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剑飚:碎片化学习辨析

 也无风雨18 2016-08-21

o 如何订阅我们?

-------------?-----------

人物:戴剑飚


戴剑飚博士,国内知名移动互联网教育专家、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客座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会长、网班创始人。


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在教学领域也找到了了广泛的应用。所谓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也日益成为新的教学场景。近来网上有一些关于对碎片化学习的不同声音,甚至是质疑。对此网班教育的戴剑飚博士的看法如下:


1、所有学习都是碎片化学习!

2、深度思考或深度学习非常有意义,但并非所有学习都必须得是深度思考;

3、碎片化学习也可以是深度学习;

4、碎片学习与系统学习适合于人类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定位。


    更多的分析如下:


1
 所有的学习都是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的对立面是什么?


    有两个角度。从学习时间的使用上看,碎片化学习的反义词是“整段式学习”,但即使是在教室里的学习,其整段时间也就是45分钟。而我们一般所说的移动终端的碎片化学习的时间往往是5分钟到半小时左右,从学习时间上看也就是“时间碎片”大小的区别而已。


    从学习的知识结构上看,碎片化学习的对立面是“系统化学习”。也就是说,碎片化学习只学临时的、急迫需要的这部分知识,烤面包,就学些个动作能烤出来吃就行,而不需学习种植到食品营养学到餐饮机械一系列的课程。同理,这也是个“知识碎片”大小的问题,人类文明五千年,知识学习不可能穷尽,即使天天在课堂里学习,也只不过是学到个大一点的“碎片”!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看一本书、一册杂志,一段手机刷屏,听一个讲座,等等,也都是碎片化学习。你想要多大的学习“时间碎片”和“知识碎片”,还是得看你的学习目的。


2
 深度思考或深度学习非常有意义,但并非所有学习都必须得是深度思考


    对一个或一门知识的掌握,深度思考非常重要,能引导你看清事物的本质并能举一反三。反对碎片化学习的人把它和深度学习对立起来,这并不完全正确。我是个物理学家,你是个餐厅大厨或美食大师,我们对彼此的行业的认知无需那么的深度学习。


3
 碎片化学习也可以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引导方法往往是通过引发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当人们接触到碎片化的知识点的时候,同样会引发这种思考。对该领域有兴趣的可以拓展学习了解,也可以进一步成为专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从“小碎片”变成“大碎片”。


4
 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适合于人类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定位


    当人还处于儿童和少年阶段,各种知识的积累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时候系统化学习应是主导,用于搭建最基础的认知架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课外阅读、手机阅读等的碎片化学习的成分会越来越高,并且能逐渐形成自己的兴趣点和专业发展方向。


    事实上,当人们离开全日制的教学阶段之后,大量的新知识主要都是来自碎片化学习了。今天,一个成年人日常的知识更新,无论是健康养生知识,还是金融理财知识,无论是时尚资讯,还是艺术人文知识,大都是来自人们每天的碎片化学习,而且很多就是来自基于移动端的学习!





* 小编个人微信号:1662428293,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