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女排没得冠军,你还会高歌“女排精神”吗?

 昵称179287 2016-08-22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周末太不平静了,全国人民仿佛打了鸡血一般激动,时隔12年,女排再度登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一时间,“最伟大”的“铁榔头”和女排姑娘们霸屏热搜。从媒体到朋友圈,处处都在高歌“女排精神”。但是,当这空前的全民热情排山倒海般涌来时,我们不禁要反思,如果女排没得冠军,你还会高歌“女排精神”吗?输了,中国女排就没有“精神”了吗?“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

中国女排里约夺冠之路艰险曲折 网民点赞“女排精神”

女排在里约的夺冠之路崎岖艰险,一开始分到了有荷兰、美国和塞尔维亚的“死亡之组”,结果,2:3负荷兰、0:3负塞尔维亚、1:3负美国,五场小组赛中国队输掉了三场,最后中国女排在连折三场的不利局势下以小组垫底惊险出线。   

后来中国女排在1/4决赛提前遇到了东道主巴西队。巴西女排是目前世界排坛头号强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巴西女排蝉联奥运会冠军。在本届奥运会女排小组赛过去的四轮比赛中,巴西女排展现了令人信服的实力,在与小组赛对手喀麦隆、阿根廷、日本和韩国的四场比赛中,她们全部以3:0取胜,四场比赛未丢一局。里约奥运会在家门口作战,巴西女排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连续三次加冕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对阵巴西的比赛堪称胶着之极,整个过程都让观众“心脏受不了”。比赛第一局,中国姑娘们过于紧张,以15比25的悬殊比分先输一局。当所有人都认为这场比赛将以一边倒的形势发展时,被逼到悬崖边上的中国女排焕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在朱婷和张常宁的带领下,中国队利用快球和强攻连连取分赢下两局,重新夺回了主动。最后,中国女排和巴西队在决胜局中上演了惨烈的白刃战,在凶狠的攻防转换之间,双方每得一分都伴随着怒吼,观众席上的巴西观众也逐渐停止了躁动,一些观众甚至不敢持续关注场上的场景。

8月21日,中国女排决战塞尔维亚队。虽然第一局塞尔维亚队用发球冲垮了中国队,但是郎平在第二局的换人调整很快使中国队稳住阵脚。最终以25-17、25-22、25-23连拿三局,逆转战胜塞尔维亚夺得冠军。根据有关媒体报道称,这场比赛的收视率逆天,中国超半数电视观众都在看。夺冠之后,一瞬间,大到各大媒体,小到每个人的朋友圈,处处点赞“女排精神”。

但是,点赞“女排精神”的人很少进一步思考,“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只有夺得了冠军才能体现“女排精神”吗?这次的奥运会女排比赛战况之惊险大家有目共睹,万一中国女排拼尽全力还是沙场折戟,你们还会高歌“女排精神”吗?金牌、银牌的一毫之差是很具偶然性的,仅仅因为这一毫之差,“女排精神”本身就会有什么不同吗?

郎平: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赛后有记者问郎平对“女排精神”的看法,郎平很干脆地表示,“女排精神”就是团队精神,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永不放弃。她说,中国代表团中很多项目的很多运动员都有这种精神,不光女排独有。夺冠后的郎平,她说心情很放松,或许让郎平放松的,不仅仅是收获了一枚久违的金牌,而是女排姑娘们所展示出的努力过程,让她对女排精神的传承,有了绝对的信心。

其实,郎平以前也解释过“女排精神”,当时她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态度坚定。”有人说,郎平的人生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诠释,人生不一定会赢,也不一定要赢,但一定要努力去赢。郎平带给中国女排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努力、永不放弃,这种精神也许比冠军更可贵。

                      女排姑娘们在此次奥运会过程中克服了太多困难。

对手强劲:

克服压力与嘘声:

                               巴西观众给对方国家运动员喝倒彩

1/4决赛,中国女排经过激烈的厮杀,逆转战胜东道主巴西队,挺进四强。然而在赛场上,巴西观众的表现让外界都惊呆了:巴西观众居然全程对中国女排报以震耳欲聋的嘘声。比赛进行得尤其激烈胶着,中国女排开局被动挨打2-7落后,郎平及时叫了暂停,叮嘱队员不要着急,而女排队员发球时现场就会爆发巨大嘘声。

