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为各病之源

 竺言小聚 2016-08-21

头条号作者:全顺立 整理编辑

【导语】中医学认为,凡病人临床症状怪异奇特,表现中医所说的“痰”证(包括无形之痰),采用中医化痰、祛痰等法治疗,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痰之生成,涉及到外感、内伤多个方面,是遭受多种致病因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当因痰导致某一病证之后,则痰已成为新的发病之因,每与原始病因或其他同期病理产物合邪而致病,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痰可随气上下,无处不到,既可阻于肺、蒙于心、蕴于脾、郁于肝、动于肾,亦可外流骨节经络,表现不同的脏腑经络见症。

脂肪肝,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包括食少纳呆、腹胀、便塘、肢体困重及疲倦嗜睡。多见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属中医胁痛、积聚范畴。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发病率日渐升高,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在中医治疗的同时,控制脂肪、糖类的摄入量,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适当运动等均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病例1、吴某,男47岁,机关干部

近2年来,时常神疲乏力,头晕、困倦、嗜睡等不适,单位体检查出中度脂肪肝,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自诉饮食如常,酒肉不断,大便不调,尿黄不畅,视诊面色晦暗,舌红质暗,苔黄腻,切脉弦滑。

诊断:脾虚肝郁,痰瘀互结,血行不畅。

治疗: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活血化瘀。

方用:桃红温胆汤加味。

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2g柴胡15g丹参15g香附20g川楝子12g炒白术25g法半夏15g陈皮15 g茯苓15g竹茹9 g枳实15g黄柏10g、苍术20g牛膝15g薏米25g甘草6g生姜10g 。

本方在健脾疏肝,理气化痰的基础上,用四妙散祛湿,加桃红归芎丹参以活血化瘀。

服药15剂症状明显改善,继服药45剂。查血脂趋于正常,B超检查脂肪肝变轻度浸润。服药期间控制饮食,少荤多素,加强有氧运动,按时作息,规律生活,血压血糖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

病例2、褚某,男,42岁,2010年8月12日初诊。

自诉近年来常感头晕、乏力、纳差、腹胀,大便每天1~2次、溏而不爽,肝区闷痛不适。视其形体较胖,面白少华,舌淡、苔白厚腻,脉弦滑。血压21.3/13KPa,胆固醇7.4mmol/甘油三脂2.6mmol/L。肝脏B超显示:肝脏均匀性增大,肝脏切面前半部回声明显增粗、增强,后半部回声消失。

超声诊断:中度脂肪肝。

中医辨证属脾虚肝郁,湿痰阻络。治宜健脾疏肝,化湿祛痰通络。

方用大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生姜、郁金 各15g,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各 10g,王不留行、牡蛎、党参、草决明各30g,白术 20g。服药5剂后,自觉症状减轻。效不更方,守方连服3个月,自觉症状消失,面色红润,血脂复查正常,肝脏B超复查提示:脂肪样变性消失。

痰为各病之源-----健脾化痰治疗脂肪肝~

【临床体会】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长期过多饮酒或过食肥甘厚味,或因肝炎病后调摄失当,使脾胃运化失司,肝气失调,血行失运,导致各种代谢紊乱,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聚而为湿为痰,瘀阻肝络,留滞在肝而形成本病,故疏肝健脾、祛湿化痰、活血化瘀为其重要治则。

对于无明显症状而B超或CT检查有脂肪肝征象者,常用柴胡、何首乌、草决明、姜黄、郁金、山楂、泽泻、佛手、丹参、枳壳、荷叶等适量水煎服或制成丸药应用,多可获效

中医治疗:

1、肝胃不和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或有恶心、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和胃为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取柴胡、香附、佛手、枳壳、丹参、枳实、姜黄、郁金、法半夏、陈皮、茯苓、厚朴,泽泻、山楂、荷叶,每日1剂,水煎服。

2、肝胆湿热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口苦口干,或有恶心,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当以清热利湿为治,方用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药取法半夏、黄芩、大枣、泽泻、草决明、竹茹、枳壳、黄连、茯苓、陈皮、郁金、丹参、姜黄,荷叶,生姜,甘草,每日1剂,水煎服。

3、脾虚湿盛型:症见肝区不适,乏力,纳少,餐后腹胀,或伴胸闷、恶心,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边有齿印,脉濡细。当以健脾化湿为治,方用六君子合平胃散加减,药取木香、党参、茯苓、白术、陈皮、苍术、大枣、泽泻、胆南星、山楂、扁豆,甘草、砂仁,荷叶,每日1剂,水煎服。

脂肪肝的预防

1.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

2.适当运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心情要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小编为你推荐食疗保健:

1、何首乌粥:取何首乌20克,粳米50克,大枣2枚。将何首乌洗净晒干,打碎备用,再将粳米、红枣加清水600毫升,放入锅内煮成稀粥,兑入何首乌末搅匀,文火煮数沸,早晨空腹温热服食。

2、菠菜蛋汤:取菠菜200克,鸡蛋2只。将菠菜洗净,人锅内煸炒,加水适量,煮沸后,打入鸡蛋,加盐、味精调味,佐餐。

3、兔肉煨山药:取兔肉500克,怀山药50克,盐少许。将兔肉洗净切块,与怀山药共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直至烂熟,饮汤吃肉。

痰为各病之源-----健脾化痰治疗脂肪肝~

引申:痰的辩证

从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必有烟灰黑色。其中面色灰暗如土色者为虚寒痰,面颊色红而有油光者为热痰,黄滞者为湿痰,青晦者为风痰。病人肥胖颈短,形态壅肿者为痰体。表情呆滞,目睛转动不灵者为痰阻于窍。从痰的色质气味来看,中医学认为,病程短而病情轻者,痰色清白,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稠黏凝结,咯之难出,渐成恶味,腥臭咸苦。若痰吐地上,干后如蜗牛行走之涎沫,或在日光下有五色华彩者均为实痰;吐出后易于化水者,属虚寒。痰味甜者多为脾热,味苦为胆热,味腥臭为肺热,味咸为肾虚。若痰结日久,攻之不易消除者,则为老痰、顽痰,常易发生怪症。

对痰的治疗,中医学强调应首分清脏腑虚实,其次应审标本缓急。凡因病生痰者,不能见痰治痰,应先治其病,病去则痰自清;若因痰而续发某些病证时,则应以治痰为先,痰去则诸证自愈。再其次,脾湿是成痰的基础,健脾化湿为治痰之要着。而且治痰还须理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自无停积成痰之患。同时治痰应兼治火,气火偏盛灼津成痰者,治宜清降;气火偏虚津凝为痰者,又当温补。至于治痰,原则上必须以化痰、祛痰为大法。化痰能使痰归正化,消散于无形,或使其稀释排出体外,其适应的范围最广,可用于实证病势不甚,或脏气不足,因虚生痰者。祛痰能荡涤祛除内壅的积痰,包括涤痰、豁痰、吐利等法,适用于邪实而正不虚,病势骤急,或病延日久,顽痰、老痰胶固不去者。

痰为各病之源-----健脾化痰治疗脂肪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