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情的人才会注意到小学同学下唇的细纹

 昵称535749 2016-08-19

2016-08-19 04:01 | 豆瓣:迅疾掠过的影

长情的人才会注意到小学同学下唇的细纹

——读《莫里康内》有感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对莫里康内的了解仅限于他是一个意大利作曲家,电影配乐大师,他为《美国往事》的配乐十分贴切。他为黛博拉、面条以及麦克的人生故事打造了一曲曲精彩绝伦的人生配乐。以上曾是我对莫里康内最粗浅的了解。当然后期随着阅片量的增多,对他的其他作品也有所耳闻。其中,最让我对莫里康内产生兴趣以及好感的音乐却是《无耻混蛋》中的那曲《Un Amico》,一曲发生在德国军官和穿红裙的犹太女孩之间的生死绝杀及未完成式爱情的叹息。

与昆汀这种饱含恶趣味的人不一样,莫里康内可以从一个更富同情心更具宽容的态度去展现一段残忍的阴错阳差的情感关系的内在情绪。他的温和与深情都由一页页五线谱上的音符完满地展现出来。通常都说文如其人,带着对他作品的联想去读了这本《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有趣的是,莫里康内符合我对他的大概判断。

他曾小心翼翼地接受过严师的训练,曾就职过薪水微薄的乐团,在意大利的艳阳下拥有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但也有着《偷自行车的人》里一样为全家温饱而不懈工作的父亲。他也曾做过多年不署名的配乐作曲枪手,甚至还写出许多优秀作品而让只挂了个名字的所谓大师获了银椴奖。原来大师的成长之路,也是充满荆棘和眼泪的。但是,莫里康内很有趣,他并不对此愤愤不平,甚至还带有一丝感激。天哪,这个人,是一生下来便如此务实,如此可爱,如此金牛座吗?好吧,我后来查了一下,大师是11月10日天蝎座。

书以安东尼奥.蒙达对莫里康内多次采访,由莫里康内人生记忆的顺序缓缓集结成内容。首先,想说一下采访人本身的懒惰和傲慢。未曾做好准备的采访记录和痕迹比比皆是,甚至多次拒绝莫里康内的咖啡。能够感觉到采访人对于自己拒绝莫里康内的感觉是非常自得的。当然,即使面对这样一个时时刻刻透露出文人的酸腐和傲慢的人,莫里康内一如既往地展现了他的谦逊和宽容。

莫里康内的观察力十分敏锐,在莱昂内与他工作的某一时刻,他竟然由莱昂内下唇的细纹认出了莱昂内是他的小学同学。我几乎能想象到这是多么戏剧化而富含幽默感的一幕。将来如果会有莫里康内的传记电影上映,我希望这一幕能够出现在大荧幕之上。两个男人之间的友情也存在如此微妙、冥冥之中天注定的缘分,多么有趣!

莫里康内对待他的音乐偶像,是怀有近乎敬仰的尊重态度。莫里康内告诉安东尼奥:“你肯定知道巴赫这个名字的拼音从德文谱号来看,是一个音乐主题: B等于降Si , A等于La,C是Do,H等于Si。我的电影配乐常会用这几个音来搭配组合,这也是一种把我的理念融入工作中的办法。”

看这段实在是忍不住要笑,如果巴赫在世,也会被这种迷弟一般的粉丝大为感叹吧。

对谈的过程中,还无意展现了莫里康内的生活状态。他是会在家里跑步的人,他每天都要在家里楼上楼下的跑上个几十圈,锻炼身体的方式也如此质朴,让人意想不到他竟然是写出那么多浪漫音乐的人。

还是那句话吧,再宏大的人生最终将归于一蔬一饭的平淡生活。莫里康内是伟大与质朴的矛盾结合体,也是一个长情浪漫到,能够在几十年后依然记得小学同学下唇细纹的人。这本书,当我对人生和艺术失望的时候,我会拿出来再看一遍。

END


长情的人才会注意到小学同学下唇的细纹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