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氏】张氏二十二支族源流:抛砖引玉

 昵称35927531 2016-08-21


一、张氏本庄、紫鹿岭支族
蓬邑农兴乡飞凤村高阶子孝友?,张明善先祖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
(1907)木刻印刷本《张氏宗谱》载:张挥后裔第一百一十七世孙张宁(731—
806)75岁:字康叔,江西武宁人,唐代天宝十 年进士。授王府司马御史大夫。
肃宗至德二年拜相,授国子监祭酒。建中三年(782),与宰卢杞不协,弃官
隐居于江西武宁县紫鹿岭三溪卜宅,卒于宪宗元合元年(806),葬于琵琶峰
山下紫鹿岭庚山甲向为茔有碑。娶聂?二氏共生六子琼、王告、王召、瑗、璇、瓘。
张氏三溪旧志 (1474)年载;先辈议有八十字派,至宁公时已启用了四十字
未叙。现从宁公下一代起,分划成本庄、紫鹿岭两个支族,各自启用四十字
派于后:
二、张氏本庄支族
江西省武宁县三溪张氏本庄支族,从张宁公下第一代起,启用以下四十
字派:
立本名为重,树型品可端,全学资上达,才盛裕高攀,
征会经常定,修齐治化宣,长兴多美兆,荣耀显家传。
张氏紫鹿岭支族
江西省武宁县紫鹿岭支族,包括迁出(并张坊、茶寮六监子孙 及吴楚)
同归一派,从宁公下第一代起,启用以下四十字派于后:
青阳肇远绪,友吉炳成周,善颂钦君子,师臣作汉模,
宗衍三溪秀,嗣昭文监图,必昌崇有德,亿万世年符。
三、张氏玉楼山支族

肇迁祖张中和,明时人,生于湖北黄州府麻城孝感乡张家村。明嘉靖年间,
偕弟张中道,由楚来川,插业关上黑木翁,后居苏公子张廷喜沟中,又居玉
楼山张家沟黑漆朝门等处。中和公娶雍氏,生子正瑞。瑞子应崇。崇生四子
天枢、天象、天位、天祜。天枢,县学廪生,秋闱卒于省垣。天象长子君鉴
入县学后,置业罗家沟,娶杜氏,生二子开麟、开桂。麟公承庭训,亦入县学,
修纂本支谱牒待刻,谱存开桂公之子廷瑞家。嘉庆五年,贼闹,携谱将军寨
避难。未几,寨被贼破,谱遭火焚,无有存稿。至道光四年,廷瑞家居训蒙,
犹能默记旧谱,乃抄录一本,相传至今,犹得前人履历。借观抄本,其中和
祖来川,与我揆祖同时,相去不远,其卜居亦在关上,想必相亲相近,同籍
同宗。虽支派各别,悉属后议,但在前辈原已联系,称呼不乱。今既收族归宗,
特将伊谱字派详列于后,开麟公议立四十字派。
中正应天君,开廷举国文,全才可大用,理学际昌明,
万世作良相,立朝必道行,邦家乐允治,宗裔自来兴。
按中和祖来川至文字班人发十辈,揆祖由豫来川,生子家正,起至明字
班亦上十辈。故联宗以“文”字班与“明”字班平等,以辨尊卑不可紊乱。
四、张氏安福、烈面支族
始祖张允字德明,宋时贡生,官教谕,诰赠朝议大夫。其太祖张浚号紫岩,
宋相魏国公。高祖张栻,字敬夫,祀圣庙,葬湖南宁乡县沩山。曾祖张焯。
祖父张明义。父亲张翔世居宁乡。允公因母钱氏墓居阮陵,宋末迁江西吉安
府太和守口县西山乡,后迁湖南湘潭县。长子-张万隆,由湘潭迁祁阳武冈
生十一子。其第七子张再渠,住石堡,生子富,住清邑张家桥,生子必赋。
赋生子贵。贵生子友俊。友俊生子本。本生子仲瑶。瑶生子凤珊。珊生子荐。
张荐生三子奇志、奇懋、奇德。志长子张国柄,配李氏,生四子定聪(居楚
)、定裔、定智、定暹。定暹奉母命来川,居文亭坝、冯家坝。志次子张国权
(无传);志三子张国梅,一同来川,居玉楼山、烂泥沟等处。梅生二子定联、
定琬,居楚。定裔生四子正龙、正凤、正鹏、正友。定智生二子正学、正儒。
定暹生四子正泰、正芳、正良、正衡。德长子国栋来川,生子定锡,锡生二
子正荣、正华。奇字班二人,国字班四人,正字班十二人。自兹以往,族大
人繁功名鼎盛,迄今永艾安福烈面镇俱建有??,在前议字派“时奇国定正,
士大世昌隆”仅十字。自隆字后新议二十字,楚蜀各用,录后。


楚:隆字后下续二十字
才鸿宜高选,上邦声名达,纯武贻谋远,祖功宗德长
蜀:隆字后下续二十字
学守成其志,兴邦立有之,元明天心泰,光显尚怀思。
按本支定裔祖系康熙四十年后始来川,由张允公序起为始祖,万隆公为
一世,至荐祖已经十世,故联宗以“昌”字班与我揆祖的“明”字班平等以
辨尊卑、不可紊乱。
五、张氏李渡场支族
始祖张宁,原居江西,传递二十九世,至明朝张国用。以岁贡生,由江
西迁湖北武昌大泉庄金星山下,立业世守,四传至张敬清。敬清生子懋贵、
懋琥。耕读传家,丕振鸿业,置花桥山、金字山二庄。懋琥公后裔添干公迁

