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沂南的黄瓜能够亩产七万斤?【蔬菜卫士报 345】

 我骑着蜗牛疾驰 2016-08-22

  我国设施黄瓜育种取得重大突破,亩产黄瓜超7万斤,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黄瓜新品种创全国最高产量记录!


  6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等7名国内知名蔬菜专家,来到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镇仕子口和林海花田日光温室黄瓜创高产示范基地,对该县温室黄瓜产量进行现场测算。经测算,沂南县温室黄瓜平均亩产达到72852斤,为目前我国日光温室黄瓜冬春茬栽培最高产量。

 卡车上满载装运的黄瓜 

瓜农拿着丰收的黄瓜,笑开了花

  据了解,沂南县是全国最大的黄瓜种植基地之一,黄瓜种植历史悠久,自1934年开始种植黄瓜,1980年开始种植大棚黄瓜,现常年种植面积达35万亩,总产量达225万吨。由于特殊地域条件和独特的栽培方法,“沂南黄瓜”色深条直、短把密刺、营养丰富,糖分、钙、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外地黄瓜,生食口感脆甜清香。2009年,“沂南黄瓜”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2010年“沂南黄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登记地理标志商标。2015年,在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沂南黄瓜”入围全国百强品牌,品牌价值达26.74亿元。

  黄瓜平均亩产达到7万多斤,是我国黄瓜史上值得纪念的时刻。那么,沂南的黄瓜生产,是如何做到的呢?他们有什么种植秘籍吗?我们对沂南县蔬菜科吕慎宝科长,进行了咨询,他向我们介绍了沂南县日光温室黄瓜优质超高产生产的几点关键技术,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优化日光温室结构

  结合沂南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沂南县日光温室适宜墙体厚度为1米,可采用两层空心砖中间填土或土打墙体,适宜墙体高度为3.8米,棚的高度为4.8米,棚跨度为12米。棚内可适当下挖,下挖深度0.5~0.8米。采光性、保温性好,可保证冬季棚内最低气温在15度以上,确保温室黄瓜严冬季节正常生长需求。

二、选择抗逆、优质、高产黄瓜品种

  日光温室黄瓜品种选择的标准是:前期耐低温弱光,叶片中等偏小且上冲,连续结瓜能力强,瓜条把短、刺密、色泽好,长36公分左右,抗病能力强,后期抗热能力好。

三、选择最佳定植时间

  错开南方秋延迟黄瓜,把温室黄瓜高产期安排在2-4月,此时价格高,能获得好效益。沂南温室黄瓜最佳播期为11上旬,12月上旬定植,1月中旬上市,2-4月为结瓜盛期,播种过早,黄瓜12月就上市,价格较低,2-3月行情好时,植株生长衰弱,产量降低;播种过迟,黄瓜结瓜盛期后移,会造成有产量但没有好效益的情况。

四、培育优质壮苗

  利用白籽南瓜嫁接,培育优质壮苗,白籽南瓜抗死棵能力强,生长期长,瓜条色泽好,卖价高。苗子三叶一心,苗龄30天左右就要定植。

五、施足底肥

   黄瓜生长期长,底肥要施足,土杂肥、化肥、有机肥、菌肥配合使用。定植前15-20天,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5000公斤,优质平衡复合肥100公斤,钙蛋白土壤调理剂500公斤,台湾味丹生态有机肥100公斤,生物菌肥100公斤,均匀撒施后深翻耙平,浇水造墒。

六、高畦栽培,适当密植

  当前温室品种叶小且上冲,可适当密植,增加亩株数来提高产量,做成1.2--1.3米的高畦,定植两行,株距25公分,亩株数为4100---4400株,定植前一周做好高畦,提高地温。

七、定植到结瓜前管理

1、晴天定植,浇足定植水。
2、养根壮棵。定植后多划锄,定植后2-3天小水冲施能促根壮苗抗病的壳动力,亩用1000毫升。也可以冲施台湾味丹营养液(亩用20公斤)和晶体二胺(亩用5公斤)。
3、铺设微滴灌,覆盖地膜。定植后10-15天,把微滴灌管铺好,每行黄瓜一根管,然后覆盖地膜,为提高地温,最好盖白色地膜。
 4、挂植物生长灯。定植后在棚内挂杭州临安佳遇植物生长灯,5米一盏,棚宽8米以上的按两排,悬挂高度离地面不能超过2.5米,阴天时全天开灯补光,从早上7点补到晚上7点,晴天在晚上补光,盖草苫前开灯,补到晚上9点,延长光照时间,提前结果,增产,抗病。
 5、适时绑蔓、吊秧。温室黄瓜吊秧适宜时间为黄瓜6片叶,开始趴地生长,吊秧太早瓜秧长得细,可使用吊秧夹,省工省力。
6、适时留瓜。温室黄瓜留瓜不能太早,要根据植株长势合理留瓜,一般在8-10片叶开始留瓜,之前的瓜要全部掐去。
7、挂二氧化碳反应袋。结瓜前,在棚内挂二氧化碳反应袋,补充二氧化碳,提高产量,每亩挂30袋。
8、预防病害。缓苗后、结瓜前各叶面喷一次阿尔比特、阿米西达和中生菌素,提高黄瓜的抗病抗寒能力,预防病害。

八、结瓜期管理

 1、严冬季节增光保温。草苫或保温被晚敞早盖,勤擦棚膜,增加透光。后墙内侧挂宽2米的白色薄膜,反射光线,增加棚内光照。
采用“四膜一苫”多层保温。“四膜一苫”指地膜、棚内前脸的防寒膜、大棚膜、草苫、草苫外保温防雨膜。棚前沿用草苫再挡一层防寒裙。采取“高温养瓜”措施,白天温度保持在30-33度,以增加棚内的热量积累,下午22度时盖草苫。行间盖10公分厚的稻壳、麦秸或花生壳等,减少水份蒸发和热量散失,维持较高地温。
2、持续适量留瓜。一般2-3叶一瓜,或者连续结2-3个瓜,歇几节,再留瓜,能保持植株健壮生长,不早衰。
 3、加强水肥管理。深冬季节每10-15天、结瓜中后期每6天用微滴灌浇一次水,追一次肥,化肥选用全营养水溶肥,如挪威雅苒康晶、美国世多乐等,每次每亩20斤,配合能生根的壳动力、甲壳素类肥料或台湾味丹营养液。中间浇一次小水,促进肥料更多吸收。
 4、及时掐叶落秧。黄瓜叶片在长到10天,完全展开时,制造养分的能力最强,可维持一个月,壮龄叶是光合作用的中心叶,要格外保护,叶片老化后就要及时掐去,并把秧子落下来,一般应保持13-15片完全展开的叶,株高1.4米左右,掐叶、落秧要在晴天中午露水干了之后进行。
 5、做好病虫害防控。一般每5天喷施一次预防真细菌杀菌剂,可以结合夜间用烟雾剂熏棚,预防病害发生,发现病害及时对症喷药治疗,前期主要是细菌性病害,中后期主要是霜霉病、褐斑病、细菌病害等,虫害主要是白粉虱、蓟马和蚜虫。

素材提供者:吕慎宝(山东省沂南县蔬菜局

                       孙小镭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

声明

本文为蔬菜卫士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