》中用象形文字记载如图 

“热美”是一种精灵,专门吮吸死者灵魂,为保护亡灵,人们在守灵时边唱边跳,以吓唬和驱赶热美”,“蹉”即跳舞的意思[1]。本文从四个方面着手,通过对纳西族的由来及纳西族音乐文化发展的过程来研究和剖析“热美蹉”的历史渊源及它的舞蹈和音乐的艺术特性还有它的艺术价值。最后从目前的“热美蹉”的形态和人们对这种濒危的原始乐舞的态度来阐述本人对于这一文化遗产的认识。

关键词:纳西族;热美蹉; 原始乐舞;模仿

 

前言

纳西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自古就有很多的记载。如:唐代樊绰的 《蛮书》中记载:纳西人“俗好饮酒歌舞”,郭大烈的《纳西族史》中也记载了纳西人喜欢用乐舞来鼓舞纳西族战士的士气,大量东巴古籍都记载了纳西祭祀音乐和舞谱。时至今日,纳西族人还传承着这种习俗,在很多偏远的乡村还保留着古老的民俗和传统的音乐文化。

“热美蹉”这种古老的丧葬歌舞是先民们在亲人去世后悼念死者和安抚家属的,它目前仅在大东乡这个文化艺术之乡保留完好,“热美蹉”以其与众不同的原始性、多元性独特性,成为民族音乐的“活标本”、“活化石”,并在2008年6月正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博采了民族学、民俗学、民族音乐学、舞蹈学等等文学范畴和众多文献,以及对大东乡“热美蹉文化艺术团”的多次探访学习来系统的描写现存的“热美蹉”乐舞的艺术形态、艺术特性及艺术价值。

一、关于“热美蹉”乐舞的由来和历史渊源

1.纳西族及纳西族音乐简介

纳西族是来自西北古羌族的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它历经迁徙居住在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下、金沙江边和泸沽湖畔。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纳西族是民族文化相对发达的一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以及众多民间文学体裁和音乐舞蹈[2]。纳西族的音乐从上古时期开始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到社会主义时期有了系统的民族音乐,特别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众多包括纳西族人士在内的学者对纳西族民间音乐做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并出了有大量的关于纳西族音乐的书籍,比如当代中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就以纳西族民间音乐为素材编写了交响诗《纳西一奇》,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和云峰编写的《纳西族音乐史》、《纳西族“窝热热”的图腾痕迹》,云南艺术学院哈尼族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杨放的《古老的合唱曲“窝热”》等。

纳西族音乐丰富多彩,传统的纳西族音乐大体有四类:器乐合奏、器乐独奏、民间歌曲和歌舞音乐。器乐合奏有;勃拾细哩、洞经古乐、东巴音乐等;器乐独奏有:孤古亢、筚篥调、窝嗡、票木、葫芦笙调等;民间歌曲有:啊哩哩、劳动歌、习俗歌、儿歌、山歌、情歌、小调、大调等;歌舞音乐有:东巴舞蹈、喂吗哒、嗒啦丽、热美蹉、猛达蹉、勒巴蹉等[3]。其中“热美蹉”是众多传统音乐中最古老的一套原始丧葬乐舞,它与纳西族的音乐发展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2.“热美蹉”的发展历史

(1)产生

据考古学研究证明:早在5万到10万年以前,丽江就有古人类的繁衍足迹,其后续部族即为“土著纳西先民”也就是说早在5万年以前纳西族的先民就在丽江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文明了,而据如今保存的祭祀岩画和《东巴经书》的记载分析,“热美蹉”这个古老的乐舞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产生,并流行于民间部落。由于“热美蹉”它独特的艺术特性,目前还不能证明它的产生年份,但是从古老的金沙江岩画和东巴文字记载的这些种种历史资料充分说明了“热美蹉”乐舞已有上千的历史。