保宁府巴州曾口场。元全、元福公迁居四川?庆府之李渡场,迄今族大人繁,
功名鼎盛,历朝俱有家乘相传,同治丙寅岁,采集各房生殁人名至光绪十六
年庚寅,又重刊新谱,源源本本录载已详。今观两次全谱,查考宗派,见以
前原派,自宁公四十一世起字派录前。兹由武邑大泉庄分派:自宁公二十九
世起,旧议上十六字“国朝仕敬、懋兴万姓,启孔至良,天元宗正”,右除
至字不作代数共十五代内启字派,有国字之字,孔字派,有士字,元字派,
有鉴字、宗字派,有宇字未归画一,总人地远隔,不能遵依旧派,随便取名
故了。
新议十六字
开明大道,学从先进,文运光华,兆昌其庆
又续新派四十八字
挥祖肇初,群公继盛,仲侯周钦,房臣汉颂,
孝友传家,清河衍庆,金鉴芳联,青钱选应,
书习旭法,易遵渠训,世德作孚,永锡祚胤。
按国用公五世至懋琥公分支,当以琥公为支祖,支下文庠昆壁公后裔元全、
元福及宗遴、宗道公俱迁四川?庆府李渡场,彼时已在乾隆年间,然由支祖“懋”
字派起至“正”字派计十一世,我揆祖自明嘉靖时分支入川至“明”字派亦
十一世,故联宗以“正”字与“明”字派平等,辨尊卑不可紊乱。
六、张氏走马北院寺支族
原籍系江西,魏国公张浚,字德远,号紫岩,南宋辅高孝二宗,出将入相,
寿七十殁命,葬衡山龙塘源后,改葬宁乡县。朱子为撰行状。其子张拭,字敬夫,
号南轩,与朱子道合志同。官秘阁大学士,配享孔庙寿四十八,葬风吹罗带形。
南轩六代孙张万四,字秀成,官湖南武冈州路总管,留籍武冈,世居山门水
口。秀成六代孙张宏乔,字恢如,职任左营将军。明洪武领兵征寇,道经武冈,
见风土淳和。后谢职卜居武冈之东乡百里排上渡,遂为张氏始祖。至九世张
作信,字匡侯,于康熙三十年同母姜氏入蜀,披荆斩棘,插业北院寺、风洞垭、
任家沟数处,只身独据,莫与为争。后有胞兄张宗义、?兄张作德和长子张
永生偕来入川。作信公始将任家沟逮于宗义,风洞垭逮于永生。二公子孙繁衍,
迁徙不一。道光二年壬午,广地族人,国豹、国灵负谱至定以清徙支,得见
旧议宗派四十字:
国正天心?,中邦颂治兴,居家安质实,素履守贞诚,
裕厚垂芳范,光前有懿行,贤良绵世泽,金鉴复盛呜。
按作德公长子张永生娶黄氏生二子用栋、用柏世居风洞垭;作信次子娶
卿氏,生四子:用道、用熙、用尧、用耀,世居北院寺。按德信二公俱生康
熙初年,至三十年来川,与我煜祖同时,彼由“作”字班至“心”字班是七辈,
我煜祖至“明”字班亦有七辈。故联宗以“心”字与“明”平等,以此辨尊卑,
不可紊乱。

七、张氏凤谯支族迁建源流的发展史
张国富为入川始祖。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上团里塘崽头人。为响应
清政府号召,鬻尽家产,自备盘缠,伴妻何氏,携文彩、文玉全家四人。于
康熙六十年(1721年),由楚长途跋涉,行经重庆,走进蜀地,无插占之业。

赴川北蓬溪县东乡蓬南场骡子湾,佃耕创业十二载。在雍正末和乾隆初,两
契置业谭姓凤登沟田地二百余亩,辟田营宅。歌曰:“国富始祖买田地,凤
登沟里鹿凤鸣”,并将业地分给其二子。从始祖起,繁衍后生世系取名用老
谱三十字派列于后:
国文正其仕,承宗启德新,本念南服祖,支为西川人,永守先代泽,发
祥万年春。
续谱新增六十字派接上
炫庆典壑嗣,壁奎鼎友?,才厚炜宁耀,瑞培凯泰运,晏萱富杰绩,蔚
圣炳源俊,征延佐贤义,励由松淳耕,坚朝兆善合,肇端佑靖铭,莹尚百昆展,
高升鸿浩振。
下叙国富后裔20位代表人物,他们生于不同时期,生长不同时代,居于
不同地点,干着不同事业,无论兴衰,都为国家社会做出了贡献。结尾叙述
本支族历经时代,传人代数和总人口,分布省市县。
张文彩(1706—1758)国富长子,娶邓氏生三子正荣、正富、正位,分得
父业百余亩。又在山后曾家湾契买田地五十余亩,家亦昌裕,筹巨资同他人
修寨躲匪避难。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二十二日辰时,土匪围攻将军寨,
破寨而入把室内金银财物被洗劫一空,本家两代(正 富、全氏;正位、卜氏;
其跃、其官,其斌,其显;其翠、龙氏;其清,其泰)12人亦遭杀害。唯逃
生一人其单传。
张文玉(1712—1782)国富次子。娶蒋氏生三子:正华、正贵、正明。
分得父业百余亩,继承父亲创业精神,购买田地上台阶,乾隆年间在?庆府
南充县新抚里谯家坝(今南充市嘉陵区安福镇五通村张家河)先后十余契买
田地五百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大户,人丁兴旺,遂为蓬南巨族。歌曰:
“文玉祖展鸿鹄志,蓬南安福誉盛名”。
张正华(1739—1800),南邑谯家坝人。遵父之嘱,完善
祖业边界,收置零星田地,先后又契买田地100余亩。
张仕举(1801—1865),其魁长子,蓬邑凤登沟人,系饱学之士。于清道
光二十一年(1841年)入刑科任师爷,在衙履行公务时,仔细研究案情,通
过明查暗访,索取书证、物证、人证、秉公办案,清政廉洁,深受朝廷信赖,
后在咸丰期间提升为高级书吏。民众称颂他为“阴阳者之铁腕人物,刑部大
之清官。”
张承志(1801—1865),仕伦长子,蓬邑凤登沟人。在清同治期间,爱国
兴族立家谱,承前启后传世间,人生事迹载史册,尊祖敬宗凯模范。受团保
局的推荐为保正,负责蓬南场周围辖区的管理,组织保民交粮纳税,维护社
会治安,调解民事纠纷,不加苛捐负担,为民办事公正,任期连续任三届,
群众誉为好保正。
张益森,字宗元(1876—1937),承富次子,南邑谯家坝人,南邑安福场
地方码头舵把子龙头大爷,书法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出口成章,书匾
享有名气。在民国时期曾任安福场团总,因不愿从政而?职。在社会上广交
朋友,担任正通派袍哥“仁”字号舵把子龙头大爷,坐镇安福、扬名重庆,

