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数南宋四大家中每一家的传世之作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19

南宋四大家有画史上的四大家和诗歌史上的四大家。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分别是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在这里,我们仅先大家介绍画史上的“南宋四大家”。

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大家”,简称:“李、刘、马、夏。”四家中李唐略早,刘、马、夏继承发展李唐的画法,成为南宋画院的主流。

他们四家的风格特点是:李唐之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之画受李唐影响,而又工整方面更为突出。马远、夏圭师李唐笔直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多向特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其画风对明代的浙派和院体山水画有较大的影响。属豪纵简略一路画风,初无此称,屠隆说:“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张丑认为:“南宋刘松年为冠,李唐、马远、夏圭次之。”张泰阶则曰:“刘、李、马、夏,俱负重名,而李、马为最。”

南宋,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三城人。徽宗朝曾补入画院,建炎间太尉邵渊荐之。授成中郎,画院待诏,赐金带。

善画山水人物,笔意不凡,是一跨南北宋之变局性关键人物,其山水初学李思训后加变化,越觉清新。喜作长图大幢,石用大斧劈皴,水不用鱼鳞谷纹,有盘涡动荡之势。高宗尝题其长夏江寺卷云:“李唐可比唐李思训”,人物绝类李公麟。画牛亦得戴篙遗法。为南宋四大家之首。

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他亦善画人物,如《晋文公复国图》、《采薇图》等。到南宋后,为歌颂金战士,画《雪天运粮图》等。画人物阁楼描绘工整。画山水有尤其趣。作品有《长江雪图》、《独钓归庄图》、《虎溪三笑图》《香山九老图》、《高逸图》、《万壑松风图》、《雪景》、《雪江图》、《江上小景图卷》等。

南宋四大家李唐的《采薇图》

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于首阳山采薇,最后饿死的故事。

南宋四大家李唐的《采薇图》局部

南宋四大家李唐所画的《采薇图》,即着力刻划了这两个古代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作者着墨不多,就把伯夷、叔齐在特定环境下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南宋四大家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南宋四大家李唐的《村医图》局部

南宋四大家李唐的《村医图》局部

南宋四大家李唐的《村医图》,立轴,绢本淡设色,纵68.8厘米,橫58.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为一幅风俗人物画,描述走方郎中为村民治病的情形,形象地让我们看到古人是怎样采用古老的灸法为病人治病的。

南宋四大家李唐的《携琴访友图》

南宋四大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

南宋四大家——马远

南宋四大家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今杭州)。他为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的画院待诏。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南宋四大家马远的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画家。

南宋四大家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作画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品评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

其风格特点表现在或峭蜂直上而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四面全空,仅画一垂钓孤舟,使画面达到了强烈的空间感,突出近景的艺术效果,如现存的《寒江独钓图》,是马远构图技巧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一叶遍舟飘浮江面,渔翁独坐垂钓。除四周寥寥几笔微波外,全为空白;有力地衬托出江天空旷,寒意萧条的气象。 江、河、 湖、海真实生动地绘入纸上,实为世间之珍宝,为历代书画鉴赏家所珍重。

南宋四大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南宋四大家的马远的人物花鸟画,大多与山水紧密结合,加强了主题的生动性,尽可能地省略细微未节,专注刻画人物及花的神态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记载中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至今的已屈指可数。重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远图》、《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真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华灯侍宴图》,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有《西远雅集图》卷,还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南宋四大家马远的《梅石溪凫图》

南宋四大家马远的《踏歌图》

南宋四大家马远的《山径春行》

南宋四大家——刘松年

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因居于清波门,故有刘清波之号,清波门又有一名为“暗门”,故其俗呼为“暗门刘”。

擅山水,师张训礼(本名敦礼),画学李唐,画风笔精墨妙,清丽严谨,着色妍丽典雅,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张丑诗云:“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所作屋宇,界画工整。兼精人物,所画人物神情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传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图》卷及《天女献花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南宋四大家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 春

画堤边庄院。桃李争妍,嫩柳成荫,远山迷朦不清,杂树小草很有生机,给人以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审美感受。堤头两侍者牵马携盒向小桥走近,阶下童仆忙于清理担具,像是随从主人倦游归来的样子。

南宋四大家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 夏

画湖边之水阁凉庭。庭前点缀以湖石,四周花木丛生,水阁伸向湖中,扶衬以木桩梁架,有点像西湖十景中白堤上的“平湖秋月”。主人端坐中庭纳凉观景,旁有侍者伫立。

南宋四大家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 秋

画老树经霜,朱紫斑烂。庭院环绕以树石围墙,有小桥曲经通幽,与外部湖山景观相隔离,似乎有遮挡秋之意。庭中窗明几净,一老者独坐养神,有侍童汲水煮茶,一派闲情逸趣。

南宋四大家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 冬

画湖边四合庭院。高松挺拔,苍竹白头,远山近石,地面屋顶,都铺满积雪,显得茫茫一片,桥头一老翁骑驴张伞,前者侍者导引,似乎为了寻诗觅句,无妨踏雪寻梅,颇多闲适之趣。

南宋四大家刘松年的《天女献花图》

绘佛经天女散花故事。坐者为佛,仙女献莲花,旁立比丘四人。线条遒劲有力,人物造型生动自然,尤其散花天女,姿态优雅。构图疏密有致,笔墨精细。有款,刘松年三字书于最前侧立比丘比右脚跟之后方。

南宋四大家——夏圭

亦称夏珪,字禹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画院待诏。早年工人物画,后来以山水画著称。

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在构图方面,夏圭更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之景”。对长卷画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物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创造。

从他的十二段长卷(今只存“遥山书雁”、“烟村归渡”、“渔笛清幽”、“烟堤晚泊”四段)中,完全全看到他这种成就。明人题这卷后说:“笔墨苍古、墨气明润、点染烟岚恍若欲雨,树石深淡遐迩分明”。

长卷画还有《溪山清远图》、《长江万里图》等。他糅合了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笔法苍老,墨汁淋漓。曾作拖泥带水皴,画风大体和马远相同,作楼台亭阁可信手而挥,突兀而奇特,气韵高拔。

南宋四大家夏珪的《溪山清远图》

描绘晴日江南江湖两岸山色空蒙、水光潋滟的清远秀丽景色。画面从雾景开始,近处的巨崖大石清晰可见。一片茂盛的松林在阳光下生机勃发,密林深处的楼阁院落若隐若现,院前有小桥流水和往来行人。

南宋四大家夏珪《溪山清远图》局部

图中大刀阔斧的皴法和细小的短斫交替使用,浓淡干湿的灵活处理,使画中山石坚挺,树木润秀。全图生动活泼,意境深远隽永。中国画。宋代夏圭作。纸本长卷。水墨。画面上山势起伏绵亘,危峰如削;平丘如砥,岩树茂密,溪流回旋,草庐竹林边有高士徜徉;江上则烟波浩渺,渔艇轻泛。笔墨苍润,极尽山水淡远微茫之趣。

南宋四大家夏珪的《临流赋琴图》

南宋四大家夏珪的《雪堂客话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