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产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倡生态、自然的景观效果。而种植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整个景观设计的效果。 本文主要针对北方住宅开发项目中种植设计服务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常用种植处理手法等进行相关的论述分析。 一、种植设计的目的 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总体设计意图的情况下,种植设计的目的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在住宅开发项目中种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和营造更好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种植设计的重点在于考虑建筑风格、景观方案、地区差异、植物风水、客户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用模拟自然的方法,进行科学、合理、艺术性的植物配置。 二、种植设计原则 设计之初,纵观全局,可依据如下原则营造种植景观效果: (1)满足功能需求,注意整体效果。 根据不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采用组团式种植,营造出疏密相间,曲折有致,色调相宜,高低错落的植被群落。 (2)注意色彩和季相。 不同植物四季景观有一定的变化,考虑其色彩搭配。 (3)注意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进行多层次的配置。利用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形成对比,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与前景树形成高度、栽植密度或颜色对比,以加强背景植物的衬托效果。 层次丰富的乔木与规则式绿篱及地被花卉形成的色调相宜,高低错落的植被群落效果 乔、灌、草有机搭配的种植空间效果 种植空间疏密有致所形成的平面构图效果 多层次组团种植形成的丰富立面景观效果 三、种植设计核心问题 3.1 成本 前期设计将种植成本合理划分区域重点,分级处理。一级打造重心放在:主入口区、中心景观区、入户区。二级打造重心放在:车行路两侧区,人行路两侧区,活动场地区。三级打造重心放在:建筑周边区,隔离带区。 3.2 功能和效果 根据种植成本的划分级别、功能需求、营造效果来进行合理的种植设计。 (1)一级分区(主入口区、中心景观区、入户区) 选择特大或名贵乔木布置在人们的视觉焦点处。主入口区主要突出大乔木天际线、序列、引导性;中心景观区以中小乔木作为骨干,有鲜明的空间开合对比,植物组团与微地形紧密的结合,增加竖向种植层次;入户区配置讲究精致,避免对入户行为干扰,营建具有一定可识别性的、舒缓、温馨的氛围。 (2)二级分区(车行路两侧区,人行路两侧区,活动场地区) 选择浓荫效果好的常见品种。 (3)三级分区(建筑周边区,隔离带区) 建筑周边区可适当布置草坪,将植物组团靠路布置,注意林缘线的曲线变化,点缀花灌木和各球类组团,种植层次3-5层。隔离带区可选择常见品种,纯林布置,注意植物搭配高低错落,种植层次2-3层。 3.3 树种选择: 以华北地区常规住宅开发项目景观单平米造价在400-500元/平米的住宅为例:(备注:φ:胸径,D:地径,H:高度,W:冠幅,F:分枝点) (1)一级分区(主入口区、中心景观区、入户区)树种选择: 落叶大乔木:规格φ>22cm或多分枝,H>700cm,W>450cm F>220cm 重点树种:银杏、五角枫、法桐、白蜡、丛生蒙古栎、丛生元宝枫等。 常绿乔木:规格H>700cm,W>300cm 重点树种:白皮松、造型油松等 特选小乔木:规格D>10cm或多分枝,H>350cm,W>300cm F<100cm 重点树种:海棠类、樱花、黄栌、玉兰等。 银杏的景观效果 白皮松的孤植效果 造型油松景观效果 樱花列植效果 黄栌的孤植效果 (2)二级分区(车行路两侧区,人行路两侧区,活动场地区)树种选择: 落叶大乔木:规格φ>18cm,H>700cm,W>350cm F>220cm 常用树种:国槐、栾树、臭椿等 常绿乔木:规格H>400cm 常用树种:油松、云杉等 臭椿景观效果 国槐景观效果 栾树景观效果 (3)三级分区(建筑周边区,隔离带区)树种选择: 落叶大乔木:规格φ>15cm,H>600cm,W>350cm F>220cm 常用树种:馒头柳、刺槐、杨树类等造价较低生长较快的树种。 常绿乔木:规格H>200cm 常用树种:油松、云杉等 馒头柳景观效果 刺槐景观效果 油松景观效果 云杉景观效果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期: 《住宅开发项目的种植设计探讨(下篇)》 —————— 远洋设计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