在地方码头上形成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反对官场上的贪赃枉法,镇压土匪
黑势力抢劫民财,维护社会稳定。
张启永,名?(1915—1998),宗儒长子,谯家坝人,今住台湾省台北市。
中学文化,国民党员,上校军官。民国期间,在国民党陆军部队当兵,1937
年起参加抗日战争。先后任排连营长等职,后来又被提升为上校军官。国共
合作,共同抗日,打败日本侵略者。1949年随夏楚中司令去台湾,离职经商
办企业。生意兴隆,资产超亿元。其儿女有的定居美国。
张取之,字新财(1918—1989),德立长子,南邑谯家坝人,中学文化,
清政爱民的好保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他被民众选为安福乡八保保长。
在他任期的六年中,不估拉保民去当兵。凡自愿参军者,则对家庭实行优待
对本人奖励;不愿参军者,告知家庭或本人外逃躲避。致使该保完不成上级
下达的壮丁任务而保长?职,群众誉之为爱民的好保长。
张巨川,字德济(1927—1998),启金水长子蓬南天平村人,今住北京市。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我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大队主任。新中国成立后考入军大。
赴成都学习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空军第七师任文职干部,既当文
化教员,又学习军事技术。晋升为设计师,任中队长。指挥飞机起降飞行表
演安全运行,荣获二、三等功,又提拔任飞行大队主任。1963年调空军第一
研究所车间任党支部书记,为空军航天事业作贡献。
张鸿恩,字德泽,启钦长子,蓬南天平村人,今住赤城。生于1934年,
中共党员,经济师,蓬溪县供销社原副主任。1952年参加工作,在蓬溪县三
风区供销社,县商业局县供销社,从事商业工作,不怕吃苦,业务能力强,
成绩显著。曾先后任营业员、业务股股长、秘书股股长、工业科长。1979年
任县供销社副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辛勤工作四十余年,两袖清风受人尊敬。
张德祥,启兴之子,农兴乡金华村人,今住南充市。生于1936年,中共
党员,副团级干部。1956年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湘乡铁道兵部
队二师六团,承担修建铁路及架桥任务。在部队历时22个春秋,从士兵起逐
级提拔到副团级干部。带领官兵建成福建鹰厦、兰新、兰包、湘黔铁路,架
设三道坎铁桥、湖南溆浦县森林公路等。1978年由部队转业到南充市石油机
械厂任武装部副部长等职。
张德秀、启祀长女,蓬邑凤登沟人,今住绵阳市。生于1938年,大学文
化,副主任医师。1965年四川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先后调贵州六盘水、
铜仁地区沿河县、铁道部襄渝线,四川万源县、河北承德地区围场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市5023厂职工医院为民治病、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治愈千百例病人。
张德智,启孟次子,安福梁山柏人,今住成都市。生于1942年,中共党员,
无线电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飞行团原团长。1960年应征入伍赴成都
航校学习后,被分配到吉林7211部队当飞行员。先后提拔为排连长,1966
年调沈阳空军师任参谋,1968年调沈阳军区司令部任参谋,1978年调四川邛
崃机场任场长、副团长、团长。1985年转业到四川省计生委任副职到退休。
张德星、启瑞五子,甘肃文县人,今住县城双桥街。生于1955年,经济
师、甘肃省文县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73年应征入伍,赴陕西韩城解

