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朝天宫

 老刘tdrhg 2016-08-21
 在江苏南京市水西门内。相传该处原为吴王夫差所筑之冶城,晋建冶城寺,唐改太清宫,五代吴王杨溥于其地建紫极宫。宋大中祥符(1008~1016)间,改名祥符宫,续改天庆观,元元贞(1295~1296)间,改额玄妙观,寻升大元兴永寿宫。①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建,易今名。②前有三清殿,后有大通明殿,另有飞霞阁、景阳阁等。内有习仪亭,为文武官员演习朝贺礼仪之所。清乾隆二十九(1764),皇太后发帑重修,为金陵道观之最。咸丰(1851~1861)中被毁,同治四年(1865),于旧址改建孔庙,并迁鸡鸣山江宁府学于此。③北京朝天宫在北京市皇城西北阜成门内。原址为元之天师府,明宣德八年(1433),诏仿南京朝天宫改建而成。成化十七年(1481)重修。该年所立之《御制重修朝天宫碑》云:“洪武甲子(1384),即皇城(金陵)西北建朝天宫,规模宏敞,视他观宇特异。凡遇朝廷三大节令(指元旦、冬至、圣寿节——引者注),百官预习礼于此。……及宣宗章皇帝践祚之八年,因仿南京之规,亦于皇城西北建朝天宫。……嗣是以至于今日,又五十载矣,殿宇画像,不得不敝者。……遂命官一一新之。以成化庚子(1480)二月为始,至辛丑(1481)六月讫工。首三清殿以奉天尊,通明殿以奉上帝,次普济、景德、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真、文昌、玄应九殿,以奉诸神。又万岁、东西具服殿,以伺驾幸之所。祠、堂各二。钟楼、鼓楼二。碑井亭五(疑为“三”——引者注):紫虚、朝天、玄都。门三,并蓬莱真境牌楼。他若道录司、斋堂、方丈、诸羽流栖息、厨浴、仓库、厢房,通数千间。神座、阶道以石,周围垣墙以土,崇深广大之观,金碧辉华之饰,既坚且美,实完实足,较之前有加矣!”④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引明宪宗诗曰:“禁城西北名朝天,重檐巨栋三千间。”⑤可见其规制之宏伟壮丽。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二云:“朝天宫本元代旧址,盛于明嘉靖时,……考《名山藏》所纪,其崇奉与大高玄殿相埒。”⑥“天启六年(1626)六月二十日夜,朝天宫灾,……十三殿齐火,不以次第及,烬不移刻,无所存遗”。⑦此后再无兴复。《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二云:“今阜成门东北虽有宫门口、东廊下、西廊下之名,其实周回数里,大半为民居矣。西廊下有关帝庙,乃土人因其余址而葺之者,然止大殿三楹。殿前甬道,绵亘数百武,砌石断续,犹见当时规制。宫后向存旧殿三重,土人呼为狮子府,盖即元天师府也,今皆废。”⑧上述二处朝天宫现皆为历史遗迹。

     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寝,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工程前后延续达32年。而真正埋葬朱元璋本人及马皇后和46位妃嫔(一说殉葬宫女数十人,46妃陪葬)的玄宫,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定论。由于史书早已失载,缺乏必要的工程档案资料;民间还有朱元璋葬于南京朝天宫或北京万寿山之说,所以几百年来,朱元璋究竟葬于何处,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不解之谜。而孝陵地面陵宫建筑,除方城、明楼、享殿和享殿前门的基址大体保存外,其它建筑也早已荡然无存,不知所在南京南京朝天宫“六朝风采”名列全国十大陈列精品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公布了全国首届“十大陈列精品”,这是新设的全国陈列艺术最高奖。南京市博物馆举办的“六朝风采”陈列榜上有名。 “六朝风采”为我国第一个展示六朝文明的大型专题陈列。南京市博物馆利用六朝古都得天独厚的文物优势,精选文物珍品300余件,分经济与生活、科学与技术、思想与文化三大部分,成功地再现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六朝风采。该展布陈大胆创新,合理运用高科技手段,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为让广大南京市民进一步了解六朝文化,国庆期间(10月1日至4日),该陈列展将在朝天宫免费向社会开放。


