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应该吃肉还是吃粮?

 民生民情 2016-08-20




作者简介:范志红,女,1966年12月生,副教授,著名健管家。1983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生理生化专业,1987年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系,1990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留校工作,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任副教授,现为食品科学博士生导师。第6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吃肉还是吃粮?

不管是吃肉还是吃粮,运动才是第一位的问题,总量也非常重要。多吃粮少吃肉而不过量,与多吃肉少吃粮而过量相比,哪个更有利于控制体重和慢性病,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说到平衡膳食,健康饮食,很多人都会想起《黄帝内经?素问》当中的四句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据说,这是世界上有关营养平衡膳食的最早理论了。

    按这里面的说法,五谷,也就是各种粮食,是保证营养最要紧的一类食物,作为膳食的基础,数量是一定要保证的;蔬菜的体积很大,可以帮助我们提供饱感,可以吃得量大一些;动物性食品呢,适当吃一些是有益健康的,吃到合适的程度为好;各种水果也要吃一些,可以起到辅助主食和蔬菜的作用。

    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有深厚的农耕传统,好像把粮食看得特别重,甚至有“主食”和“副食”之分。粮食是永远的主食,肉类和蔬菜一起委屈地居于“副食”之列。什么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过日子讲柴米油盐,从来没说有肉这一项。

    不过,吃肉也是中国人历来的幸福理想。过年过节,平日以粮为主的人们总要放纵一番,尽情吃鱼吃肉。或许可以这么说,吃饱粮食是温饱,天天吃上肉才是小康。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个理想,在最近十来年当中,终于实现了。

    1.新理论:吃肉会更健康、更苗条?

    只需要看看相关事实,再用逻辑推理,最后用自己的智力来分析就可以了。

    可是,从小康进入富裕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吃呢?

    一天,我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听到这样一种理论:吃肉有益健康,吃粮引起疾病。吃肉让人瘦,吃粮让人胖。

    这些理论的传播者说,用肉做主食,配以蔬菜,尽量不吃粮食,生活就会日益健康。有人举了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说,狼吃肉,羊吃素,结果狼瘦而羊肥。这说明,吃肉令人瘦,吃粮令人肥。

    我的朋友问:“我听说,这种理论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还有很多实验证据。我还听说,很多明星就是用不吃饭只吃肉的方法减肥的,体重下降特别快!难道说,五谷为养的老说法错了吗?我们应当少吃粮食多吃肉吗?在大批科学词汇面前,你会怎样判断这种说法的正误呢?”

    我说:“要判断很多说法是否可靠,你无须具备高深的营养学知识。只需要看看相关事实,再用逻辑推理,最后用自己的智力来分析就可以了。”

    2.吃肉的贵族生活:你能享受么?

    现代人长胖,绝对不能归咎于粮食吃得太多。

    不管是吃肉还是吃粮,运动才是第一位的问题,总量也非常重要。

    的确,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话: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病,是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脏病吗?

    想必4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小的时候食物并不是那么丰富,吃饱饭就很满足了,吃点肉是相当幸福的事情。那时候,很少听说有人得糖尿病、心脏病,也很少见到胖人。男人的腹部是平坦的,女人内衣中90%是A杯。脂肪肝和乳腺癌是什么病,很少有人知道。当时人们认为,心脏病之类纯属富贵病,只有外国人和老干部才有机会得,与平民百姓关系不大。

    自古以来,百姓以五谷饱腹,而贵族们以肉为美食,粮食吃得比较少。古人把当官的人叫做“肉食者”,意思就是说,老百姓一般是吃不上肉的,只有官员才能吃得上。所谓“朱门酒肉臭”,潜台词是说,小门小户人家吃不上多少肉,只有大户人家才能肉多得吃不完。人们可能还记得一句“千古名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这是晋惠帝司马衷说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贵族不仅吃肉菜,连吃粥的时候都要放肉。夏朝的时候就搞“酒池肉林”,到了清朝,帝王一餐饭,便有几十上百样菜,真可以说极大丰富了。

    然而,这些肉食者因此更健康了吗?自古以来,长寿的贵族并不多见。有人统计了209个有生卒年份的皇帝,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仅为39岁而已。又如,专家解剖马王堆汉墓中的“千年美女”辛追夫人发现,这位贵妇人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胆结石,50岁便撒手归天。这位女士用自己的身体告诉我们,在两千年之前,贵族们就苦于冠心病之类的慢性疾病。


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当中,人们可以回想一下饮食内容的变迁。30年前肉很少的时代,中国人大量吃粮食,用大碗吃饭,一餐吃两三个馒头,但是大家都很瘦;如今用小碗吃饭,大块吃肉,但是胖人触目即是。调查数据证明,最近20年来,都市人吃肉的数量迅猛增长了80%以上,而粮食却下降了25%以上。我们吃饭换成小碗,而且饭量越盛越少,但是,我们瘦了吗?

