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惊天骗局!手机信号突然消失别大意!百万巨款瞬间消失... 2016-08-19 央视财经 手机信号突然消失 卡中百万巨款瞬间不翼而飞... 2015年12月21日晚上十点多钟,一个年轻男子匆匆来到了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他报案说自己的银行卡被人盗刷了132.9998万元。 一下子被盗刷一百多万,警察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惊。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平时工作很忙。当天下午六点多,因为要加班,所以他想给家里人发个消息告知一声。可是当他拿起手机的时候,却发现手机一点信号都没有了。 张先生以为是手机的信号不稳定,应该很快就能恢复。可是关机重启两次以后还是不行。 难道是手机有问题了?张先生立即找来另一部手机,把手机卡换上,开机后依然没有信号。张先生给自己在联通工作的朋友打电话,朋友查看后说张先生的手机是一个正常的状态。 张先生觉得奇怪,手机就在自己的手里,明明没有任何信号,怎么可能还说是正常状态呢?就在张先生不得其解的时候,那个联通公司的朋友再次打来电话告诉了张先生一个新情况。张先生的手机号码能够拨的通,但是接电话的却是另有其人,那个人说自己是补卡补错了。 银行卡被盗刷了132万!2700多万被冻结 张先生说,当时他听说自己的手机卡被人补错了并没有在意,想着第二天重新补回来就是了。到了晚上九点钟,还在加班的张先生看着不能用的手机忽然联想到一些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报道。想到这里,张先生有点慌了,他急忙打开了电脑。当他打开自己的网上银行时,一下子被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惊呆了。他的银行卡竟然被盗刷了132万! 张先生马上意识到这件事很可能跟自己的手机卡被人补办有关系,他急忙赶往公安局报案,让张先生感到担心的是,他的银行卡里可远不止这一百多万。而是公司买材料的2800万巨款。张先生说,如果这2700多万再被盗走,那么公司不仅会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将面临停产的困境。 听到张先生的描述,警方也觉得事情非同小可,于是马上成立了专案组,并首先对张先生的网上银行进行了查询,详细了解了他被盗刷资金的情况。 警方发现,那130多万被转到了多个以张先生名字开立的网络金融平台账户里,不过因为平台的操作规定,钱还没有被提现。而张先生确定自己根本没有开过那些账户,这肯定是嫌疑人冒用他名字操作的,既然钱还在账户里,那首要的任务就是保证这些钱不被取走。 警方连夜与相关的多个网络金融平台取得了联系,要求他们配合案件的侦查工作。在警方的多方联系下,那几家网络金融平台也迅速做出反馈,按照警方的要求连夜对这些账户上的资金进行了冻结。不过,在操作过程中还是有一笔9999元的钱被嫌疑人取现了。 警方还将张先生卡里剩下的那2700多万暂时冻结,以确保钱款不会出问题,随后再转到公司的其它账户。 让人感到万幸的是,虽然张先生账户里的2800万巨款被犯罪分子盗刷了130多万,但是这130万当中只有9999元被提现了,其他的钱款经过警方的努力都被追回了。张先生认为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可是他的遭遇和以往我们所了解的电信诈骗的方式,比如虚假网址链接、冒充公检法人员、借购物炒股之名等等的诈骗手法并不相同,犯罪分子不仅能补办张先生的手机卡,而且还以他的名义开通了多张银行卡,难道是犯罪分子知道张先生账户里存有巨款而早早预谋好的吗? 张先生卡上的2800万是在案发前两三天刚转到这个卡上的。警察询问张先生这笔钱的转入情况都有哪些人知道,其中有没有可疑人员。警方随后也赶到张先生所在的公司,对他周围的人进行了了解。这笔钱的事只有公司的财务人员和张先生知道,而财务人员是张先生的亲戚,没有作案时间更没有作案的动机。 手机电话卡实名制办理!嫌疑人究竟是谁? 因为按照规定,手机电话卡的办理是实名制,如果要补办手机卡就需要张先生本人拿着身份证去营业厅办理才行。可是张先生的身份证明明在自己手里,其他人怎么能补办他的手机卡呢? 此时张先生想起了一件事。