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上海书展#学林出版社10种好书抢先看

 真友书屋 2016-08-20


01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丛书”
沈家煊、张伯江、吴为善、
张国宪、崔希亮、张旺熹、刘大为 著
2016年5月出版
推荐理由
  本丛书汇聚了国内学界一流学者有关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的学术著作,集中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重要成果,是我国语言学界新世纪以来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成就,代表了目前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水平。目前已出版《语法六讲》(沈家煊)、《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张伯江)、《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吴为善)、《现代汉语动词的认知与研究》(张国宪)、《语言理解与认知》(崔希亮)、《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与研究》(张旺熹)和《比喻、近喻与自喻》(刘大为)。

02
《中国书法标准大字典》
张海 主编
2016年6月出版
推荐理由
  本书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张海主编,上海书协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森等多位著名书法家担任学术顾问。编者从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作品中精选汇集了历代名家不同演绎风格的标准字迹,按五体(楷行草隶篆)编成这套《中国书法标准大字典》,兼具查阅、欣赏、临摹功能。总字表、总部首、部首索引、拼音索引四种查阅方式,检索更加方便。
  《中国书法标准大字典》既能让你欣赏到历代书法大家对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揣摩各自的运笔神韵,还可领略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体会不同时代的风格变化。书名冠以“标准”二字,足见诸位编者对其内容的自信,值得广大书法爱好者关注。

03
《冈特生态童书(第三辑)》
冈特·鲍利 著
2016年6月出版
推荐理由
  《冈特生态童书》是一套以环保为主题、面向5-10岁儿童的科普知识绘本。前两辑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后广受好评。该系列丛书以当前地球生态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为蓝本,设计出了一个个让孩子们好奇的话题,并将这些有趣的故事用一幅幅生动的卡通画形式进行呈现。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特别设计了学科知识、情感智慧、艺术、思维拓展与动手能力等辅助内容,从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教育体系。本次推出的第三辑共36册,分为七大主题:水、食物、居住、健康、能源、工作、教育。
  这是一套既能让孩子们了解生态知识,还能让家长和老师领会生态思想并向孩子们进行普及的优秀作品。既展示了大自然妙用无穷的生态智慧,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极具冲击力的思考。少长咸宜,开卷有益。

04
“星际精灵蓝多多丛书”
星河、李志伟、汪玥含、史雷、于雷 著
2015年10月出版
推荐理由
  本丛书是国内图书市场第一套冠以“生态”概念的儿童文学作品,创作者都是国内一线的儿童文学作家。
  丛书讲述了6个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具有超能力的蓝多多、调皮的蔡小豆、憨厚的包子、乖巧的唐古丽、爱财的唐古拉以及“小官迷”关小颖在调研环境途中发生的各种有趣、刺激的故事,故事情节设置充满科幻、悬疑,生动有趣。
  它以环保为主题,科幻为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环保知识,包括保护森林、保护海洋、合理处置垃圾、正确利用污泥干化粉粒等。培育孩子们的生态意识,更引导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独立思考,懂得爱和尊重,懂得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我们生存的世界。

05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
本书编委会 编著
2015年8月出版
推荐理由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是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的一套分体、断代的古典文学的全选本,包括诗、文、词、曲四部分,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清末民的众多名作。由国内数十位著名学者选编和注释,选目科学合理,尤其注重发掘冷门的优秀作品,丛书兼具资料性、欣赏性、学习性于一体,是广大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读物。1996年该丛书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
  此次新版在原书基础上进行了增补校订,对版式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并且将原来四大部的丛书重新排列成二十四册以便更加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中小学生的阅读需要。

06
《审辩式思维》
谢小庆 著
2016年7月出版
推荐理由
  本书上篇“审辩式思维概论”系统而简明地介绍了审辩式思维的概念和理论基础,指出了它的价值和意义,将其与一些形近实远的概念做出分析辨别,并结合美国哲学学会的《德尔菲报告》和作者自己教学、科研中的实践经验,阐明了培养审辩思维的方法和途径。下篇“审辩式思维论证示例”分别从“道德与人生”“历史与现实”“文学与艺术”和“教育与教学”等四个领域,选择若干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以审辩式思维加以论证,用以体现审辩式思维的方法和取向,启发读者做进一步的深思。
  审辩式思维亦称批判性思维,近年来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审辩式思维》一书的出版,必将对推动审辩式思维在我国教育界的应用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07
《中国古代织绣纹样》
刘远洋 著
2016年8月出版
推荐理由
  本书以大量出土及传世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织绣文物为研究实体,对中国古代织绣纹样的物质组成进行了梳理,探讨了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工艺;从造型、结构、布局、配色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织绣纹样的美学构成,展示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从商周至明清历代织绣纹样的整理归纳,展现各个时期织绣纹样的发展风貌和时代特征;对织绣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析,开创性地将具有文化共性的织绣纹样整合在一起,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阐述,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织绣纹样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认识。

08
《光明与黑暗之书》
席时雍、丁坚容等 著
2016年5月出版
推荐理由
  《光明与黑暗之书》是《中国校园文学》系列丛书的第二辑。《中国校园文学》丛书是学林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连续性出版物。由著名教育家于漪担任名誉主编,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担任执行主编。丛书依托全国多所著名中学,主推优秀校园文学作品,发现和培植校园文学新星。第一辑《角斗士》已于2015年8月份出版,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本辑《光明与黑暗之书》共收录文章20余篇。其中,《光明与黑暗之书》小说构思巧妙,以简驭繁,用双线勾勒的方法,把普鲁士和法兰西两国统治者为了称霸欧洲而进行的这次战争描述得一清二楚。不同国别、不同立场、不同视角,讲述同一场战争,联系紧密,或铺垫,或呼应,或推进,或发展,言之有序,纹丝不乱。作者将对战争、人性、人的善恶与灵魂世界等的深邃思考寄寓在宏大的故事叙述中,发人深省。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茅盾文学奖评委、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教授为《光明与黑暗之书》撰写了点语,给予赞赏。书中还有对著名作家叶辛的访谈、市北中学的“杜亚群现象”的解读等。

09
《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
——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
潘知常 著
2016年1月出版
推荐理由
  本书由我国著名美学家潘知常教授撰写,以“《三国演义》:问天下谁是英雄”“《水浒传》:暴力美学的盛宴”“《西游记》:逃避自由”“《金瓶梅》:'裸体’的中国”为四大主题,通过点评“四大奇书”,提出了用“爱的美学”取代“三国气”“水浒气”的伪美学、传承和重塑中国古代优秀的关注人和人性的“忧生”的文化与美学传统的重要课题。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生动,思想富有内涵,是又一次不同于易中天《品三国》式的美学大众化与普及美学思想的有益尝试。

10
《晚清都市的风情画卷——上海小校场年画从崛起到式微》
张伟、严洁琼 著
2016年1月出版
推荐理由
  本书是关于上海小校场年画的第一本专著,对城市史、民俗史、美术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人群具有启迪意义;对收藏群体而言则是一本权威的定位本。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录部分,从上海图书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美术家协会以及日本、俄罗斯的博物馆和一些私人收藏家中,精心挑选80幅具有代表性的小校场年画作品,供读者欣赏之余,使读者有个直观感受;第二部分是总论,从宏观角度叙述上海小校场年画从崛起到繁荣再到式微,写下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最后一抹辉煌的全过程;第三部分是分论,选取小校场年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作详细分析,从微观的角度论述小校场年画的艺术性和时代性。
  本书全彩四色印刷,图片精美,文字流畅,欣赏阅读两相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