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互联网 ”现代农业,投资需要“冷”思考!

 renren1974 2016-08-21

农业发展现实来看,农业产业不是暴利行业,投资者需要谨慎考虑。农业是典型的“三高一低一长”产业,即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低利润、回报周期长。农业投资需要冷思考。



1
防范政策性“陷阱”。



当前,农业部、财政部等部委相继出台文件,从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规范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政策、价格政策、市场政策等各项政策的支持。由于政策的倾斜,农业产业成为投资领域的新宠、“香饽饽”。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产业的发展,仅靠政策支撑还是不够的,最重要还是看市场驱动。要围绕市场,以产业为支撑,做好规划。



2
防范趋势“陷阱”。



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力引领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业发展存在的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等几大特点。目前农业基础依旧薄弱、装备水平不高、文化素养也没有到达现代农业的水准,土地问题也一时难以有大进展,要防范趋势“陷阱”



3
防范产业“陷阱”。



我国农业产业现只有处在产业链中间的种养环节和普通的加工比较强,但这是获利能力最低的链条。在产业链的前端,品种研发、种养科技的薄弱,形成优势产品的能力低下;在产业链的后端,做品牌做市场的能力不强,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同时,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不足,产业联动发展任重道远。


因此,投资者要把更多的精力和工作重点,从产业的前端(要钱、要政策、建厂房、搞生产),向产业的后端(产品增值、市场营销、品牌创建)转移,让农产品从农场进入工厂,从工厂进入市场,从市场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餐桌,彻底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化、市场化和品牌化,用工业化的思维来引导农业发展,引领企业步入自身造血、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4
防范市场“陷阱”。



目前,我国各类农产品市场数量不少,但设施较为齐备、完善的很少。绝大多数市场是简陋的建筑,大棚式市场、露天市场也不少,食品检测、保鲜设施更少,这不仅不利于批量农产品的交易,也为假冒伪劣农产品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环境。这种局面的存在,一方面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有关,更与政府部门重视不够密切相连。特别是一些地方的政府管理部门把自己当作“房东”,将农产品市场作为房产“出租”给市场交易者,以收取“租金”为管理的主要目标,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加强市场硬件建设上,更加误导了市场的交易行为。



5
防范价值“陷阱”。



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仍不能摆脱小农经济的模式。散户式的小农经济,没有地租、没有工资、没有折旧、没有设备购置和更新、没有技术进步投资,与之相比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也经常陷入低利润困局,甚至由于成本太高而亏损。可以预见,在短期内我国农业基础地位难以上升,而农业投资因为具备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在短期内也难以取得成效。同时,由于市场化组织程度低,市场与生产者信息不对称,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销售难,高质产品很难实现自身价值。当前,我国多数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还很有限,未来农产品产业发展必然走向精细化、品牌化的发展,多争取政策扶持。


农业投资,当你把握不定时,千万不要一头扎进去,多去看看经验和教训,不妨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和农学谷探讨探讨!


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