    可见,现代人长胖,绝对不能归咎于粮食吃得太多。

    凡是长寿的古人,往往都是对饮食有所节制的人,罕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人。孔夫子算是很爱吃肉的人了吧,学生交学费都用肉干来交纳。所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也”。束脩,就是十条肉干的意思,后来常常被人们当做学费的代名词。但是,孔老夫子还是说“肉虽多,无使胜食气”。老先生的原则很明确,虽然经常吃肉,但主食还是分量最多,肉是不能当成主食的。至于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先贤,没有一个贪吃大鱼大肉的。历代君王中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既不好油腻肉食,又注意锻炼养生,才实现了难得的高寿。

    朋友问:“可是,那个狼瘦羊肥的例子该怎么解释呢?”

    我说:“这个说法当中有一个极端重大的错误:狼是野生的,而羊是牧人养的,两者生活条件不同,根本不能比较。如果我们看看野生动物节目就会发现,野牛、羚羊之类野生动物,也一样体型相当苗条,身体脂肪含量甚低,并不比狮子老虎更胖。否则,一身肥肉,肌肉萎缩,猛兽来了跑不动逃不掉,只有等死的份儿,早已被自然淘汰!反过来,如今被人类豢养的狗和猫当中,肥胖者比比皆是。宠物专家再三嘱咐主人们,一定不要喂给太多食物,而且要让它们经常有些运动。”

    朋友听到这里有点不好意思:“被你说着了,宠物医生说,我家那个小狗狗就有点肥胖,让我带它运动减肥……”

    可见,不管是吃肉还是吃粮,运动才是第一位的问题,总量也非常重要。多吃粮少吃肉而不过量,与多吃肉少吃粮而过量相比,哪个更有利于控制体重和慢性病,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3.吃肉也能瘦,这不是天方夜谭!

    减肥期间适当吃些肉,是有所帮助的,特别是那些容易患贫血的育龄女性。

    朋友听到这里,沮丧地说:“原来吃肉不能让我瘦?明明有实验研究证明吃肉能瘦,又是怎么回事?”

    我说:“吃肉可以让你瘦,但关键在于吃法。”

    如果你真的想用吃肉方法减肥,那么应当尽量吃没有添加油脂的肉,加上大量不加油脂的蔬菜,而且尽量生食。这样一则不至于饮食过量,二则能够控制脂肪数量。你基本上不能吃任何粮食和含糖食品,连土豆和牛奶也要严格控制,因为前者含有淀粉,后者含有乳糖。这样过一两个星期,你的确可以发现,自己的体重会明显下降。运动员和娱乐界人士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达到短期内降低体重的效果,以便应付即将到来的比赛或拍摄任务。不过,这种方法的减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代谢废物,会给肝脏和肾脏带来很大负担,这两个脏器功能不好的人千万不要采用吃肉减肥方法。

    所谓吃肉让人瘦,是说蛋白质具有饱腹效应,会让人吃得少一些而不容易饿;另一方面,摄入足够多的蛋白质,在减肥过程中有利于维持肌肉,不至于因为减肥弄得代谢率下降,肌肉分解,全身松垮。从这个角度来说,减肥期间适当吃些肉,是有所帮助的,特别是那些容易患贫血的育龄女性。

    不过,说吃肉有利减肥,绝不是说吃油腻的肉类也有助于减肥,低脂肪的肉类具有较好的效果。总的食量和总的脂肪数量也不能增加。这样,大部分蛋白质就会代替淀粉,作为能量物质被消耗;低脂肪的蛋白质还会压制食欲,让人不想多吃,实际上等于节食。

    朋友一听:“低脂肪的肉,是什么肉?”

    我说:“就是鸡胸脯、牛腱子那类肉。”

    可是,低脂肪的肉好吃吗?我们吃的排骨,是瘦肉中脂肪最高的部位;我们吃的肥牛和肥羊,要比瘦牛和瘦羊脂肪高几倍到十几倍。而我们在烹调肉类的同时,还要放很多很多油脂,甚至还要加很多糖。我们爱的就是这样的肉。


你能一直坚持吃低脂肪没香味的肉类,不吃粮食和含糖食物,甚至连红薯土豆都不吃吗?一旦你恢复吃粮食,体重非常容易反弹。况且,这种方法的长期有效性还有争议。

    假如你只是少吃一点饭,多吃一点肉,恐怕根本就不会得到你梦想中的瘦身结果。

    朋友摇摇头,表示吃肉减肥的方法实在太困难了。几天不吃饭可以,一辈子不吃饭,只吃低脂肪肉和生蔬菜,实在受不了。

    她突然恍然大悟:“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美容院里针灸减肥的时候都不让吃主食,为什么当时一个月瘦十来斤,过后很快就反弹回来了……原来就是这样的道理啊!”

