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狗斗鱼 | 另类斗鱼之美

 zsok 2016-08-22


标 签:原生斗鱼,小型迷鳃鱼,人物采访




原生斗鱼在观赏鱼当中算是比较冷门的鱼种,饲养族群本来就不多。偶然的机会,有幸去到台中的大里区(台湾),探访一位专门饲养战狗类斗鱼的陈志益先生。


沿着地图寻找,开车穿过狭小的巷道,深入没有门牌可循的农地尽头,这是仅有的一条路,前方应该就是目的地了吧?


停好车后,见到受访者陈先生,他惊讶的对我说:你居然找得到我家!?其他人用卫星导航都会迷路耶!我回答:我是看着地图找来的。心中暗想,这也许是公司车没装卫星导航的唯一好处吧?




图|陈先生,从事着产品设计的行业,却对原斗的饲养相当有想法。





陈先生的鱼饲养在一个独立的房间中,大大小小约有十多个鱼缸,最大的仅有两尺长,而且中间还隔了一半分做两缸。他表示刚开始养鱼约在两年半前,是以展示级斗鱼(Show betta)做为入门,后来无意间发现火焰熊猫斗鱼(Betta channoides)惊人的美艳体色而被深深吸引,便一头栽进了原种斗鱼的饲养行列!


一开始,陈先生就一口气买下6对火焰熊猫来饲养,它们也在陈先生细心照料下,陆陆续续繁殖出三、四百只小鱼来。后来他发现相较于体型娇小的火焰熊猫,更喜欢身形魁武、霸气十足的战狗类斗鱼,因此饲养对象转以大型的战狗类为主,例如翠绿战狗(B.ocellata)、麦沙隆战狗(Betta af.unimaculata )、斑马战狗(B. patoti )等,而且皆有繁殖成功的纪录。




成功繁殖的翠绿战狗斗鱼

↓↓↓ 



战斗中的麦沙隆斗鱼

↓↓↓ 



已经开始发色的麦沙隆战狗小鱼

↓↓↓ 



陈先生将鱼缸分为种鱼饲养(繁殖)缸和幼鱼育成缸。种鱼缸会使用两尺缸饲养4-5只同种成鱼,或是将两尺缸隔成一半,每一尺缸中各饲养一对种鱼;而仔鱼或幼鱼则是使用1.3或1.5尺缸来饲养。通常种鱼缸或仔鱼缸会使用气动式过滤器,而2尺育成缸由于鱼只数量较多,因此会使用过滤效果较强的圆桶或迷你圆桶来处理水质。


另外,养斗鱼的人都知道,斗鱼是最会跳缸的,鱼缸上方绝对要加盖且不能有任何缝隙,否则斗鱼往往就会从你意想不到的小缝隙中钻出变成鱼干。用心的陈先生运用自己在商品设计上的专才,自己为每座鱼缸用木头和黑色PVC模型网订制了专属上盖,而且还为了怕热的战狗斗鱼在盖上安装了小型风扇,将空气打入缸中降温,使水温在炎热夏季时,仍能维持在26℃左右,我觉得这真是一项完美的设计可供斗鱼玩家做参考!



翠绿战狗和麦沙隆战狗的幼鱼分别隔放在育成缸里饲养

↓↓↓ 



每一座斗鱼缸上方都会有陈先生自制的木盖以防止斗鱼跃出

↓↓↓ 



将黑色模型网打开后的模样,旁边都会有一座小风扇替缸子降温

↓↓↓ 




 造景设计


在缸中的布景上,为了让个性好斗的原斗们能有躲避的空间,会在缸中摆放小榕、沈木、PVC管等遮蔽物,另一方面也会投入一些榄仁叶,一方面调整水质、另一方面制造水色让鱼只的情绪较为安定。对于刚购入的鱼只,陈先生会先以一半的地下水加上一半RO水做为饲育水质,并投入榄仁叶或用榄仁叶泡成的黑水倒入缸中让鱼只适应,之后再慢慢转为全部使用地下水来饲养。另外黑色模型网的作用可以削弱光源,制造出昏暗的光线让鱼只能降低戒心,在缸中进行繁殖。




战狗斗鱼幼鱼的育成缸。由于战狗的小鱼已经会开始打斗,因此缸里头通常会摆放许多水草或沈木等遮蔽物供其躲藏以减少打斗

↓↓↓ 




繁殖孵化


当成熟的公母鱼配对,进行缠卷繁殖行为后,公鱼会将受精卵含入口中保护直到鱼卵孵化,这段过程约需15一18天,此后公鱼才会将小鱼吐出。这段时间内,有时种鱼会因为受到惊吓或干扰而将鱼卵或仔鱼吞入腹中,而使得繁殖工作失败,因此有时为了保险起见,陈先生会在第16天左右将含卵的公鱼小心地捞出,用手将公鱼的嘴巴轻轻扳开,把仔鱼倒入育成缸中;或是直接将口孵的种公捞至育成缸,待公鱼将仔鱼吐尽后,再将其捞回种鱼缸。然而繁殖的时间需计算精准,如果太早将仔鱼自公鱼的口中倒出,有时仔鱼身上还带着卵黄囊,会增加饲养上的难度;若仔鱼身上还带着卵黄囊时,可降低水位约至3公分加强打气,便可增加存活率。

 


喂食


刚孵化的仔鱼通常会先喂食3天刚孵化的丰年虾苗,之后再慢慢改以蠕虫、圆水蚤或Tetra bits七彩颗粒饲料喂食。在这里我也请陈先生分享一般水族饲养者较少使用的蠕虫培养方法,只要准备一浅盆容器,里头铺上一层泥炭土再加水使其完全浸湿,之后导入蠕虫种,并放入一点狗饲料或麦片等做为蠕虫的食物,最后在泥炭土上放上两小片玻璃让蠕虫可以攀附其上,方便日后喂食之用即可。


最后,陈先生给斗鱼爱好者的建议还是请记得加盖,因为许多鱼只的伤亡往往不是病死而是跳缸干死的!




蠕虫培养

↓↓↓ 




采访.摄影  / 王忠敬 Flair Wang

协力 / 吴瑞梹(国宝)

编辑整理 / ifish - 小兆





ifish 说  |  这DIY做的,小编已经偷师了。



-  完 结  -

能看到这里的一定是 “真爱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