放军部队服役三年,退伍后安排到文县二轻系统,不久因企业倒闭而自谋职业。
1985年承包城关粮管所饭店,综合商店,精心组织送货上门,参与市场竞争,
生意兴隆,经济效益名列全县榜首。九十年代初文县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被股东选为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新源,德立次子,南邑谯家坝人。生于1932年,初中文化,共产党政
策好,冤案平反得幸福。1957年以所谓破坏森林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送青
海省共和县哇玉香卡农场服刑,不怕吃苦,立功表现好,刑满留农场就业当
工人。1974年根据中?有关政策对此案进行复查。经上级到发案地查后实属
冤案,批准予以平反,并将服刑期十年改为计算工龄。
张科,字新邦,德俊长子,蓬南青村人,今住赤城。生于1936年,中共党员,
水文地质工程师,地下水专家,川报誉为“神仙眼”,全国“七·五”改水
先进工作者,其事迹载入《世界名人录》。 1956年参加工作,曾任小学教师、
乡镇秘书、乡长、党委副书记,水电局打井钻探队队长,县改水办主任等职。
退休后续修《张氏凤谯支族谱牒》一部,编著《寻采地下水》一书获科学论文一等奖。并发表300余首诗分别刊载于《蓬山诗词》、《川中名胜赤城山》、
《四川诗词》、北京《古都新咏》、《中华生肖诗词联大观》、《人民的胜
利正义的胜利》、《永保共产党员先进本色诗词集》纪念***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全国优秀诗词集》等书。
张新贵(1937—1959)德禄四子,南邑谯家人,革命烈士。1956年应征入伍,
中国人民解放军3899部队,在服役三年中,荣获二、三等功。1959年4月
26日参加四川甘孜州石渠县日没山平息叛乱,在战斗中牺牲。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葬于德格县雀儿山烈士陵园公墓。
张学,字新祯,德俊次子,蓬南青村人,今住辽宁省盘锦市。生于1940
年,中共党员、政工师、中建二局四公司二处党支部书记。1962年应征入伍,
赴甘肃兰州8039部队服役8年,连续5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师团9次嘉奖。
1970年转业到中建二局参与国家计划重点工程建设,承担改扩建房屋、安装
港口机械设备等任务。曾经带领干部技术人员12人历时26个春秋;先后完
成四川德阳二重东风电机厂、绵阳201清华大学分校,恢复唐山地震灾区重建、
河北涿州热电厂等多个工程。
张新国,德林之子,蓬邑凤登沟人,今住大英回马镇。生于1943年,中
共党员,机械工程师,蓬溪县化工厂常务副厂长。蓬溪县七一年组建回马氮
肥厂,张被调进厂从事机械安装、调试、管理和维修等,曾先后任技术员、
股长、科长、常务副厂长。近三十年里战斗在生产一线,曾多次被评为劳动
模范,选为省党代表。
张?明,字本民,新邦长子,蓬南青村人,今住遂宁城。生于1962年,
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遂宁市安居区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1983年参加工作,曾在蓬溪县税务局写税志,在水电局管理江河安全渡运,
先后任共青团蓬南区委书记兼区公所秘书,荷叶乡、宝楚镇、蓬南镇党委书记,
遂宁市市中区区长助理、安居区政法委书记、区委常委副区长等职。

按照家谱人名事迹记载:自国富始祖从公元1721年由楚入川,经清代民
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996年底,历时275个春秋,繁衍十四世,今总人口
数为1884人,比原四口之家增长了四百七十倍,现在这些族人分布居住在四
川的成都、南充、遂宁、绵阳、广元、华蓥市、蓬溪、武胜、盐边、德昌县;
重庆永川市;甘肃文县、康县;陕西宁强县;北京市;湖北天门市;辽宁盘锦市、
辽中县;新疆昌吉县、台湾台北市等。

八、张氏孝友?支族
肇迁始祖张揆,原系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龙虎山民籍,明季由豫入蜀,
居蓬邑七甲关山沟(今农兴乡飞风村二社)立业娶罗氏生子家正。正娶罗氏
生子有义。义娶冯氏生子朝清、朝吉等兄弟九人。时遭兵乱避难于湖北黄州
府麻城孝感乡,迄大清定鼎海宇太平,惟朝清、朝吉念川省有庐墓,不可弃
而不归,遂相率回原籍,仍归关山沟蒙业。而安惜朝清乏嗣。朝吉娶王氏生
二子昆、熠。昆祖插业高阶子,熠祖居关山沟,此两大房之所由分也。长房
昆公娶王氏生二子国纶、国纬。国纶娶李氏、继娶陈氏生子文魁。国纬娶何
氏生三子文秀、文元、文芳。次房熠公娶王氏生二子国兴、国正。国兴娶罗
氏生二子文盛、文茂。国正娶何氏无后。两大房而其下衍派者未叙焉。从揆
祖下第一代起启用二十字派于后:
家有朝大国,文玉现星明,敦敬纯祖业,守善继先声。
此字派第五世张昆、张熠取单名,然单名不便编派,故以“大”
字代之后遵此。
续议八十字派接上最后“声”字
德化昭隆盛,辉光载宝箴,天伦全孝友,康泰美忠贞。
雅范铭言重,根基理学承,荣华思贻泽,世代受洪恩。
吉兆祥长发,材通贵显增,行修仁克广,本立道崇生。
裕厚昌余庆,怀劳福定临,典谟开景运,永远绍清平。
按联宗史料查明,揆祖来川最早,高阶子支族张明善与吾凤谯支族张承
志二位先祖联宗以“明”与“承”字班平辈,今后从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九、张氏大英蓬莱支族
入川始祖张问志,字子尚,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西山村人。
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伴妻陈氏携辉、煌二子,由楚入蜀,先后至安岳县石
板屋基,资阳县丹山镇牛崽桥,蓬溪县西乡(蓬莱镇)等处,佃业耕耘,艰
苦创业,用家余金契买距镇五里的田地。置业于猫儿沟。相继四兄问鼎祖遂
挈眷来川,至蓬西乡河边场廖家沟、蒲家沟。最后二兄问官之孙张廷献于雍
正十年(1732)来川,置业蓬莱镇西何家沟。问官娶罗氏生五子介、熠、耀、熹、
燧。问鼎娶蒋氏生四子煜、烟、星、燕。问志娶陈氏生六子辉、煌、英、堇、柬、蓬。
介公娶谢氏生三子廷玉、廷实、廷询。熠公娶唐氏生三子廷献、廷谟、廷诰。
耀公失考。熹公娶唐氏潘氏生子廷义、曾氏生子廷榜。燧公娶唐氏生三子廷
诒、廷让、廷试。煜公娶陈氏无嗣。烟公未娶。星公娶唐氏生四子廷俊、廷才、
廷武、廷举。燕公未娶。辉公娶陈氏生二子廷明、廷魁。煌公娶唐氏生了廷龙、
继娶胡氏生三子廷凤、廷良、廷玺。英公娶卿氏生子廷元、唐氏生子廷和、

