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最美的风景里,建一座融于自然的小院。 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里,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儿。 寒流穿曲岸,支径入翠微。 山深古木合,林静珍禽飞。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一千多年前,一个人来到松阳,当他踏上这片土地时,被眼前的风景所打动,于是用心中最美的语言来描绘了这个藏于深山的“桃花源”。 不知从哪儿投来的日光? 不知从哪儿吹来风? 不知从哪儿传来的鸟鸣? 都很新鲜。 一千年以后,另一个人也来到松阳,因为拍摄和采访,他走遍了浙江每一个县,唯有松阳,让他一见心动。于是,他停下脚步,在这里建造了一栋他自己的小屋——茑舍。 一千年的时光在松阳悄无声息地流过,它并未改变松阳的容颜,松阳有着一如当初的美丽,黄土小屋,袅袅炊烟,恍若隔世。 在这个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的小城里,有着上百个让人惊艳的古老村落,而“茑舍”就坐落其中。 在松阳有一条上百年的明清老街, 它没有沾染丝毫现代商业的气息, 古老地如同《清明上河图》的一角。 街上的家庭手工作坊一家挨着一家, 每扇的木门背后都是一段传承的故事, 时光让这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邻里温情。 “茑舍”就在松阳的明清古街上, 穿过窄窄的巷子,走到南直街的尽头, 推开古朴的大门,顿时豁然开朗。 茑舍就像是藏在老街里的一处桃花源, 在外看来,好似寻常不过的巷陌人家, 可当你进门去,就会发现它别有洞天。 一个绿意葱茏、鲜花围绕的庭院, 不期而遇地映入我们的眼帘, 一切喧嚣都被过滤出去, 只留下宁静的阳光和岁月淡淡的痕迹。 “茑舍”的主人是夏雨清, 几年前,他走遍了浙江每个县, 只为寻找那个心中的栖息地, 终于,他在松阳找到了一个院子。 它原是民国寿年小学旧址, 后来为松阳第三小学所在地, 几经变迁,闲置了下来。 和老街一屋之隔, 院子宽敞,闹中取静, 是个可以安心驻足的理想之所。 取名“茑舍”, 意在追求一种鲜花环绕的生活: 庭院四周种满绿植, 紫薇花开正盛。 “茑舍”在改造过程中, 保留了旧时老屋的经典元素, 古朴经典,别有一番民国风味。 “茑舍”分为两个院子, 主院共设有十间房, 副院还有三间房。 它的所有房间都有 宽大的落地窗, 独立的小院子, 收纳了每一缕阳光, 私藏了每一道风景。 “茑舍”的每间房名, 都来源于松阳旧十景, 第一景望松夜月 第二景云岩石屋 第三景石笋仙踪 …… 曾经被人遗忘的松阳风景, 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归处。 一处闲置的老宅, 免了被拆除的命运, 以另一种方式, 重生在这片美地的土地上。 小隐隐于野, 在古村落里寻一所小屋, 大隐隐于市, 出门便是老街上的繁华热闹。 一栋有故事的老屋, 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