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哥哥清 2016-08-20

现在南方稻区正处于分蘖期-拔节期,而分蘖期是稻飞虱防控的关键时期(分蘖期和孕穗期)之一。今天这堂课就为大家详细讲解稻飞虱的相关知识和实用性的防控技术。

一、常见为害水稻的稻飞虱

白背飞虱:为南方双季稻区早稻田、一晚田早期的飞虱优势种群,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呋虫胺、噻虫胺、烯啶虫胺等)敏感,为迁飞性害虫,也可传播黑条矮缩病。寄主以水稻为主,也可在稗、游草、看麦娘、麦、甘蔗等禾本植物为害。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灰飞虱:是一晚、二晚田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可在当地越冬,寄主除水稻外,还可为害麦类、稗、游草、千金、双穗雀稗等禾本植物。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褐飞虱:是晚稻田里的优势种群,对烟碱类杀虫剂高抗,属迁飞性害虫。主要寄主为水稻、野生稻。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二、稻飞虱的习性

1、群集性:稻飞虱有群集为害特性,田间为害常可见点块状集中为害中心,严重时出现黄塘、冒尖穿顶等明显特征。初期成、若虫群集在稻株基部为害,以后随虫口基数增加和长大及稻株营养的吸吮消耗,渐向中上部移动为害。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枯槁倒伏)

2、趋荫蔽嫩绿性:飞虱喜湿润凉爽环境栖息,故而在田间荫蔽、经常有水、生长嫩绿的田块飞虱发生较重。株形紧凑、香稻品种(美香占、早香一号等)较易招飞虱。

3、迁飞性:飞虱具有随风力遂形远距离传播的迁飞特性,尤其是褐飞虱、白背飞虱这种具有候鸟般远距离迁飞的,更是随周年气温的变化南北迁飞,春季随气温回升由南往北迁飞沿途为害,秋季随着降温由北向南沿途回迁,冬季在海南、越南等热带地区越冬。短翅形成虫和若虫不能迁飞,唯有有翅成虫在傍晚或清晨,爬到水稻上部叶片,借着风力跃起顺着气流到达高空而迁飞,以傍晚时分的迁飞为多。迁飞与否受植株上虫口密度、稻植营养、风力影响较大,当稻株上虫量太多、稻株营养被吸吮消耗到不足以满足维系飞虱生存需要时,就有部分飞虱要外迁寻找新的寄主为害。

4、趋光性:飞虱在夜间有较强的趋光性,尤其在夏季傍晚夜幕临近时,飞虱活动很活跃,开过夜车的人深有体会,每当夜幕临近时,车灯总能吸引虫子过来。

三、稻飞虱为害特点

1、稻飞虱主要以成虫、若虫在稻株基部吸吮汁液。破坏稻株营养,进而阻塞水稻输导组织,出现黄塘、穿顶冒尖、枯槁倒伏、分泌蜜露而形成烟霉、空瘪粒增加,带毒的灰飞虱还会传播病毒病。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飞虱为害严重)

2、一般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更易诱发飞虱为害。这或许是因为感病田块大多田间生长偏嫩绿(氮多)、湿度大、茎秆柔弱-表皮硅质化程度低-机械抗性差、病害的发生又削弱了稻株的抗性等原因引起的。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3、抱卵量大。雌虫每只产卵150---300粒不等,有的可产500-800粒,短翅成虫多的产卵上千粒,所以短翅型成虫的大量出现预示飞虱将大暴发。卵多产在叶鞘、叶片中肋部位。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短翅褐飞虱)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短翅成虫(左)头小腹部大,和有翅成虫(右))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飞虱在水稻上的产卵痕)

4、飞虱是累积暴发为害。如果前期不做好防控,任其发展,当田间基数足够大,产卵量则呈几何数增长,成、若虫高峰易暴发成灾。飞虱在水稻营养最佳的分蘖期和孕穗期生存最好,所以抓住分蘖期和孕穗期做好飞虱压前控后防控是飞虱防治的关键。

四、稻飞虱防控技术

稻飞虱的防控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压前控后,绿色防控”的方针。

1、保护天敌,自然控害,防止害虫再猖獗。农田蜘蛛、黑肩绿盲蝽等是飞虱天敌,黑肩绿盲蝽吮食飞虱卵液,蜘蛛捕食活动的飞虱,生产中可以通过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田埂种植大豆来提供天敌栖息条件,不用菊酯类和三唑磷农药来防止害虫再猖獗和刺激产卵。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

(黑肩绿盲蝽)

2、加强田间调查,实时监测预警。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要切实做好飞虱田间调查监测,及时预警,一般分蘖期百丛虫量200-400只以上或短翅成虫2-6只,孕穗期百丛虫量500-800只以上或短翅成虫5-10只,灌浆期百丛虫量1000-1500只以上(各地指标或许不同)就应及时用药防治。

3、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稻飞虱是刺吸式口器害虫,在基部以口针吸食汁液为害,所以在选用农药时,应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以利药剂在稻株体内的吸收传导;同时稻飞虱成虫、若虫在稻株基部相对郁蔽的空间栖息,空气流通稍差,有利于熏蒸杀虫,故而具熏蒸作用的药剂(毒死蜱、DDV等)效果较好;当然触杀作用也是重要的,可以直接接触虫体而起效;综合考量,在稻飞虱药剂选用上应当选内吸、触杀、熏蒸作用强的,速效与持效药剂结合。

预防用药

生产实践中根据田间稻飞虱优势种群类别和发生程度来选用高效对应农药防治用药,如早稻和一晚早期田间以白背飞虱为主,预防可以用噻虫啉、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噻虫胺等烟碱类药剂;而以褐飞虱为主的一晚田中后期及二晚田则以吡蚜酮单剂或吡蚜酮与烟碱类复配剂为主。噻嗪酮只对低龄若虫有抑制蜕皮作用,且见效较慢,对成虫无效,所以近年来基本淘汰了。

预防用药参考:10%吡虫啉20-30克/亩、25%噻虫嗪16-20克/亩、20%呋虫胺20克/亩,这几种药剂对白背飞虱有效;50%吡蚜酮15-20克/亩、80%烯啶·吡蚜酮10-15克/亩,这两个配方对三种飞虱都有效。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暴发用药

当田间虫量较多呈暴发态势时,就应速效与持效药结合使用,才能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基数,减少损失,如用毒死蜱、敌敌畏、硫丹等+吡蚜酮/吡蚜酮和烟碱类复配剂,同时添加有机硅等高效助剂提高杀虫效果,有机硅要用质量好的,暴发的时候一桶水要加到10g。

关于稻飞虱的防控,我只服这篇!暴发期用药参考:每桶水用45%毒死蜱(或35%硫丹)75-100毫升+50%吡蚜酮10克(或80%烯啶吡蚜酮8-10克)+有机硅10克于早、晚时段喷雾,田间保持寸水层5-7天,亩打2-3桶水。5-7天后视情形加固一次。

田间无水干旱条件则采用毒土法,于晴天上午9时后,亩用毒死蜱200毫升+80%敌敌畏300毫升与30-40斤干细土拌和制成毒土全田撒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