袁氏生子廷忠。堇公娶肖氏生二子廷耀、廷旭。炼公娶唐氏生二子廷仕、廷玉。
燧公娶王氏生三子廷智、廷宝、廷德。以下世系未叙,从问志始祖下第二代“廷”
字起启用七字派列后。
廷成昌夏大有斯
遵循先祖迪?,见吾族支派字辈将终,族会续议六十字,接上从“时”
字起俟次遵行。
时盛安元吉,熙朝懿治行,体仁方履泰,秉义定怀清,楚省灵钟秀,蓬
山俊毓英,鉴箴昭世美,理学启文明,耀祖欣良善,光宗庆显荣,继承传万代,
后德丕家声。
按问志始祖之长子辉公,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开善乡隆庆里西山村人,
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随父入川置业蓬莱猫儿沟。辉祖至“时”字班甫
九代。吾国富始祖之长子文彩公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上团里塘崽头人,
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随父来川置业蓬南风登沟。文彩祖至“新”字班
甫九代,故联宗以“时”字与“新”字班平等,今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张氏水磨坝支族
张百五先祖系江西鹅颈大丘莲花厅人氏。据老谱记载:其于明代洪武年间,
由赣迁楚娶唐氏生子千四。二世祖张千四娶毛氏生三子万三、万五、万七。
三世祖张万三娶唐氏生二子庚二、庚三。四世祖张庚二娶唐氏生子辛六。五世祖张辛六娶何氏生二子壬十、壬十七。六世祖张壬十娶唐氏生二子永清、
永兴。七世祖张永清娶唐氏生子彦钢;张永兴生子彦铃。八世祖张彦钢娶唐
氏生二子廷胃、廷军。九世祖张廷军娶陈氏生三子志仁、志德、志应。十世
祖张志仁娶蒋氏生二子正一、正二;张志德娶唐氏;张志应娶袁氏。十一世
祖张正一娶陶氏生二子三祝、三极;张正二娶唐氏生二子三仕、三儒。十二
世祖张三祝娶袁氏生子可教;奇氏生子五色。张三仕娶彭氏生子可学。张三
儒娶章氏生子可文。张三极娶陶氏生三子可圣(入川),可望等均系湖南人。
入川始祖张可圣,系湖南省永州府零陵县进贤乡上甲里烟竹山人,生于
丁卯明熹宗七年(1627)正月初十,娶蒋氏生四子五臣、五深、五洪、五品。
圣祖受父张三极的吩咐,于清代康熙初年伴妻携子,由楚入蜀,至川北蓬溪
县任隆场白泥垭村水磨坝插业定居。繁衍世系历时三百余年,传人十五代,
功名鼎盛,人丁兴旺。从可圣始祖下第一代起启用下列二十字派:
五世文国玉,云应继朝隆,承先耀祖德,大邦明显昌。
续谱增议二十字派接上“昌”字后
鹏展鸿鹄志,擎天旌忠杰,贤良育政钦,洲海敬宇尧。
按水磨坝支族入川祖张可圣,系明代熹宗七年(1627)生人,我凤谯支族
入川始祖张国富,系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生人,可圣祖比国富大四十七岁,
应高两字辈,两支族联宗商议决定,水磨支族从始祖下第二代“世”字至“承”
字班甫十代,凤谯支族从始祖“国”字至“新”字班甫十代平等,自后依此
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一、张氏黑柏沟支族

入川始祖张万,系湖北麻城孝感乡<>
之绿柳村人。明洪武二年(1369)迁蜀,卜居遂宁县黑柏沟(今蓬溪县任隆镇
黑柏沟村、金桥乡翰林村),生子永成。二世祖张永成生子赞。三世祖张赞
生二子福暌、猷。四世祖张福暌生子尚威。五世祖张尚威生子惠。六世祖张
惠生子应礼。七世祖张应礼生子烺。八世祖张烺娶景季二氏,共生六子鹏翮、
鹏翼、鹏举、鹏飞、鹏翥、鹏搏。九世祖张鹏翮娶唐氏生二子懋诚、懋龄。
十世祖张懋诚娶罗氏、朱氏生三子勤望、勤宠、勤保。十一世祖张勤望娶岳氏、
杨氏共生八子顾鉴、顾霖、顾京、顾墀、顾銮、顾瀛、顾著、顾振。十二世
祖张顾鉴娶李氏、周氏生三子:问安、问陶、问莱(以下世系未叙)。从第
十代启用先祖所议十六字派于后:
懋勤顾问,知遇崇隆,清正仁厚,进德立功。
续谱增议下列二十四字派,接上“功”字之后,依次遵此
献策昌国,振兴中华,世代荣胤,兰桂安邦,经济宏学,光大远扬。
在寻根溯源中,据黑柏沟支族张鹏翮先祖后裔九世孙张清廉、张清才、
张清惠等与水磨坝支族张可圣先祖后裔十一世孙张承梁、张承栋等人共同认
可。我们两支族邻近,相距七八华里,先辈交往密切,从清代迄今以字派排辈,
称呼尊卑有序。黑柏沟的“清”字与水磨坝的“承”字平等同辈。以后各自
按此字派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二、 张氏龙皈院支族
入川始祖张天祥,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八月十六日丑时生人。清?
治十四年(1657)任四川保宁守备钦差,镇守川北等处,任总镇都督。卒于清
康熙二十四年(1685)三月十二日,享年七十岁,葬小山堡。生二子茂学、文瑞。
二世祖张茂学。张文瑞生于丙申清?治十三年(1656)三月二十一日,卒于康
熙五十年 (1711)十一月十九日,葬肖家沟金钟咀。娶章氏生四子魁、第、芳、远。
三世祖张联魁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二月十四日,卒于乾隆八年(1743)元
月十八日,葬朱曹沟西山。娶蒲氏生四子鹏、鹦、鹉、鸿。张联第生于康熙
二十二年(1683)七月十六日,娶杜氏生八子鲲、鹤、鹕、羽、有、荣、鹿、鹑。
张联芳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冬月初六。张联远康熙时人,业施龙皈院披
剃蓬南场观音庵更名僧续。四世祖张鹏生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月二十六
日,娶梁氏生二子开文、开秀(其他房份未叙)。五世祖张开文生二子尔松、
尔?。六世祖张尔松;张尔?生三子朝政、朝申、朝元。七世祖张朝政、张
朝申、张朝元。以下世系未叙,先祖议有九十字派于后:
天文联鹏开,邦达建其(怀),人杰应钟祥,福厚传基远,诗书续世长,
富从勤俭积,贵自德芬芳,克肖先绪辉,声香锡汝昌,玉树宏名宅,金南发义乡,
象贤才足重,纯武英栋梁,周裔称悠久,丰庆图安康,汤孙衍圣王,高曾培国祚,
麟定济华?。
按龙皈院支族第三世祖张联魁,生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在排列第十的
“怀”未用,少一字,因此,从“联”字起至“应”字班甫十代。我凤谯支
族入川始祖张国富,生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从“国”字起至“新”字班
甫十代。两祖年龄相当,故联宗以“应”字与“新”字辈平等,自后依此辨
尊卑,不可紊乱。