如今的“热美蹉”是丽江大东的东巴大师和玉才老先生口诵并用东巴文记载流传下来的,那这个古老的乐舞是如何产生的呢?纳西族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纳西古乐传承人宣科说过:“音乐源于恐惧”。他这一定论充分说明了,“热美蹉”最初是由于先民们在亲人过世后感到无助和无比的恐惧,因此他们在死人的灵柩旁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舞蹈。这也是众多原始乐舞产生的最初的动机,也是人类最原始的艺术萌芽。而围着篝火圈舞,一方面展现的是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恐惧,他们无法理解太阳东升西落、昼夜循环,用火照亮黑暗的夜晚,驱赶内心的恐惧;另一方面展现的是原始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敬畏,他们无法理解生老病死,以为是妖魔作怪,所以实行火葬,把尸体焚烧超度死者的亡灵,再用古老的模仿野兽的舞步和嘶吼来驱赶妖魔。也就是说“热美蹉”的产生是源于纳西先民对大自然的恐惧和敬畏[4]

 

(2)发展

在上古时期,“热美蹉” 只是最单纯的人们悼念死去的灵魂和安抚家属的一种乐舞。由于当时少数民族的封闭,多数民间音乐都是最原始的形态,“热美蹉”也只是模仿兽步和悲惨的吼叫。就如同史书记载的《祷歌》和《咒词》一样他们只是表达最单纯的艺术意识而已,而到了后期由于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纳西族民间音乐不断地创新加入了葫芦笙、铜鼓、筚篥、口弦等乐器,器乐的盛行使得“热美蹉”这种排斥乐器伴奏的乐舞越来越被排挤登不了台面,只在民间丧葬或是在东巴祭祀的时候跳,以至于快要灭绝。

到木氏治理时期(公元1253-1723年)纳西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的发展,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业逐渐汉化,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很多木姓文人并书写了大量著作了诗歌,这对当时“热美蹉”的咏唱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使“热美蹉”的歌词更具诗意,据史料推断“热美蹉”的歌词也是在这个时期定型。在这一时期东巴教和东巴文化逐渐完善,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完善的东巴文字,很多传教士或东巴巫师就用东巴象形文字记载下来了反映游牧生活和战争场面的原始舞蹈,同时这一时期的“热美蹉”“抗蹉”“跺蹉”“喇嘛蹉”等传统舞蹈对纳西民乐“勃拾细哩”的兴起产生起了巨大作用。

直到改土归流时期(公元1723-1840年),由于藏传佛教及其佛教音乐的传入,纳西族东巴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因为纳西族从之前的火葬改为土葬使得“热美蹉”这种丧葬乐舞也再次盛行,并且它的舞步和唱腔也从之前的即兴无规律开始转为有表现性和说明性,唱腔也从之前的吼叫转为有技巧性的颤音说唱。而且清代历任官吏曾多次明令纳西族移风易俗,因而“热美蹉”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这样“热美蹉”以口诵的形式一直流传下来。直到上世纪中期宣科、和云峰等的越来越多的民族音乐家对“热美蹉”的研究才把它定义为诗、歌、舞一体男女混唱的原始乐舞,也因为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才把它升华到了精神艺术的层面[5]

(3)现存

在各个文献和史料记载中对比分析,“热美蹉”是唯一还保存着氏族社会前期的形态的乐舞,它比非洲、欧洲、北美部族任何一个原始舞蹈还要久远且保存完好,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流失和改变,比如它之前流行于大东、奉科、宝山、大具、泰安等乡镇,但是如今只有大东保存完好和传承,这说明了所谓的发展和其他音乐的普及使原始舞蹈濒临灭绝。由于人们的艺术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追求更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更和谐的艺术美感,它的原始性也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地转变,这也是历史发展所不可避免的。由于“热美蹉”只在偏远的乡村流传,未被所谓的正统音乐的完全同化,所以它是当前原始乐舞中保留原始性最完整的乐舞。

时至今日,因为“热美蹉”的特殊性,它从来没在史书中出现过,但从几千年的纳西族发展史来看,纳西族现存的所有传统音乐都有“热美蹉”的影子,这也佐证了它久远的历史,再从现存的“热美蹉”的舞蹈造型来看,它就是金沙江古岩画里的原始乐舞,这一点也可以在东巴舞谱中得到证实。现存的“热美蹉” 除了唱腔和歌词有所改变外,完全保留着最原始的形态。

二、关于“热美蹉”乐舞中的“诗”、“歌”