    4.生态平衡,以肉为主行吗?

    人体是不能储备蛋白质的,用不完的份额,就会转变成尿素等形式排出体外。吃了过多的肉,结果就是排泄物的味道大一些,肥力高一些,不会带来什么额外好处。

    一个人用肉作为主食,只是个人问题;如果全国人民都吃肉代替吃粮,那可就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了。如果每个人每天多吃一两肉,全国13亿多人每年就要多消耗2400万吨纯肉;而每吨纯肉,大约要消耗5吨粮食作为饲料,需要多供应亿吨粮食。按我国现有的耕地资源,多生产这些粮食谈何容易!要多施多少化肥,多喷多少农药,多费多少电力和水源,还要多毁掉多少森林和草原呢?

    考虑到居民健康和农业的实际情况,我国的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规划当中,确定的食物供应目标是每人每年肉类供应量28公斤,平均每天是克。营养学会在膳食指南当中推荐每个人每天吃肉50~75克,这个数量已经足以保证每天的蛋白质供应。

    事实上,我国城市居民现在的畜禽肉类消费数量已经达到38公斤,加上各种鱼类水产,早就突破了50公斤,超过了维持健康水平的需要,可以说,很多人在肉类消费方面已经赶上了欧美国家的水平。

    多一点蛋白质有什么不好呢?多余的蛋白质不是会变成肌肉吗?其实不然。人体是不能储备蛋白质的,用不完的份额,就会转变成尿素等形式排出体外。一般来说,吃了过多的肉,结果就是排泄物的味道大一些,肥力高一些,不会带来什么额外好处。

    所以,国外甚至有一些人因为生态环境的考虑而改为素食。他们说,素食的资源消耗少,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少,有利于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越是食肉动物,受到污染的可能越大,体内难分解污染物质的浓度越高。所以,如果真心害怕污染,多吃素少吃肉更安全一些。按照我国的人均资源数量来说,不可能所有的肉都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来生产,大部分动物性食品的污染程度难免高于植物性食品,这是必须接受的现实情况。


多而滥,不如少而精。我们不如把大量吃肉的热情,转向如何提高食物的质量上。少吃几口,但吃那些更优质更安全的产品,不仅能够减少自己罹患慢性病的风险,或许更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精致。

    5.“食肉”美人计

    适当食肉不仅有益女性健康,而且有益娇美容颜。

    贫血的女士们不妨看颜色选肉类,那些颜色红的部位正是含铁量最高的部分。

    对于“食肉”这个问题,还有一些人应该特别关注,这就是诸多女性。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测试:

    (1)你一个星期吃几次肉?

    A.一次或更少;B.4次;

    C.6次; D.每天都吃,甚至顿顿吃

    如果选择的答案是D,那么你是一个比较喜欢吃肉的人,不容易缺乏蛋白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但要小心避免因吃肉过多带来脂肪和蛋白质过剩。

    如果选择的答案是C,吃肉的次数比较合适,但要注意每次适量,并选择低脂肪品种。

    如果选择的答案是B,那么次数是否要增加,要看各人的体质。贫血者可以多吃几次,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这样的频次就合适。

    如果选择的答案是A,那么你基本上是个素食主义者。素食也可以健康,但是却要好好搭配食物,小心贫血和缺锌问题。

    (2)你每次吃多少肉?

   A.75克B.150克

    C.300克D.吃起来没够

    按照我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吃肉的数量应当在50~75克之间。各种肉都可以吃,只要注意控制其中的脂肪含量即可。


如果选择的答案是D,那么你是一个“肉食动物”,这样的吃肉方式容易造成蛋白质过量问题,而且妨碍其他类别食品的摄入,也不利于营养平衡。

    如果选择的答案是C,吃肉的数量有点大了,可以把一部分肉类换成其他蛋白质食品,比如水产类、豆制品等。

    如果选择的答案是B,那么如果是青少年,或者希望从膳食中多补铁的话,这个量是比较合适的,不吃其他动物性食品,也能基本满足身体对蛋白质和铁的需求。

    如果选择的答案是A,那么对于绝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数量比较合适。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和需要控制血脂的人,这个数量最为理想。

    (3)你最喜欢吃以下哪一类肉?