十三、张氏应通支族
入川始祖张应通,系陕西长安咸宁县人,生于甲午清?治十一年(1655)
三月初六日午时。康熙初年移居四川蓬溪县集凤场(今三凤镇)书房沟(俗
名烂泥沟)立业,娶李氏生子觐扬。卒于戊戌康熙五十八年(1719)四月十一日,
葬后山象鼻咀,立有碑志。二世祖张觐扬,娶李氏,生五子荣、华、萃、茂、
著。三世祖张荣,娶冯氏,生三子大中、大受、大美;张华娶梁氏,生子大敏、
大用;张萃早亡;张茂娶薛氏,生四子大义、大德、大富、大才;张著娶文氏,
生四子大猷、大任、大鹏、大品。四世祖张大中生三子绍远、绍先、绍典;
张大受生三子诰、谟、训;张大美生子绍绪。张大敏生子英奇;张大用生六
子英儒、英俊、英文、英明、英惠、英畏。张大义失传;张大德生三子英贤、
英勤、英仕;张大富生子英武;张大才生二子英超、英粹。张大猷生三子英
才、英秀、英元;张大任生三子英?、英倬、英健;张大鹏失传;张大品生
四子英信、英赞、英帝、英仲(以下世系未叙)。按祖议定:字辈一代用一字,
发扬光大,尊卑有次,长幼有序;禁止使用同音字以下犯上;不能转宗以混
眉目。排列二十字辈于后。
廷庠应觐荣,大英世传心,文运永昭代,和乐万寿春。
按书房沟张应通始祖,生于清?治十一年(1655)三月生。我张国富始祖,
生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二月,应通祖比国富祖大十九岁,年长超过十五岁
以上,应通祖应比国富高一辈份。故联宗应通支族的“永”字班与凤谯支族
的“新”字班平等,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四、张氏蓬北支族
肇迁始祖张进四郎,系广东嘉应州常乐县罗建坝埝塘湾人,娶罗、魏二
氏生子胤先。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伴妻魏氏携子,背着用罐,装着父亲
的骨骸入蜀,至川北蓬溪县附北乡大统沟全家湾佃耕立业,葬老敬父。二世
祖张胤先娶黄氏生子元侯。三世祖张元侯娶李氏生子献麟。四世祖张献麟娶
赖氏生四子麟贤、麟兴、麟宏、麟发。四、五两代大发致富,先后用家余金
银两契买干湾子、青岗湾、柏林湾等处土地二百余亩,其后裔分得祖业。五
世祖张麟贤娶庄氏生子君禄;张麟兴娶孔氏生二子君联、君梁;张麟宏生子
君厚;张麟发娶罗氏生四子君举、君科、君海、君亮。六世祖张君禄娶巫氏
生子正乾;张君联娶高、李二氏生四子正贵、正双、正全、正龙;张君梁娶唐、
周二氏生三子正富、正根、正恩;张君厚生子正学;张君举娶王氏生三子正吉、
正奎、正明;张君科娶谢氏生二子正兴、正华;张君海娶宋氏生子正高;张
君高娶王氏二子正国、正廷。(下叙一支单传)七世祖张正乾娶李凌二氏生
四子大稳、大庆、大邦、大鹏。八世祖张大庆娶唐氏生三子光礼、光廉、光烈。
九世祖张光礼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十月,娶吕氏生三子明星、明晰、明德。
十世祖张明晰,生于已亥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娶陈远秀生二子世培、
世奎。以下世系未叙,原取名未用字派,从第七代起启用先祖议定二十八字
派于后。
正大光明世代长,天开文运裕后昌,春恒锦绣安邦国,仁义礼智桂联芳。

据蓬北支族家谱记载,张进四朗祖于清康熙五十九年入川。后裔十世孙
张明晰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我凤谯支族张国富始祖于清康熙
六十年入川,后裔九世孙张德成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两位先
祖年龄相同,因此“明”与“德”字辈份平等,故两支族共商联宗,以“世”
字班和“新”字班平辈。今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五、张氏文香湾支族
文香湾支族老谱失传。本次新谱资料是由原中共蓬溪县委副书记、县人
大常委会主任张凡隆同志回忆其先祖迁建源流的记录载入此谱,供子嗣续谱
之用。
入川始祖张绵华、张绵富兄弟二人,祖籍系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

