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媒体市场永远没有饱和,只有再分配 最近听闻了几个数字,觉得很有必要来仔细看看。1 今日头条去年广告16亿元,今年要做80亿元。2 微博全面起死回生,各项指标飙升,市值昨天突破了100亿美元,广告收入也是蹭蹭蹭上涨。3 上海家化给双十一的晚会砸了一个亿。4 那个被很多人嘲笑要完蛋的分众传媒市值突破千亿,营收破百亿。看起来,行业并没有萧条。 事实上,即使很多人怨声载道说媒体这个行业越来越难做了,还是有人在割麦子,不是行业不行,是自己不行。这个市场永远在动态平衡中,永远在再分配。这一点是必须坚信的。媒体市场只是在转移份额,广告主的投放热情从整体来看也并没有衰退。 02 新挑战与新机遇 新媒体渠道已经不可遏制地走向了分散碎片粉末化。缔造脑白金一样的成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连奥运金牌都比不过宝强的家事了,曾经的那个大众时代彻底结束了。 下面向我们迎面走来的是,分众,分分众方阵。 寻找到一个一群人感兴趣的G点,然后去深挖深挖,寻找到普罗大众都爱的点,然后去细分细分再细分。包是女性都爱的,但每个人爱的包不一样,有一个电商品牌就是只做紫色系的各种包,活得也很好,这就是一种思路。 比如制作视频节目,老罗之后,出了很多模仿的知识类的,这就是掉进别人的阵地里了,后来出了【一条】精致文艺路线的,又让一批模仿的挂掉。模仿咪蒙的,基本也不温不火的。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方向,千万别谁火就跟谁。有一个做饮料制作指南节目的,短短两个月就有了五十万粉丝,这就是美食大市场里的细分小市场,但是受众不一定少。 所以,务必放空,清除所有行业标杆给你带来的框框,定义你自己的媒体风格,才有可能突围。 这一轮的挑战很大,挑战在于很多好的方向都有人占位了,甚至很多细分领域也有了,用户的挑剔指数不断提高。但机遇在于,人永远是喜新厌旧的。谁说明天他不会喜欢上你呢? 03 直播还能火多久? 这一轮直播的火爆让很多很多人咋舌,大家纷纷表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这么无聊?这一轮估计很快就结束了,首先不具有用户沉淀能力的直播者不能被称为是网红。即如果直播软件官方不给你分配流量,就没有人想起你,那你就不是网红。其次,所有真的网红都希望把用户沉淀到微博微信里,打开各大平台都是这样,网红一遍又一遍让大家关注自己的微信和微博。平台的地位就很尴尬了,因为你无法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最终大平台自己收购几个整合一下,成为各自业务的补充,差不多这一轮就结束了。 如果你想做直播来获得关注,那么必须有一个能让人记住你的point,必须不仅仅是空洞乏味的,谢谢XX送的黄瓜。这个真的不能持久。 04 相当看好让人不累的新媒体方式及内容 说实话,从小热爱严肃内容的我,在今年观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实制造娱乐性观赏性内容也是很难的。如果你写东西很累,读者也会感觉到你累。你拍视频很装,观众也会觉得不真实,你的语音不真诚,闭着眼睛都能感受到。所以首先第一点,做自己。其次第二点,现在大家都活得蛮累的,大道理大家也都明白很久了。类似于:人要有生生不息的精神,再努力也穿越不了社会阶层。这些励志的看多了也恶心,负能量看多了也恶心。忽然那么一瞬间,我觉得看个短视频,放轻松,看个段子,笑一笑很有意义。你说呢? 05 一切努力都抵不过抉择和大势,但是 孙中山说过: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商业也是这样,新媒体化这个已经是瞎子都明白的大势了。那么通往远方的道路上,一定会塞满人,塞满人。那些不够坚定的,没有真材实料的,整天变化的,最终会死在路上,即使看起来是认准了大势。真正对大势的洞察还不能没有细致的观察:用户的口味有没有在变化,(事实上,每个月用户的口味都在发生变化) 加油喽,记住,市场没有饱和,只有再分配。不下牌桌,就有新的希望。 本文作者:沈帅波 |
|
来自: 妙道山姑 > 《旅行社+产品+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