2015年11月12日的时候他曾去上海出过一趟差,出差的时候在上海虹桥站把身份证丢了,这下案件有了一些眉目,警方推断很可能是嫌疑人拿着张先生丢失的身份证到营业厅补办了他的手机卡。因为张先生的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嫌疑人通过网上银行的快捷支付功能,转走了他卡里的130多万元。有了这条线索,警方立即到张先生手机的运营方联通公司进行了查询。 经过查证,犯罪嫌疑人于2015年12月21日在安徽蚌埠的一个联通营业厅,补办了受害人的一张手机卡,嫌疑人以张先生身份开的银行卡也是在蚌埠市办理的。警方随即赶往安徽省蚌埠市,找到了嫌疑人补办手机卡的那家联通营业厅,并调取了监控录像。 在监控中警方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画面显示2015年12月21日17:48一个穿着橙黑色相间羽绒服的年轻男子走进了这家营业厅,他看上去三十岁左右、身材较瘦,进来后先在大厅里观察了一下。 因为监控设备不是高清画面,他的一些脸部特征并不是十分清晰,他没有急于上前办理业务,一直等到大厅里人很少了,才走到柜台前。此时已经是18:07,监控中他一边摆弄手机,一边跟工作人员说着什么,之后就把张先生的身份证递了过去要求补办手机卡。 那个工作人员显然是发现了这个男子的相貌与身份证上的照片不太一样,她问了这名男子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她还起身到旁边的同事那里,让他帮忙辨认一下。在商量了一会儿之后,她就回到座位上开始给这名男子办理补卡手续。18:11 这名男子拿着补办的手机卡离开了营业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远在山东德州的张先生手里的手机就不能正常使用了。 警方发现嫌疑人在2015年12月21日当天,先后以张先生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和手机卡,由于手机营业厅的监控视频没有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为了进一步查明真相,警方随即赶到了嫌疑人在蚌埠办理银行卡的地点。 警方首先赶到中信银行调取出了12月21日当天的监控录像,从中又发现了那个年轻男子的身影。监控中他穿的依然是那件橙黑色相间的羽绒服,当天上午10:37这名男子来到银行的窗口前,将张先生的身份证递给营业员要求开户办卡。监控中,银行的营业员接过这名男子递过来的身份证就开始低头办理,没有对比身份证和开卡人是否是同一个人。不过,警方注意到在开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曾用高清摄像头拍下了嫌疑人一张比较清晰的照片。警方立即把这张照片发回德州,让张先生辨认是否认识此人,张先生表示并不认识。 警方随后查询到,这名男子当天还到蚌埠的浦发银行用张先生的身份证办理了另一张银行卡,在这家银行的监控中警方发现,这个男子在12月21日晚上从该银行的ATM机上取走了一笔钱,也就是那笔没有被冻结住的资金。 从两家银行的资料中警方查到,嫌疑人在办卡的时候预留了两个不同的手机号,而号码与张先生的手机号都不一样。要办理手机卡应该用到身份证,警方决定继续追查这条线索,希望能查出嫌疑人的真实身份。 在徐州,警方获得了嫌疑人办理手机卡时留下的身份信息,但身份证上的照片和监控中出现的嫌疑人根本不是同一个人。而警方在山东德州移动营业厅走访时有了新的发现,在这家营业厅的监控录像中,警方又一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但是经过进一步核实,他办卡时使用的身份证也不是他本人的。 警方对所有嫌疑人出现的地方都进行了调查,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个案子应该是一个人所为,可是这个嫌疑人明显然在作案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警方查找到的线索都无法确定他的真实身份,仅有一张面部较为清晰的照片,可是仅凭这张照片来寻找嫌疑人,无疑是大海捞针。那么受害人张先生身在德州,嫌疑人也在德州办理了一张手机卡,这会不会留下一些踪迹呢? 警方在德州经过大量的走访排查,没有发现嫌疑人的任何踪迹。他的影像没有再出现,身份信息依然成谜。就在警方寻找新的侦查方向时,张先生再次联系警方,他说自己的手机收到了一条奇怪的短信。 犯罪嫌疑人曾发短信给张先生!竟然说了这些... 