于清嘉庆五年(1800)由鄂入蜀,至潼川府射洪县青岗乡文香湾立业,繁衍生
息。取名用字使用湖北先祖拟议字派,他们被排列为第三世祖。四世祖张清湖。
五世祖张芳德。六世祖张德超。七世祖张懋涛。八世祖张嗣荣,生于丙午清
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月二十五日,娶周洪清生子凡隆。九世祖张凡隆生于
癸酉民国二十二年(1933)正月十四日,娶吴邦琼生子红扬。十世祖张红扬(
昌)字班,生于甲辰共和国十五年(1964)九月二十日,大学文化、高级工程
师,四川绵阳供电局任副总工程师,计划规划部主任。娶樊小莉生子思学。
湖北先祖拟议二十字派于后:
一本绵清芳、德懋嗣隆昌,家声宜克振,先必定伦常。
按文香支族始祖张绵华、张绵富于清嘉庆五年(1800)入川,历时二百余
年,繁衍世系甫九代;我凤谯支族始祖张国富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入川,
历时二百八十余年,繁衍后孙甫十三代。文香支族张凡隆同志生于1933年,
风谯支族我张科生于1936年,我们两人会晤年龄相当,应是兄弟之称。文香
支族的“隆”字与凤谯支族的“新”字班平等。自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六、张氏汇龙桥支族
入川始祖张世武,系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人,于辛丑清康熙六十年
(1721)由楚入蜀,至遂宁县白马区大石乡月亮埝定居立业,生子维应。二世
祖张维应生子应忠。三世祖张应忠生二子忠武、忠善。四世祖张忠武生子心?。
五世祖张心?生子现贵。六世祖张现贵生二子福寿、福德。七世祖张福寿生
四子兴德、兴元、兴满、兴?;张福德生二子兴富、兴林。八世祖张兴?生
三子隆兵、隆才、隆恩。张兴富生三子隆全、隆凤、隆成。张兴林生四子隆朝、
隆明、隆友、隆荣(以下世系未叙)。先辈在前拟议二十字派“锱世维应忠,
心现福兴隆、德泽恩光远,永留百岁翁”。因原老谱散失无存,迄今后裔仍
按老谱字派取名。有世武祖后裔九世孙张西亮字隆明,原任蓬溪县老干局局
长退休后,今年过花甲,身患脑溢血病。他通过久思回忆,搜集资料,收族
归宗,主笔撰写,新立家谱,对先辈原议现未用的字派作了适当修改。二十
字派列于后。
锱世维应忠,心现福兴隆,德泽恩光远,永留万年功。
西亮立谱新议二十字派接上“功”字后:
中正有才志,俊杰启亮雄,平安保康健,百忍文明风。

按汇龙桥支族张世武始祖于康熙六十年由湖北入川,我凤谯支族二世祖
张文彩于康熙六十年由湖南入川。我和西亮同志会晤:汇龙桥支族的“世”
字至“隆”字班甫九代、凤谯支族的“文”字至“新”字班甫九代,故联宗“隆”
字与“新”字平等,自后依此辨尊卑不可紊乱。
十七、张氏太平场支族
太平场支族原来老谱散失。蓬溪县联社原日杂公司经理退休干部张作民
(字维新)同志回忆家史时说:“我祖父张万达,在我读书期间对我讲过家
庭迁建源流。本家祖籍地在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迁居四川省?庆府南充县太
平场,什么时候来川记不清了。现在我们取名用的字派,还是湖北先祖所议,
我取名用的‘万’字就是十一代了。今后你们长大了一定要把先祖拟议字派
传承下去。”张万达娶杜氏生二子世有、世春。张世有南邑太平场人(今南
充市嘉陵区安平镇老街90号),生于戊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月二十六
日,卒于1962年,享年54岁。娶杜氏生二子维新、维华。张维新号作民,
生于甲戍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十八日,中学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1年7月参加工作,由南充调入蓬溪县联社任日杂公司经理,1993年退休
居住赤城南门口宿舍二楼。娶饶盛珍,生二子国平、国鹏(以下世系未叙)。
湖北先祖拟议二十字派用毕,另议新字派接续,不得以下犯上。
云孔明经正,仁义礼智信,万工维国克,大定第永兴。
太平支族张作民(字维新)撰联一副:“事业千辛生百福,家风百忍纳
千祥”。作明生于1934年,凤谯支族张科生于1936年,二人会晤兄弟相称。
故联宗太平支族的“维”字与凤谯支族的“新”字班平等,自后依此辨尊卑,
不可紊乱。

十八、张氏梅子垭支族
肇迁始祖张安谦,原系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人。因家老谱失传。
据张润阳同志回忆,吾家入川始祖张安谦,大概于清代乾隆年间由鄂迁蜀,
至蓬溪县城北文井场梅子垭白鹤山下张家湾(今梅垭村二社)定居立业。二
世祖张邦×。三世祖张惟×。四世祖张大×。五世祖张用奎娶王氏生子世昌。
六世祖张世昌,生于己酉清宣统元年(1909)闰二月,卒于庚子1960年10月,
享年51年,葬于白鹤山颈下山麓。娶钟荣秀生三子定源字代崐、润阳字代
仑,树人字代泉。七世祖张代仑名润阳,生于壬申民国二十一年(1932)九月
二十六日,高中文化,文井区新林乡一小教师,小学校长,退休后住县城下
河街小学宿舍六楼。娶姚玉琼生二子尧、鹏;一女玉。八世祖张尧(守)字班,
生于丁未1967年腊月初四日,大学文化,重庆市红岩汽车弹簧厂副经理。娶
唐俊敏生子鸿途(以下世系未叙)。取名用字启用湖北先祖拟议二十字派。
有富必须继,怡然定再兴,安邦惟大用,世代守荣华。
民国三十四年(1945),七世祖张代荣会同遂宁寒坡岭族亲续议二十字派
接上“华”字派之后。
光裕承先绪,正明运永昌,齐家文联武,忠厚树崇芳。
十九、张氏木瓜坝、黎树沟支族
入川始祖张加俸,系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洗脚河人(江西湖广祖籍

