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来源:材料在线(material-online)。 安藤式清水, 设计师,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内容导读 各位建筑师大家好!相信所有建筑师都梦寐以求能打造如安藤一般的清水,但是对安藤的清水背后也一知半解。以下就带大家了解安藤清水背后的秘密。设计师关注到了以下几点,相信离我们真正驾驭清水也就不远了!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东南大学建筑硕士孙菲的论文《基于清水混凝土建筑设计的关键问题研究》,得到授权,在此表示感谢! 安藤式清水 首先对于什么样的清水是好清水。其实一千个设计师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有人以混凝土的光洁柔滑为美,有人以混凝土的粗犷冷峻为美,大家都有不同看法。 材料在线之所以选择安藤式清水,是因为其极具代表性。但然我们的研究更多针对于设计师的可控环节,其设计师普遍驾驭清水更具指导意义。
● ● ● 重点1:缝 首先,安藤式的清水,其给我们的是工整严谨的分隔。而构成这些分隔的就是清水混凝土的缝。这些缝都是混凝土的交接缝,也是分隔缝。 他们主要分两种:明缝和立缝。明缝又叫做水平缝,立缝又叫做禅缝。
一般来说,明缝也是一种浇筑缝。混凝土一般一次浇筑到明缝的位置,然后清理和表面处理后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明缝所以是一种施工缝,这样的缝设于楼面侧可以保证上部墙面的垂直。 禅缝是两块模板之间的连接缝。这道缝是模板拼合处防水漏浆处理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当然,有时候因墙面太宽,为了减少墙面开裂,在模板横向一定距离处钉上垂直木条,浇筑脱模,在墙面上主动形成一条垂直缝(约 2cm 宽 1cm 深),这种缝叫做诱导缝。是为了把裂缝引导到缝里来,避免墙面开裂。
了解了这两道缝 我们就明白了 清水表面分隔的构成 合理的模板尺寸 准确的明缝位置 禅缝的对位关系 做到了这点 离安藤式的清水就不远了 比如像下边这样 (上海北竿山国际艺术中心↑) ● ● ● 重点2:孔 安藤式的清水第二个重要特征就是表面工整的“孔”。这些表面小圆孔,是混凝土浇筑时为防止模板裂开而设置的横向贯穿金属拉杆遗留下来的螺栓孔。 安藤认为这些螺栓孔是清水混凝土最真实的建造特征,所以就将螺栓孔纳入整体的精心设计,造就了其标志性的“六孔”清水混凝土。今天我们设计师已经广泛习惯于这种墙面上些小的孔洞设置,将他视为清水的标准配置。 (对拉螺栓孔及处理示意图↑) (安藤常用螺栓孔布置示意图↑) 首先 对于这些对拉螺栓 只要能满足 模板的强度要求 其位置和多少是设计师们可以控制的 所以 如果你有兴趣 完全可以设计 更加自由的螺栓孔布局图 比如像这样
● ● ● 重点3:保温 最后,我们来讲清水混凝土不被人们注意,但却广泛困扰设计师的一个问题——保温。 众所周知,清水混凝土建筑保温性能差是被普遍诟病的,特别是在气候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在节能成为建筑必须考虑的要求的今天,墙体的保温设计也成为必需。但是清水混凝土建筑如果同一般建筑一样在墙体外部添加保温层,将盖住清水混凝土墙体,失去清水混凝土建筑的标志性外观。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大家到底是怎么解决的。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双层墙体中间夹保温的做法。这种方法对于施工要求较高。在设计中,通常内侧的墙体是承重的钢筋混凝土墙,外侧是起保护和装饰的墙体。这样就可以只在外侧墙体采用要求高的清水混凝土,内侧采用普通混凝土。
安藤忠雄的德国维特拉会议中心的设计中双层墙都为现浇清水混凝土墙,两层墙间的空腔与屋顶保温层相连,完全杜绝冷桥的产生。同时,由于两侧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室内外都保证了清水混凝土的效果。 对于使用中间夹保温的做法,在安藤最近一次在同济的分享会上也得到了求证,安藤说到,我们很多项目的保温的确采用双层墙体的做法! (安藤维特拉会议中心局部墙身↑) 但是这种双层墙的设计会使墙体的厚度超过 400mm,甚至达到 700mm。这极大的限制了清水混凝土的大量使用,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在低层和多层的运用! 而另外一种是,外墙清水内侧做保温的方法。内测加装保温层,从而保证了清水混凝土建筑外立面的完整形象。内保温层的缺陷是容易形成冷桥,容易形成结露,需要细心处理。对于这个问题,安藤大师的上海保利大剧院就采用了内保温形式,比如:
所以各位建筑师 了解了以上三点 是不是对于安藤的清水 认识更加深刻了呢 客观来讲 清水的固然有其天然的美 但是也有其天生的局限性 什么情况下适合清水 什么情况不适合清水 对于 这些设计师一定要 提前考虑 只有这样 提前规划好处理各种问题 才能更好驾驭真正的清水 注:本文由北京中建美砼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咨询,在此表示感谢!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建筑技艺》微信历史信息检索 |
|
来自: 昵称3328113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