原来案发的第二天,警方就让张先生去联通营业厅补回了他的手机卡,以保证不会再被嫌疑人利用,而就在案发后的第6天,张先生突然收到了一条陌生的短信,问张先生还想要他的身份证吗。 这条短信的内容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而这个电话号码警方在此前的侦查中并没有出现过。在警方的指导下,张先生开始跟这个陌生人发短信联系,他回复说想要回自己的身份证。很快,那个号码再次发来消息。他说你不要再追回你的130万了,你可是有2800万的人。 发短信的人说出了130 、2800这样的数字,显然指的就是张先生被转走的130多万元和卡里原有的2800万元。由此警方推断这个发短信的陌生人很可能就是嫌疑人。 警方让张先生继续回信,稳住此人。接下来,嫌疑人跟张先生说可以归还他的身份证,但是要再给他一些钱才行。在张先生对他的诚意表示怀疑后,他又开始威胁张先生,如果不付钱就让张先生不得安宁。在几番讨价还价后,警方让张先生答应付钱给嫌疑人买回自己的身份证。 几天后,张先生再次收到了嫌疑人发来的短信,说他已经到德州了可以交易了。因为张先生坚持要见面交易,嫌疑人就又没有音信了。 嫌疑人眼看着快要到手的130多万就这么没了,显然是心有不甘,他想利用手里张先生的身份证进行最后的敲诈,却在最后一刻反悔了。虽然嫌疑人没有露面,但如果按他所说,他真的到了德州,那肯定会留下一些痕迹,警方决定再次排查这段时间内的可疑人员。 终于在排查到高铁站时,警方有了发现。经过体貌特征对比,他们发现了一个叫顾国峰的青年男子。经过反复比对,警方确认这个男子就是他们正在查找的嫌疑人。 顾国峰 ,30岁,河北省邢台市人,无业。警方从顾国峰的购票信息中发现了他的行踪。德州警方立即派人一路追踪顾国峰,而顾国峰一直行踪不定,从沧州又辗转到了霸州。2016年1月10日警方赶到霸州,经过侦查发现顾国峰正在一家联通营业厅里,准备补办手机卡,很可能要再次作案。警方随后对他进行了抓捕。 警方从顾国峰身上查获了十几张身份证和部分银行卡,其中就有张先生那张丢失的身份证。 犯罪分子网上购买多张身份证!用不同身份办银行账户和手机卡 经过审讯顾国峰交代,前两年他去上海打工,认识了一个广东人,他知道那个人是一个搞电信网络诈骗的。顾国峰听那个人说了一些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之后就开始动歪脑筋,自己也想试试。2015年11月份,顾国峰从网上买了多张身份证,然后他就开始准备作案,用不同的身份证开了银行账户,还办理了多个手机卡。 当顾国峰发现张先生的银行卡里有2800多万的时候,既兴奋又忐忑,他决定冒险一试。于是转走了卡里的130多万。当他发现钱被冻结后并不死心,开始发短信,要求张先生买回身份证。可是当他到了德州之后又担心被警方发现,就中断了联系。顾国峰从德州逃回河北后,准备另起炉灶,没想到很快就被警方抓获了。 尽管犯罪嫌疑人顾国峰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但是当他萌发犯罪的念头时就必定会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代价。本案中,张先生之所以蒙受的损失较少,一方面源于公安机关的及时介入;另一方面也跟他自己平时关注此类案件的宣传报道,遇事后迅速反应分不开。虽然发生在张先生身上的遭遇是一个个案,但这起案件中的一些现象却值得我们关注。 记者了解到,最近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明确要求有关企业和个人,要认真落实手机卡和银行卡的实名制,如果在办理过程中出现明显过错,导致群众承受经济损失的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后果特别严重的,还要追究有关企业和个人的行政和刑事责任。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在公安机关加大打击此类犯罪行为的同时,如果您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一定要沉着冷静、擦亮眼睛、多了解一些不法分子的犯罪花样,加强防范意识,不给他们可乘之机。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经济与法》 本文编辑:姜美羊 扩散给更多人!↓↓↓欢迎分享和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