地均有老谱)。加俸公娶沈、王、杨三氏共生四子于龙、于飞、于翔、于嗣。
在(1679)即是清康熙十八年八月初二,由楚入蜀,初临遂邑插占复有水口庙、
木瓜坝、倒石桥、黑尔沟等处立业。其后裔称加俸公为入川始祖也。
俸公长子张于龙插占木瓜坝立业。娶王氏生五子璐、瑗、理、珩、瑄。
其余房份和以下世系未叙。繁衍生息,今已历时三百余年,在川渝境内族大
人繁。
木瓜坝支族启用字派
加于王彦、方成大国、开定鸿景、万邦和协
永昌世代,克明俊德,同登仁寿,光昭先泽
俸公次子张于飞至蓬邑插占集凤场(今三凤)倒石桥立业,娶梁氏生子凡。
张凡生子彦学。以下世系未叙。先辈拟议三十二字派于后:
彦方程大,国永荣昌,之可其然,安文平定,
登仁重义,节俭保家,勤学崇厚,万代光华。
二十、张氏所文支族
启祖张所文室熊氏,系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人氏。其子张以发室游
氏,在明末携二子张宏、张道弃楚入蜀,插占于蒙子坝立业。其后裔世称以“蓬
邑池坝”发公为入川始祖。二世祖张宏娶孙氏生五子云龙、云鹏、云异、云
鹤、云开;张道娶贾氏生三子云凤、云鹉、云先,后因贼兵作乱逃适,承平
以后,爰插业旧房咀(今张家咀)。道公又搬移上蓬溪新店子(今大英县蓬
莱镇驻地)。三世祖张云龙娶何氏生四子选、臣、奇、鉴;张云鹏娶樊氏无嗣;
张云异娶蒲氏生五子镇、美、伦、益、林;张云鹤娶徐氏生四子现、舒、钧、
容;张云开娶苟氏生三子锦、进、锐。张云凤生二子文忠、文谦;张云鹉娶
范氏生六子文显、文明、文元、文魁、文德、文举;张云先生三子文广、文
宽、文耀以下世系未叙。以发公在楚先辈用五字派:“良则必其所”,入川
后,原未正式议定字派,其后裔用单字或复名不等。从第六代起,长房宏公,
次房道公各议二十字派,分别于后:
长房张宏一脉二十字派:
正大光(元)明远,登朝定国勋,祈天荣(佑)祖德,应瑞作人文(祥
)
次房张道一脉二十字派:
伦清元明远,登朝定国昌,佑福久世居,春景百忍?。
原议上二十字派取名用完,两房合族统一共用下二十字派:
恩深继承久,才高庆永良,本固根源茂,万代乐遐昌。
二十一、张氏朱村沟支族
朱村沟支族老谱失传,本次史料由蓬溪县鸣凤镇翔凤中学退休教师张宗
武同志回忆提供。入川始祖张君X,系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人。清嘉庆
初年吏治腐败,兵燹战乱,民不卿生。乃弃楚迁蜀,至?庆府南充县新场朱
村沟定居立业,迄今历时二百余年,传人九代。后裔世系取名使用湖北拟议
字派。
入川始祖张君×。二世祖张星×。三世祖张光×。四世祖张大×由南

邑新场朱村沟迁蓬邑县城做小贩经营,置业于上东乡两路口子午沟,娶杨氏
生二子德祥、德禧。五世祖张德禧娶朱氏生二子体荣、体华。六世祖张体荣,
生于己酉清宣统元年(1909)六月初六日,卒于1985年,享年76岁,葬于老
家地。娶王世兰,生四子宗武、宗文、宗权、宗才。七世祖张宗武,生于丁
卯民国十六年(1927)十二月十六日,大学文化,蓬溪翔凤中学退休教师,住
赤城镇西门湾下顶右侧宿舍二楼。娶康致文,中师文化,上游小学退休教师,
生子正涛,女世平(以下世系未叙)。取名用字启用湖北先祖拟议二十字派
于后。
君星光大德,体宗正文林,有子在朝廷,永发世代春。
以上字派用毕不能重复,依此方式另议,字音下不犯上。
二十二、张氏麻子沟支族
麻子沟支族老谱失传。蓬溪县畜牧局原副局长张文爵已退休,曾听先辈
谈过本支族源流。他亲笔所写材料中说:“吾家祖籍原系湖北黄州府麻城县
孝感乡,大约在清代康熙年间,先祖由楚入蜀, 至资阳县 (今资阳市)南
镇?家乡谷湾村九社(谢家岩)定居立业,繁衍生息,历时二百八十余年,
传人十三代。其后辈世系取名用字,启用湖北先祖拟议三十字派。”祖宗在
家乡新店子麻子沟附近建有张家??。族人每年到此举办清明会,参加祭
奠祖宗活动。入川始祖至七世祖,我记不清他们的名讳了。八世祖张安命生
八子邦和、邦金、邦仁、邦国、邦森、邦禄、邦年、邦德。九世祖张邦金殁
后葬于资阳?家乡深沟。娶印春香生四子兴伯、兴忠、兴明、兴成。十世祖
张兴成(名文爵),资阳人,生于己卯民国二十八年(1939)冬月十八日,大
学文化,高级畜牧师,蓬溪县畜牧局原副局长,退休干部。娶骆永珍,重庆
万县人氏,生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八月十五日,大学文化,高级兽医师。
生一子张马(以下世系未叙)。因本支族人遵照湖北先祖拟议三十字派用毕,
故依此方式另议新字派,字和字音下不犯上。
益首乾坤大,定国安邦兴,祖德昌隆远,
光辉万寿长,本元真茂盛,发达玉贤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