1.“热美蹉”乐舞中的歌词——“诗”

“热美蹉”是一套诗、歌、舞三位一体的乐舞,它虽然人数不限,多可上千人少则数人,但在这些人当中必须有一个出口成章的男领唱,也就是“左罗巴”。尽管“热美蹉”更多的是男众齐唱“窝热热”女众混唱“哎嗨嗨”但领唱的诗词颂唱尤为重要,就因他妙趣横生的即兴诗词歌赋,才使得众人不为舞蹈的单一重复而心生厌倦。这一点也正是它比非洲布须曼人的古老圈舞和欧洲的“歌罗波里”更有魅力的特点。

乐舞开始众人先由领队带领缓步逆时针移动,走7步或者9步的奇数步后“左罗巴”开始唱“示赫赫……”然后就开始其优美的诗词。举例分析:男领:示赫赫……青山高又高,山高白云绕,白云一片片,片片是羊群;男众:是羊群…是羊群;女众:哎嗨嗨嗨哎嗨嗨嗨;男女:窝热热……。整个乐舞的唱词多半是模仿野兽的吼叫,而它的富有艺术性的歌词也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歌词多用排比的形式,如例前一轮唱青山,那下一轮唱的是有关死者的,比如:男领:示赫赫……看山爱白云,白云爱白羊,高歌牧羊曲,相赠云中君[5];男众:云中君……云中君;女众:哎嗨嗨嗨哎嗨嗨嗨;男女:窝热热……。歌词用这样含蓄的语言艺术来唱出对死者的尊敬和缅怀。这些优美的歌词,使得整个音乐更有表象,更有灵魂。同时也反映了纳西族人面对死亡很理性的一面,不为恐惧而失去理智,更不为伤心而消沉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热美蹉”乐舞中的旋律——“歌”

“热美蹉”的旋律和其它民族或种族的原始乐舞的旋律不同,即它没有多声现象中那种一个“主旋律”加一个“附加品”为多声前提。唱腔也几乎是纯粹的呼喊吼叫,然而又有其规律,要求参与者与他人在此乐舞中合拍和谐。从谱例可以看出:每一个乐句的开头都有装饰音,这样的前倚音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当中常见的节奏型;而在男声部每一乐句的结束都有滑音,这样的音乐效果给人以凄凉的感觉,突出了那种无助的心理。原始音乐最初是很直白的表现内心的感受,反映人的某种艺术追求。它不讲究艺术效果,不追求歌唱技巧,单纯的模仿兽声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却又有约定俗成的自然技巧和规律在里面。正如男声部

(谱例)

 

领唱,为了突出声部音量,要求声音要非常宏亮浑厚、刚劲粗犷,特别是唱最后滑音自由延长时气息要饱满,声线要细腻,感情要到位。男声部齐唱声音要统一,有经验的长者为了追求合唱效果,声音就会向中声区靠拢。女声部是颤音歌唱,她们没有歌词只是哼唱,也没有固定的调性,以自然音高来哼唱所谓的“绵羊音”, 这种唱法被某些专家称为“喉嗽式迭音快颤唱法”。中间有句逗,我们却难于发现换气之所在,她们用的是“补充”或“互接法”,也就是说部分女声在进行句逗换气时,其余女声则连续,反之亦同。她们的歌唱是逼真的模拟,即便一位花腔女高音学会这种腔,也难以加入她们的合唱中,这种歌唱方法,音量要大,气息要饱满,又要加颤音,这样给人以连绵不断的回声效果,使整个乐曲演唱更加饱满。“热美蹉”女声歌唱方法还运用到了其他的歌舞中,比如古凄、大调、勃拾细哩等纳西民歌。

从曲式结构来分析,可以把乐曲归为一段曲式,它的基本结构原则采用呼应原则,两声部之间仿佛是在一呼一应。乐段没有规则的和声布局却又体现某种艺术含义。实际上在“热美蹉”表演中女声部音高还要高八度,这种音乐效果从和声学来分析就像平行五八度一样单调,完全没有规则的和声进行,也没有严格的声部区分,旋律节拍也以“散板”为主,但是配上原生态的唱腔和自然音高选调,却有不一样的震撼力,这也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三、关于“热美蹉”乐舞中的“舞”

