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鱼,学名大菱鲆。因其营养和美味,自古以来就是欧洲国家王家贵胄们的餐桌珍品。1992年,“中国多宝鱼之父”雷霁霖院士将其引入我国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如今,这条象征着“多宝多福,鲆鲆安安”的多宝鱼,已经发展到目前的年养殖产量8万多吨,成为国内高档水产品消费的主要种类之一。中国多宝鱼产业也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鲆鲽类养殖产业,产量远超欧洲各国。 多宝鱼是国内高档水产品消费的主要种类之一,中国多宝鱼产业也是全球最大的鲆鲽类养殖产业
为什么这样一条曾经200-300元一斤的贵族鱼会卖到目前的“白菜”价呢?多宝鱼到底是怎样养出来?多宝鱼果真如一些媒体所说的,吃了会“致癌”、“致畸”吗? 就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看看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是怎么说的......(以下解答摘录至【海鲜指南】公众号)
毋容置疑,多宝鱼在这么严格的监测下,万万是不存在一些媒体所说的,吃了会“致癌”、“致畸”的事情发生,严格做到食用安全,消费者绝对可以放心购买食用。不仅如此,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对水质量安全监控监测严格把关抽查,以“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紧绷水产养殖企业水产品质量安全这根弦,促进大菱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放心可靠的海产品。 真如标题所说,记者来到莱州一家大菱鲆的养殖大棚,可以看到,身后这两排鱼池里,养殖的全部都是大菱鲆鱼,通过养殖户记者了解到,大菱鲆鱼对水温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控制到14至16摄氏度之间,才是最适合它成长的,而且水质也要求的非常高。记者在现场看到,所有鱼池里的水都非常清澈。 烟台莱州一位多宝鱼养殖户称:“你们看看这个水有多清,有的记者报道,说在药水里养的,一天大约这个池子得用一百二十多方水,我用什么药能用得起,我自己都敢尝尝这个水。” 一见到记者,这位养殖户就诉起苦来。因为现在很多人认为普遍存在“药水”养鱼的情况。他们也想借此机会让大家了解一下他们的养殖过程。养殖户称:“一天是24小时不间断的循环水养殖,而且是每天上午八点钟,把水放净了,再加上水以后,把中间那些脏排泄一下,下午一次,一天一共两次大循环。” 这位养殖户告诉记者,他们养殖用的海水,都是地下三十米的深层海水,水质非常好,不含其它微生物,而且鱼池采用的都是活水养殖,是不可能添加药品的。他还特意强调,他们平时喂养的饲料也都是经过严格的把关,统一采购的。 养殖户告诉记者:“饲料都是用的国家的定点厂子,符合国家标准。他得保证我们的质量,饲料出问题,我们找饲料厂他得负责任。”这位养殖户还向记者承诺,他们这里养殖的多宝鱼质量绝对有保证。那么,他说的是真的吗?随后,记者又来到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进行求证。 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张新国说:“每年我们都会定期不定期的对大菱鲆苗种和产品进行监督抽查,这是省质检中心,还有农业部,对我们抽检的结果,结果显示均为合格。” 今年年初,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全市开展水产品“清源”行动,也揭开大菱鲆养殖生长的面纱。烟台以“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紧绷水产养殖企业水产品质量安全这根弦,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放心可靠的海产品。 记者来到山东烟台海阳市,这里不仅因举办2012年亚沙会而著称,所产的大菱鲆等海产品也是远近闻名。 海阳市水产养殖安全生产从细微处着手,2016年1月份尚未结束,海阳市已举办培训班2次,培训水产育苗、养殖人员200余人次,培训内容涉及渔业实用技术、渔业法律法规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不仅提高了渔民群众的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意识,也是他们掌握了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实用技术。 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中,海阳市严厉查处育苗、养殖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药物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组织的3次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了海参、海水鱼等育苗、养殖场10余家,完成了海水鱼、海参等抽检样品6个。在检查过程中,未发现违法行为。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质量监管处处长于秀娟带队的调研组一行五人到烟台市就大菱鲆质量安全状况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对烟台市芝罘区九田国际水产品批发市场、东方海洋开发区分公司和蓬莱宗哲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组详细调查了企业水质环境、生产日志、投入品管理等情况,并与批发商和企业负责人就大菱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组对烟台市大菱鲆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化生产、市场销售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认为大菱鲆产业发展前景光明,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应坚定信心,在提升大菱鲆质量安全水平、转变加工方式、品牌打造及市场开拓等方面下文章,积极应对大菱鲆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探索建立大菱鲆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提高大菱鲆的质量水平,推进产业健康发展。下一步,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将根据农业部渔业局和省厅要求,加大舆论正面宣传引导力度,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研究制定扶持大菱鲆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大菱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烟台有一批优秀的水产养殖企业,记者实地探访了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这里有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养殖,且通过建立养殖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对育苗、饲料、鱼药等投入品和水质环境实行监控,促使产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遵循相应的标准,实现“从鱼苗到出厂”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该公司总经理刘寿堂介绍,他们投资1000多万引进了封闭式循环养殖模式。“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是一种现代化的养鱼模式,克服过去大排大放的缺点,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刘寿堂说。 在一座10000多平方米的大菱鲆养殖车间,总监控室的屏幕上,进水溶解氧、进水温度、水位、盐度等数值一目了然,对鱼的生长环境进行全面检测。“一旦有指标超标,系统就会报警,并短信通知相关技术人员。” 想把鱼养好,离不开几项硬杠杠,好苗种、好水源、好生长环境、好管理技术,该公司通过苦练内功,大菱鲆等鱼类良种培育方面,位列全国首位,良种选育技术国际领先,成为中国北方唯一的国家级海水鱼类苗种基地。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详情 |
|
来自: 昵称29757931 > 《工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