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上有中国元素的国家有韩国、蒙古、不丹、文莱,还有一个一天到晚想独立的“国家”——印度的曼尼普尔邦。 一、韩国国旗 关于韩国国旗的来历,韩国人从小受的教育是这样的:1882年8 月,朝鲜使臣奉王命赴日本谈判。途中,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没有一面国旗是不行的,于是依据传统的太极图案设计了这样一面太极旗。
而事实是这样的:1882年,朝鲜使臣出使日本前,向中国清朝北洋政府请求将中国的龙旗作为国旗使用。北洋政府说,你们是藩属国,要和五爪龙旗有区别。由于当时清朝日渐衰落,朝鲜人不愿买账,并不想采用藩属国国旗方案。 当时中国使节马建忠(大牛人,自行百度)建议:“用白底,中用太极图,外周用八卦”。这个提议得到了朝鲜政府的采纳,于是最早的朝鲜国旗是一面白底黑图的太极八卦旗,后来几经修改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韩国太极旗。这件事遍布中国史籍,只是韩国不想承认罢了。
二、蒙古国旗 蒙古国旗上也有一个太极,官方解释意为阴阳图案象征和谐与协作,万物和谐的意义。 蒙古国古时候为草原游牧民族,元盛时期受到的汉人的文化影响。来自中国道教的太极图是中国文化传播的象征之一,其意义也被蒙古族人接受,最后被融入蒙古崇拜的图案图腾中。
三、不丹国旗 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一个内陆国。从公元7世纪起,不丹就是吐蕃(西藏)的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不丹受元朝总制院管辖。清朝时,不丹是大清帝国的藩属国,所以至今在他们的国旗上,还印着一条白色的中国龙。白龙三爪,正是藩王级别的标志。 在不丹,人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坚信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西藏山南地区的雅垄河谷,自己的民族之根在中国。直到今天,许多不丹人对前往旅游的中国人表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流着相同的血液。”
四、文莱国旗 首先要解释文莱国旗中间一黑一白两道杠。它们分别代表着文莱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位亲王,一位就是黄森屏,另一位是一世苏丹的哥哥特曼贡亲王。 黄森屏何许人?中国福建人!元末明初,为躲避战乱,黄森屏率领整个家族及邻居数千人抵达婆罗洲(即现在的加里曼丹岛)。在那里,黄森屏力量迅速发展,并帮助文莱打败了苏禄,避免了文莱被吞并的结局。
直到现在,文莱的民间还认为王室其实是奉黄森屏为祖先。文莱王室也认可这一点,于是他们的国旗上就有了这两道杠 五、印度曼尼普尔邦“国旗” 曼尼普尔是印度的一个邦,虽然最早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但由于被英国殖民,最终被印度吞并。那么,为什么印度的曼尼普尔邦会有“国旗”呢? 因为曼尼普尔邦虽然属于印度,却极度排斥印度,时刻想着独立,并被印度政府完全封锁。他们一直以中国汉唐遗民自居,到现在还认中国为宗,崇拜中国文化。在曼尼普尔邦,他们的“国旗”曾一度是六星红旗,愿做中国的第六颗星。他们的国徽上不仅有六角星,还有一条中国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