1.“热美蹉”整体舞蹈的编排

1)服装

关于纳西族的披星戴月服饰在民间和学术界有很多推测,而且有很强的神话色彩,这些神话传说糅合了纳西民间故事和宗教思想,在民间广为流传。虽然纳西族服饰一般为披星戴月,但不同年龄段或者不同场合服装的搭配还有一定的差异,“热美蹉”舞蹈的服饰也有它独特的搭配风格,本人实地考察总结出它的服装特点。

“热美蹉”服饰的女装一般为:顶头帕或戴帽子,衣服一般为立领右衽上衣,衣为布纽扣、长袖、宽腰,上衣前幅长,后幅短,用蓝色或白色布料制成。外套一件用深色的布料。灯芯绒缝制成的右衽圆领坎肩,系围腰或搭裙。下身为黑色或灰色裤子,脚穿绣花鞋或布鞋,被披七星羊皮背饰。

“热美蹉”服饰男装一般为:戴毡帽上身内穿麻布和棉布衣,外披羊毛毡或穿羊皮坎肩。下穿黑色或蓝色长裤,腰束带,穿布鞋、皮鞋。不管男装女装“热美蹉”服装都比较简洁,色调暗忌红色,显得纯朴且庄严[7] 。

2)站位、队形

“热美蹉”其原始性不仅在于它的唱腔还在于它的舞蹈,即原始圈舞。舞蹈的站位、队形和很多非洲土族和澳洲土人部落的原始祭天舞蹈有极大的相似,这类原始舞蹈表现特征是集体参与性、模拟性,它的审美特点体悟性的,也就是人们以本能的模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而它又不乏艺术美感,圈舞给人的视觉享受完全不亚于其他舞蹈。而由于不同的地域色彩和不一样的历史背景,各地的舞蹈又有其独特性。

“热美蹉”的站位是单一不变的从左到右由高到低,男的站前面,女的接后边,连接方式就是:右手接前一个,左手接下一个(舞蹈以顺时针进行),前一个的手要放在后一个的手的上面,十指相扣,这样便于在舞蹈进行时保持连接和甩手自然。身高最低的男的接最高的女的,最高的男的又接最矮的女的,从而连成圆圈。也有情况是弧型队列,此时男领队不接最后一个女的,那么男领的右手就应该插腰,其他的一样。男队领唱叫“左罗巴”一般由他领队,如果领唱个子矮也可插入队列中,女队领唱叫"热勒美"不要求站位,只是这两位的音色都要比其他人好而且声音要宏亮,最主要是男领要会对诗也要对死者的生平有详细的了解。

2.“热美蹉”整体舞蹈的进行

1)舞蹈的动作

圈舞就是现存的舞蹈中包括非洲原始部落及中国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原始舞蹈当中最古老的一种音乐舞蹈,而这类原始乐舞无论是反映战争性的舞蹈或是生产劳动场景性的舞蹈,它的舞蹈动作都有强烈的模仿性,多半是模仿野兽的姿势或是驱赶野兽的动作。而“热美蹉”因其动作简单,队形单一重复,无复杂的变化和舞蹈技能要求低这一独特性,所以在这些众多舞蹈当中它是保留得比较完整的一套原始乐舞。

德国现代舞蹈艺术家玛丽·魏格曼说:“舞蹈是表现人生命的情调的一种活生生的语言。”而构成舞蹈语言的基本元素是人体的动作姿态、表情和造型。舞蹈是身体的一种有节奏的动,舞蹈的姿态是整个人体协调动的产物,舞蹈者通过头、眼、颈、手、腕、肘、臂、肩、身、胯、膝、足等部位的协调活动,构成有节奏感的舞蹈动作、姿态,直接表达人的内心活动,反映社会生活。舞蹈的动作包括上身的舞姿和下身的舞步, “热美蹉”保持着自然体态,上身稍微前倾,下肢半蹲屈膝有弹性;随着音乐的进行上身要前后律动,双手前后甩动。舞步要随着音乐的节奏律动,而身体要随着舞步前后摆动。每个舞蹈者的手自始至终十指紧扣从未松开,随着舞步的进行手在前后甩动。据本人对大东乡热美艺术团的探访,他们在舞蹈的过程中随着歌声时而缓慢走步,时而急促跳步,时而又整齐的踏步,上步踮脚尖,退步踮脚尖,绕圈反复同一动作,整个舞蹈没有太多装饰性动作,只是前仆后仰,踏步跳步,但是它有很强的表现性,如果没有唱歌伴奏的话,整个动作画面表现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原始狩猎的场景。