    A.鸡鸭肉B.瘦牛羊肉

    C.瘦猪肉D.肥牛肥羊和五花肉

    在各种肉类当中,猪肉和肥牛、肥羊的脂肪含量较高,鸡鸭肉和瘦牛肉较少。不过,如果从补铁角度来说,恐怕就是牛羊肉最好了。具体选哪一种最好,也要看身体的实际情况。如果需要控制体重的话,在每一种肉类当中都应当选择低脂肪品种,而且应当尽量减少猪肉的比例。

    都说女人是水灵灵的,苹果一样红润,萝卜一样水嫩,葡萄一样甜美……若用肉类来形容,定会觉得大煞风景。在如今的时尚杂志上,“水果有益美容”的宣传铺天盖地,“肉类有害健康”的传说也甚嚣尘上,女人更没理由让自己变成肉食动物。

    如果有人提倡做个食肉美人,而且要吃红肉,你会相信吗?事实是:适当食肉不仅有益女性健康,而且有益娇美容颜。

    “食肉”美人计一:肉类能提供女性最需要的铁元素!

    谁都知道,女性肌肤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气的充足,而血红蛋白是其中最要紧的因素。血红蛋白之所以是红色,全在于其中含有一个血红素。血红素中的铁离子承担了为人体细胞供应氧气的重要责任,如果没有足够的铁来制造血红蛋白,处于身体最外端的皮肤就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细胞功能低下,皮肤自然不可能红润动人。贫血者的皮肤枯萎而憔悴,弹性变差,暗淡无光,正是这个原因。

    食物中的铁分为两类,一类是肉类中的“血红素铁”,另一类是植物性食品中的“非血红素铁”。肉类的铁和人体需要形式完全一致,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素食中的铁需要还原之后才能吸收,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食物因素的影响,吸收率难以保证。研究发现,肉类不仅是铁的好来源,还能帮助其他食品中的铁提高吸收率。所以只要每天吃少量的肉,就可以保证体内的铁供应。

    女性或许想不到,铁是唯一一种女性需要量比男性大的营养物质!遗憾的是,女性饭量较小,而且经常因为害怕发胖之类原因不肯吃肉,所以贫血发生率远高于男性。

    “食肉”美人计二:红肉才是铁元素的最好来源!

    既然肉类的优势在于提供血红素铁,那么血红素铁含量高的肉类也具有最佳的补铁价值。血红素具有红颜色,存在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和肌肉里的“肌红蛋白”当中。贫血的女士们不妨看颜色选肉类,那些颜色红的部位正是含铁量最高的部分,例如牛肉、羊肉、鸡颈、肩肉、腿肉、心脏、肝脏等。

    肝脏是动物体内储藏铁的场所,所以肝脏一直被尊为补铁佳品。然而因为肝脏含有较多胆固醇,又是解毒的器官,女士们吃肝脏的时候总有些顾虑重重。与此相比,心脏要安全得多。心脏富含铁和锌、铜、锰等微量元素,污染物少,胆固醇含量也大大低于肝脏,和肌肉部分相近,不失为补血的优质食品。

    血脂正常的女性都可适当食用肉类,但是要看体质选择合适的品种。身体燥热者可以选择猪肉和鸭肉,而身体虚寒者不妨选用羊肉、牛肉和鸡肉,兼有滋补强壮的作用。

    一些女性可能提红肉色变,这都是美国营养学家造成的误解。红肉的缺点在于饱和脂肪酸较高,但是对于身体瘦弱、血气不足、血胆固醇偏低的年轻女性来说,每天吃100克红肉并没有什么危害,反而有益。

    “食肉”美人计三:吃肉和苗条不难兼顾!

    顿顿红烧肉肯定会让人肥胖,但是适量吃肉并不会增大发胖的风险。如果拒绝吃肉,又不能补充足够的牛奶、鸡蛋和豆制品,那么在减肥期间很容易发生蛋白质不足的问题,令女*觉身体虚弱、皮肤苍白、头发枯干、身体发冷、抵抗力下降。这意味着身体蛋白质过度损失,基础代谢下降,身体消耗能量的能力减退,会形成“易胖难瘦”的体质。

    在各种食物成分当中,唯有蛋白质具有最强的“特殊动力作用”。也就是说,吃蛋白质可以让身体散发更多的热量。美国一项研究证明,在减肥期间要供应比平常更大比例的蛋白质,才能预防减肥带来的代谢下降,对于预防反弹很有好处。按我国传统医学的思想,保证每天吃100克牛羊肉,对于维持身体的发热能力很有帮助,也是有利于减肥的。

    那么怎样协调减肥和吃肉呢?问题在于选择合适的肉类和合理的烹调方式。首先要挑选脂肪含量低的鸡肉(矿物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乌鸡更佳)和牛羊肉,少吃高脂肪的猪肉;烹调时尽量少放油,多用炖、煮、蒸、烤的方式。在吃肉之外,还要注意同时多吃各种新鲜蔬菜,多吃粗粮豆类,才能保证营养平衡,预防吃肉带来的皮肤油腻、纤维不足等问题。

    女性的红润容颜需要吃肉,女性减肥健身也需要吃肉。为何不做个神采奕奕的“食肉”美人呢?

来源:健康从原生态开始》一书,作者:范志红  由【医览】微信公众号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