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源司| 光伏补贴未来8至10年不会停 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

 jianglin1965 2016-08-19

光伏补贴影响到投资人的成本回收及投资收益,所以大家都有一个疑问,光伏补贴会一直有嘛?

提醒:方便您今后快速找到本文,可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进行收藏

淘光伏
光伏补贴影响到投资人的成本回收及投资收益,所以大家都有一个疑问,光伏补贴会一直有嘛?
   对于这个问题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之前就发表过主题演讲啦。

以下是主题演讲节选


 导读: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为了支持行业发展,光伏补贴未来8-10年不会停,不过未来会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补贴也有所倾斜。 

   我在这儿先谈一点感想。我的体会,我们成绩是在增多,从规模上、基础进步上,方方面面成绩是越来越不小。但是我们遇到的困难也没减少,虽然大家呼吁,想办法,但是那些困难依旧存在。但是,我觉得对未来有两个不能变:第一、信心不能变。虽然有这么多困难,但是我们也有很大的成绩,这个信心还是不能变。第二、我觉得决心。我们光有信心还不行,还得有决心,决心要更大。


    第一、经常会有人问我,光伏市场是不是还会继续增长,这个前景好不好?当然,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基本上是要跨界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不是这个行业里边的老同志。我的回答,肯定会。这不是我说会,他就会,这是趋势,趋势如此,它必然如此。


    第二、也会问到限电能不能解决?我觉得这个比较难回答,我觉得这个事比较难,但是依靠改革,依靠创新能解决。但是,需要时间,假以时日,终归能解决,不是多大事。


    第三、大家可能关心的补贴。有人问我,补贴会不会取消,可能很多和能源有关的人,站在决定政策的重要位置上的人,迫不及待希望把补贴取消,这多好,一下子万事大吉了,所谓的能源、环境问题都解决了。可是实际上办得到吗?办不到。所以,我想这个可以回答,短期内不会取消,短期内还是要继续。这个短期是多长呢?需要八年到十年,这话当然也不是我说的,也是真正的支持清洁能源事业发展的领导说的。

 

    未来到底光伏发电能起什么样的作用?我觉得这个不只是中国说了算,是全世界人说了算,我们也要顺应世界的大趋势。这个趋势就是大家最大的共识,就是全球气候变化。如果大家不采取措施,以后咱们不用说经济长了,如果地球的升温超过2度,甚至达到6度,那个损失可能就是天文数字了。


    IEA研究的一个对未来的电力增长的结构的分析,从2013年到2040年,从现在算25年,这样一个时间跨度以内,因为现有的机组有退役的,往下降的就是退役的,扣除退役的,2040左边这个柱子,就是今后25年要新增的,新增的最上边就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要占到今后新建的电力装机的55%,这个大约是全球45亿千瓦。我算了一下平均数,平均每年新增1.8亿千瓦,再算算中国的数,中国大约占到1/3。


所以,我觉得要满足全球变化的目标,我觉得这是形成了一个共识。未来能源在终端消费当中主要使用电力,交通我觉得可能主要也是电。如果这样的转变,我们看不见,意味着我们再次失去机遇。而可再生能源是电力里边未来最主要的,因为它是最清洁的。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是未来新增电力的主力。这个事,我觉得我们一个国家这么看,可能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更多是国际上很多国家这么看,特别是德国。德国的判断,说前十年是技术的竞争,这个我们已经看得见的,取得竞争力的是谁呢?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里边主要是光伏发电,是这两个技术。这两个技术现在是可以大规模应用的,而且未来是可以预期的,是看得见的。其他可能还有更好的技术,要么不具备这么大的规模,要么成本、技术可靠性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在比较靠谱的是风电和太阳能,这是我们未来看到的未来的趋势。

 

    我觉得我们光伏产业的发展应该还是非常有前景的,因为光伏和风电还不同,在“十三五”刚才念的数据,风电要达到3000亿度电,光伏也就1000亿度电,风电肯定是最大的。但是风电也是受地形制约,受风资源的制约,光伏受到的制约最小,所以才能全国各地普遍化的上光伏的这样一个局面。所以,我们现在期望分布式能够很快的发展起来,但是现在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期望。但是我觉得这个是能够实现的,光伏可以和农业、建筑、生态保护结合,所以未来我们解决了土地立体利用的这些问题,土地资源释放出来,在东部、中部有大量的光伏发电是可以开发,它接入也没有问题。所以,我认为光伏发电在“十三五”后期会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