2)舞蹈的节奏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节奏”这个词是源于希腊语RHYTHMO,意思是:把时间的跨度划分成可以能被人感觉到的段落节奏之于个体,是人的性格,节奏之于艺术,是作品的风格。”由于独特的地域关系和历史背景,“热美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格,就是无统一规则的节奏性的即兴表演的舞蹈,没有特定的舞步和规律。但据我对纳西族民间传统音乐和“热美蹉”舞蹈的研究,我发现它绝对不是偶然形成的,它与唱词的平仄纳西咏唱调的节奏有着必然的联系。

朱光潜说过在原始社会,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舞蹈可以不问姿势,但是都必须有节奏。所以“热美蹉”这个诗、歌、舞一体的原始舞蹈,没有节奏的依托就成不了一套完整的乐舞。据古老的东巴经书记载,纳西民间古诗词一般都是奇数字数写成,而“热美蹉”歌词也采用的诗词咏唱,所以它的基本步法为3、5、7拍居多,也就是在舞蹈进行时先走5步或7步,然后开始咏唱,咏唱的时候加上一个装饰性动作走3步一踮脚尖。根据不同的地区特色或不同情绪发挥,它的节奏也随之变化,比如在唱比较悲伤的歌词的时候节奏较为缓慢,节奏以7-3-7或9-3-9甚至更慢的进行,在比较悲愤激动的时候节奏转为5-3-5快速进行,但由于从整体的审美观来看或者从舞蹈的原本意图出发,“热美蹉”舞蹈的节奏不可能是太过欢快的的节奏,节奏变化更多的体现在身体的律动上或者是脚步的强弱上。而舞者的手又有它自己的节拍,也就是最原始的2拍子,在“热美蹉”舞蹈中,舞者根据舞步走一步一后甩手,走一步一前甩手。这种简单的脚步数为依托甩手的节奏型源于早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他们用石头砍东西,必是先举起石块,再砍下去,再举起来,再砍下去;磨制石器,必是先压着石头推出去,再拉回来,推出去,再拉回来。这一举一落、一伸一收、一推一拉的无休止反复循环,自然形成的二拍子习惯[8]

四、关于“热美蹉”乐舞的艺术特性和艺术价值

1.“热美蹉”乐舞的艺术特性

通过对“热美蹉”乐舞的历史、发展、对比全面的分析可知三个艺术特性,(1“热美蹉”乐舞的原始性,无论是服装、舞步、歌唱的仿兽行为都表现出的是最原始的艺术形态;(2)“热美蹉”乐舞的多元性,它不仅仅是一项纯粹的娱乐歌舞,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内涵;(3)“热美蹉”乐舞的独特性,它不同于其他部族的原始乐舞,排斥器乐伴奏、动作单一重复、无音阶音列法则。作为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原始乐舞“热美蹉”,它与宗教或前宗教的朴素思维和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以丧葬歌舞形式为载体表现出来。它集宗教、神话、艺术、娱乐、巫术于一体,是一个历史积淀丰厚、艺术内涵多元的“文化融合体”。

2.“热美蹉”乐舞的艺术价值

根据人类音乐发展史推断,混唱必先早于齐唱而后才有合唱,这充分证明了“热美蹉”乐舞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意识”,它不仅是一项驱赶妖魔的丧葬乐舞,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劳动意识形态,从乐舞的的音乐效果可以感觉到它还参杂着“劳动号子”,所以它的艺术价值并没有单纯的原始性混唱那么简单,它的音乐对之后的纳西族音乐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可以从典型的民歌“古凄”、“喂吗哒”还有东巴教徒在诵唱《东巴经》时的唱腔中找到证明。