北京朝天宫


    位于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始建于明代宣德八年(1433年),系仿南京朝天宫式样建成。宫内有三清殿、通明殿以及普济、景治、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真、元昌、元应九殿,东西建具服殿以备临幸。明代该宫为道箓司所在地,规模宏大,为当时北京最大的道教宫观。明天启六年六月二十日一夜大火,十三重殿宇全部被焚毁。


台湾北港朝天宫


    位于云林县北港镇义民路。该宫因主奉妈祖,故又名北港妈祖庙。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年)“树德”和尚在北港建立一个小祠,供奉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恭请的妈祖像,是为北港朝天宫的始建。后易茅为瓦,并数次修缮、扩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地震倒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成今日之规模。现在朝天宫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分为四进——山门、正殿、慈航殿、圣父圣母殿。山门前有广场,石墙石地。山门分左中右三个门,中门为山川门,门前有一对蟠龙石柱和石狮,左右各称龙虎门,楹下各有一对石盾,三个门上均雕刻装饰。正殿供奉妈祖,故又名妈祖圣母殿,进深13米,顶有三层,用琉璃瓦覆顶;东西两边各有一厢,供奉注生娘娘、境主公和福德正神。慈航殿又名中室,供奉慈航道人(即佛教的观音),左室为三界公殿,供奉三官大帝,右室为五文昌殿,供奉五文昌。后为供奉妈祖父母的圣父圣母殿和供奉历代住持神主开山厅。朝天宫因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和众多的文物古迹,1972年遂被定为台湾省宗教纪念物观光区,1985年被台湾当局定为二级古迹。朝天宫最隆重的庆典是在正月十五的上元祈安法会和农历三月十九至二十三日妈祖圣诞节,届时进香朝拜队伍长达数十里,鼓乐齐鸣,鞭炮震天,热闹非凡。


云林朝天宫


       道教宫观。在台湾省云林县北港镇中山路一七八号。据《台湾寺庙大观》记载:创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三年(1694),创建之初,仅为茅屋;康熙三十九年(1700),以瓦易茅,始略具规模,雍正八年(1730)和乾隆四十年(1774)及1912年,先后大规模扩建宫殿。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规模宏伟,全宫分为四进,各落间辟置丹墀,环以短墙,遍植花木,典丽雅致;越宫前广场,拾阶步上前殿,殿内盘龙巨柱擎天而立,双龙昂差别,含威温怒;正殿神龛供奉有三十多尊妈祖神像,以中央最大的“镇殿妈”和最小的“湄州妈”为贵,两亭宫娥侍立,龛外千里眼、顺风耳威武雄峙,神态栩栩如生,殿侧置有钟鼓;穿过供奉观音的后殿为圣父母殿,殿内供敬妈祖父母。该宫内收藏古物众多,计有古匾五块、缘钵一只、香炉二尊、神桥一台及古铜钟一口等。宫内四季祭典活动不断,尤以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圣诞最为隆重。  

武当山朝天宫

        武当山金顶,在走过黄龙洞后,将开始越攀越高的路程。虽然这段路林荫蔽日,景致奇特,仍不免让人感到登临的艰难。但也就在这时,人们会发现一片醒目的红墙碧瓦隐在树丛中,这就是建在武当神道上的朝天宫。
  传说,朝天宫是是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古时朝山进香的人走到这里,就认为是走进了天界,因此,他们都要在这里先礼拜后再继续登金顶。武当道教认为,这里是神仙云游观视人间的最低界线,也是凡人登临的最高境地。


  朝天宫主殿内供奉玉皇、真武等神像。现在,宫内设有“历代皇帝与武当山”的专题展览,荟萃了历代皇帝为武当山所下的圣旨、题字等文物,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武当道教在历代皇室扶持下逐步走向鼎盛的武当道教历史。游人在此歇息,顺便观赏浏览,可以大概了解武当历史,看出武当山在各个朝代的地位。
  此外,朝天宫还有供奉真武神系中其它神仙的东配殿和西配殿的殿堂,以及朝天宫主要神灵区庙堂的朝天宫道院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