                     贝利赛前高调预言巴西女排将以3:0战胜中国女排

战况胶着激烈:

对阵塞尔维亚的第四局,双方比分从一开始就咬得很紧。5∶5、7∶7、11∶11、13∶13、20∶20……观众的神经都被两队绷得紧紧的,不知道哪一方会先顶不住。最终,顶不住的是塞尔维亚队,她们在一分紧追一分的拉锯中接连出现失误,中国队以25∶23拿下这艰苦的一局。这一局,中国队纯粹赢在了意志上,她们没有被对手的追赶势头压垮,反而让对手最先扛不住。

竞技比赛当然要争输赢,但是简单以结果看是否有拼搏精神很愚蠢

奥运会作为竞技比赛,当然是要奋勇争先,勇夺第一的。这是人类对自身极限的挑战,对人类精神的考验。如果是抱着无所谓的游戏态度,当然是有违体育精神的。这是当下很多人容易走入的另一个极端误区。有人可能会问,那这岂不是叫好不对,不叫好也不对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这里需要我们区分动机和结果并调整我们的评价点。

参与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必须要在动机上奋勇争先,力争最好成绩。但是对于最终结果,往往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女排姑娘们在平时经历了大量艰苦训练,在赛场克服了种种压力与伤痛,每一场的每分都是拼尽全力,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在同样的事实下,由于大家有目共睹的比赛激烈与惊险,中国女排很有可能出现与冠军擦肩而过的情况。到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对“女排精神”如此空前的赞扬与讴歌?我们已经看到,在这种情况下女排姑娘们的付出可是一样的。可是人们往往就是会形成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式:赢了就有精神,输了就没有精神。很多时候,哪怕你得了个亚军,媒体都不怎么在意你,大家也都不会怎么记住你。对结果的功利性的偏重,让我们忘却了观赏体育竞技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冠军以降的忽略或许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对待那些曾经多次夺冠的运动员,一旦他们失利就立刻报以恶毒的谩骂与攻击。这对运动员来讲是极其不公正的。以前这样可怕又愚蠢的事情我们国人可做过不少。好在,在这届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看到很多积极地转变。

             1988年,李宁在汉城奥运会体操团体赛上五次失误,收到了国人寄来的刀片和绳子

体育是很专业的,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8月17日,在女排战胜巴西之后,郎平冷静地强调:“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中国女排的胜利必然主要依靠过硬的、科学的专业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中国女排的刻苦和拼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这种艰苦是很让人敬佩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种魔鬼训练很不专业,运动员们很容易受伤。拿传奇人物“铁榔头”来讲,我们只知道她伴随中国女排荣誉无数,可谁知道她从脖子到脚做过十几次手术,仅左膝关节就做过7次手术,没了髋骨成了半残疾人。郎平在她功成名就之时毅然自费留学,研读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的研究生。2013年执教中国女排,她争取了堪称体制内最大的自主权,开始了职业训练模式。例如,摒弃了有效锻炼大腿肌肉却容易让腰部和膝关节受伤的蹲杠铃等传统训练方式,组建了一支由医生、康复师、体能教练、营养师、数据统计与信息研究人员和科研人员构成的国际化专业团队,通过动态监测进行科学的训练、分析和赛后康复,将伤病影响减到最低。

除了专业的职业训练模式,还有专业的态度。8年前,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在北京奥运击败了中国女排,被问及遇见时任中国女排总教练的陈忠和会否尴尬时,她奇怪反问比赛不就是有输有赢何来尴尬。不因亲疏或国籍而影响公平竞赛才是职业体育人的专业,这样反而显得发问之人不够专业,在网上对她破口大骂的人就更不专业了。


    后记:不要再说“女排精神归来”,因为“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体育竞技不是单单一个输赢结果,对于运动员来讲,是奋力拼搏不后悔;对于观众来讲,是欣赏激励与感悟。在体育竞技过程中孕育出来的“精神”,绝不存在于一次两次的输赢之间,更不存在于排山倒海的歌颂中。

                                          就是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