如“古凄”调的主导音型:

 
 

“喂吗哒”的主导音型:

 
 

“东巴经”的主导音型:(《马的来历》)





“白沙细乐”(器乐套曲)中《一封书》的主导音型:

 





无论是从“热美蹉”的舞蹈服装、队形来看或者从舞蹈的造型来看,都体现出了它的原始性,它证明“舞蹈是艺术之母”这一理论。而这一原始乐舞不仅仅表现人们的恐惧心理,同时也糅合了感情色彩和民族信仰和早起人类生产劳动等等诸多人文因素,这使得这一舞蹈更有考究价值。从审美的观点来看这一舞蹈,从服装的淳朴简单给人亲切的感觉;圆圈给人以柔和完整的感觉,同时给人展现团结的力量;简单重复的动作展示了纳西人的勤劳。

“热美蹉”它集聚了纳西人的审美观和艺术形态不断地传承,凝聚成了有高度艺术感染力的音乐形象,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上的原始圈舞图和“热美蹉”的舞蹈形态是极度相似的,而史书记载的西北古羌族也就是南迁纳西部族也是从青海一带游牧迁徙到现在的丽江,根据史料分析证明了“热美蹉”历史的古老和它的多元性,它不仅反映了原始土著纳西居民的艺术形态,更可能参与了多种民族信仰和地域色彩。同时“热美蹉”音乐的独特唱腔对纳西族民歌、东巴舞蹈、东巴宗教音乐及“白沙细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热美蹉”对纳西族的思想精神、社会生活、民族心理以及文学艺术诸多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娱乐,它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唱跳这一单纯的概念,它集宗教、民俗、巫术、舞蹈美学、历史学于一体,更渗透了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它高度的音乐欣赏价值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精品。

结论

1.我们对“热美蹉”乐舞的认识

如果说,诗歌是以语言为媒介,其最大的追求在于意境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其最大的追求在于和谐,舞蹈是以肢体语言为媒介,其最大的追求在于姿态“热美蹉”这个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丧葬乐舞具备了和谐的旋律、优美的姿态和很高的文学境界,不愧为一项艺术瑰宝。

首先,本人从一个音乐学院学生的角度出发,“热美蹉”这一原始乐舞拥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和无价的艺术价值,它是当前任何一种包括器乐、声乐、电声、口技和民族舞、芭蕾舞、拉丁舞、爵士舞等等音乐舞蹈艺术的鼻祖,是人类最原始的艺术意识的萌芽;其次,从一个纳西族人的角度看“热美蹉”,它是纳西族一项珍贵的艺术文化,它与纳西族的发展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纳西先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地人生观;最后,从一个中国的文化传承人出发,“热美蹉”不仅是纳西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它是灿烂华夏文明的一个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

2.我们对 “热美蹉”乐舞的传承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众多的有识之士和地方文化工作者为“热美蹉”的保护和传承奔走呼吁,经过多年的努力,纳西族“热美蹉” 于2008正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方面大东乡热水村的张富国老先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自发带领的“大东热美蹉文化艺术团”为“热美蹉”进一步挖掘和保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尽管如此,随着外来文化观念的冲击,“热美蹉”乐舞正在自行萎缩。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失传而消亡的可能。所以我们应该注重“热美蹉”这类珍稀文化遗产的传承,应该摒弃封建旧思想,不能再因为不吉利等原因排斥丧葬乐舞,每一个纳西族人民必须积极参与乐舞表演,自发组织学习。政府和文化工作者要加强重视,应该组建专门的培训班培养更多的纳西青年,继续传扬下去。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和音乐人能够去探寻这类原始乐舞,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并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纳西族东巴舞谱》《东巴经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1983年

[2]《纳西族 普米族民族民间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3]《纳西族简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期)

[4]宣科《热美蹉的来历经之研究》《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5]和云峰《纳西族音乐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6]赵银棠《纳西族诗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7]苏燕 张庆松《背着的信仰——纳西族七星披肩的宗教解读》《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05期

[8]张珏珺 张珏璇纳西族民间歌舞热美蹉的舞蹈艺术特性《音乐时空》2012年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