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阴雨后当心骨关节病“闹脾气”
2016-08-19 | 阅:  转:  |  分享 
  
《燕赵都市报》2016年8月19日第21版





阴雨后当心骨关节病“闹脾气”



本报记者王依







出场专家: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骨二科主任、乐享微医院骨科门诊医师步建立,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曹海育。



一个月前的暴雨还让人们心有余悸,这几日省会石家庄又再次进入阴雨模式。在一场场或大或小的雨中,有一类病人可吃尽了苦头,他们就是骨关节病患者。专家表示,在阴凉潮湿的雨天,骨关节病最易加重,提醒公众注意保暖和出行安全。



几场雨过骨关节病患者增多



连日来,省会阴雨天气不断,这让76岁的刘阿姨很是苦恼。原来,刘阿姨是个骨关节炎老病号,平时通过吃药、注射玻璃酸钠等方式还能维持正常的活动,然而这一个月来的数场大雨导致她的骨关节炎有所加重。

“这一下雨,空气也潮、天也凉,晚上躺在床上膝盖疼得都睡不着觉。”无奈之下,刘阿姨找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骨二科主任医师步建立就诊。经过诊断,步建立发现服用消炎止痛药等常规治疗方法对刘阿姨已经不起作用了,最终只能通过手术方法为她治疗。

无独有偶,86岁的陈大爷也因为下雨而“老受罪了”。7月19日暴雨那天,老人家有事要外出,想着自己平常身子骨硬朗,便在没有家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出了门,结果在深一脚浅一脚的趟水过程中不慎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最终被紧急送到医院手术。

“阴雨天不得不防骨关节病。”步建立告诉记者,从上个月的暴雨到最近连日的阴雨这段时间,来医院就诊的骨关节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多与刘阿姨和陈大爷情况相同,一般是骨关节炎加重或髋关节周围骨折。



骨关节病爱在雨季“叫嚣”



步建立告诉记者,常见的骨关节方面的疾病包括膝骨性关节炎、颈肩腰痛及髋关节周围骨折等,其中膝骨性关节炎又称“老寒腿”,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关节疾病,这种病在阴雨天气很容易加重。这是因为关节软骨磨损后,人体的自身修复机能会催生出大量的幼稚细胞、新生软骨细胞,而这些细胞往往对寒冷、潮湿的环境特别敏感,因此到了雨天“老寒腿”的症状就会加重,出现关节肿胀、肿痛等症状。“现在人们穿衣少,膝关节常会裸露在雨中,更容易受寒邪侵袭,从而使病情加重。”步建立称。

此外,老年人常患有颈椎及腰椎疾病,阴雨寒湿气候会刺激组织内血管收缩导致椎旁肌肉、韧带缺血水肿或痉挛,同时神经也有可能发生炎性反应,从而导致颈肩背及腰痛加重。而老年群体又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骨强度降低、肌肉保护力量弱、机体协调性差,容易摔倒,加上阴雨天道路湿滑,更容易出现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髋关节周围骨折。

因此,步建立提醒公众,尤其是老年群体,阴雨天气要注意出行安全,更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规律、科学地对抗骨质疏松问题,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一旦患上骨关节炎或病情加重,需及时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链接:雨天趟水也要小心足部生“气”



要当心,在这个雨季想要“上位”引关注的不仅是你的骨关节,还有你的脚。近日的降雨就让36岁的王女士遇到了小麻烦,由于她习惯光脚穿凉鞋,上班时趟水在所难免,结果下班回家后,双脚突然感觉很痒,在指缝里还发现一些小水泡,第二天还有严重的趋势,让她很是担心。

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曹海育主任通过询问、查看和真菌镜检,确定王女士患上了脚气。曹海育告诉记者,近日不少市民因雨天光脚趟水患上了各种皮肤病,主要是脚气(足癣)、浸渍性皮炎、皮肤外伤感染等,严重的还患上了丹毒。曹主任提醒称,下雨产生的渍水中有大量病菌,因此市民尽量不要光脚趟水,有伤口、湿疹等疾患人群更要注意,回家后则需及时把脚擦干。

“如果是脚气患者,勤换袜子、勤换鞋,保持干燥,能避免病情加重。”曹海育称,而糖尿病患者更不能趟雨水,因为其本来抵抗力就弱,再加上脚部血液循环差、常伴有神经病变,稍不注意就会发生脚气,而脚气会使脚部皮肤出现小裂口,一旦在下雨天趟水,细菌就容易入侵诱发丹毒。













(姜太公源于网络下载收藏,并校正文字和标点、规范版面,仅供参考。)

























3









献花(0)
+1
(本文系杨华图书馆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