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业3个月的感悟:为什么你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帅汤007 2016-08-22

一 失业3月,终遇转机

'你的综合素质不错,但你的能力与我们的要求差距太大。建议你调整求职方向。'

“好的,谢谢指点。”

再次被拒绝,记不清这是3个月来第几次面试了。

3个月前,我信心十足的从上一家单位裸辞,离开了广告策划岗位,想从事培训相关的工作。我心想,依靠3年工作积累的能力,转行肯定是手到擒来。

然而结果是,我失业3个月了。

说“失业”不太准确,实际上有若干个工作机会,我却选择了放弃。

在还没有正式离职时,我把前程无忧的求职意向改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后,马上接到了两家同行业知名公司的招聘电话,岗位依然是策划相关职位。

只是我心意已决,全部选择了拒绝。我认为广告策划需要的是创意能力,而我是一个思维上循规蹈矩的人,最缺的就是创意,干策划是没有前途的。

之后的求职过程,确实有公司看重我的综合能力和教育背景,不介意工作经验的欠缺,愿意招募我做人事和培训基础。

只是,那些岗位的薪酬,在我看来实在是过低。我已工作三年,也曾经做过管理岗位,心里对自己的身价依然抱有期待。

人总是高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抱有美好的幻想。

在长期求职过程中遭遇的失败,让失望、灰心、自责、自我否定、烦躁·······等负面情绪占据了我的心灵。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转机出现在一个平凡的下午,我接到一个面试邀约电话。对方说看过我的简历,觉得我很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热情的邀请我去面试。

从面试邀请信里得知,这是一家培训公司,提供各类专业的培训课程和服务,正在招聘培训策划岗位。

简单准备了下,第二天上午我去了那家公司。

面试我的是一位女性业务主管,她拿着我的简历,仔细端详。

“你怎么想到用这种形式来做简历?”

这份简历是我在简历设计网站上购买的模板,经过改造,显得内容结构清晰,设计美观大方。

“我之前干过广告策划,知道进行必要的包装是有助于营销的。再者,换位思考下,雇佣我的人是我的顾客,我要把好的体验感带给看简历的客户。”

面试官面露嘉许之色。

“我想了解一下你之前的工作经历。”

“好的。我详细的工作经历,在简历上都有,我就说一下个人的发展和规划······”

“你的项目汇报经验怎么样,善于跟客户打交道吗?”

“在从事广告策划工作时,我一直承担着广告方案的宣讲工作,直接面对终端客户,既有正式的大型汇报、演讲经验,也有非正式的项目沟通经验。”

“有文案写作经验吗?”

“文案写作是我的基本能力,各类营销文案都写过。也擅长写较长的专业分析文章。”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是第三方培训服务方。主要为本地大公司提供专业培训产品。现在招的是做培训项目策划人员,相当于售前支持和文案岗位。

要懂培训,会写培训策划案和营销软文,会运营微信公众号,也能与客户面对面的做商务沟通。

根据你之前的工作经验,我觉得你比较合适这份岗位。”

“谢谢,我想了解一下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我们老总会直接跟你谈。这是一个核心岗位,薪酬会比较可观。如果你愿意尝试,我这边有一个业务介绍的PPT,你来修改和美化一下,2天内发给我。”

“好的我非常愿意尝试,2天内会发给你。”

之前积累的PPT审美和制作能力派上了用场。2天后,我把修改过的PPT发送过去。

这份工作,虽然并不是在企业内HR体系从事培训工作,但是一方面能接触到培训行业,另一方面客户也是企业的HR人员,是比较好的“台阶”式岗位。我能够通过这个岗位了解培训领域的商业模式,进而对自身进行精确定位。

毕竟,虽然抱着做培训的热情,我对这个领域知之甚少。

很快,薪酬待遇也谈好了,基本与我之前的薪酬持平,我结束了3个月的失业期。

之后在这份工作中,我接触到培训商业链里的各类角色,了解其中的商业模式,并现场观摩了很多老师的课程。

不到一年之后,我开始有机会主讲线下培训课程。

二 你的能力是别人需要的吗

没有深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

后来学习了生涯规划,再回顾这段失业经历,感慨良多,收获也良多。

感慨者,是在这段求职经历中,过于天真浪漫,对于职业世界的基本规则欠缺认知,因此屡遭挫折。

收获者,是恰好是这段经历,让我对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了深刻认识。

1、普通人求职的凭借的是什么?

对于大部分人,答案是:

能力。

能力,就是完成某件事的力量。注意,这个概念的重点是“完成某件事”这个结果。

比能力低一个层级的,是“知识”,简单说就是知道某些事。

这是个简单的概念,然而在实际求职中,我们习惯拔高自己。把“知道”某事,当作“会做”某事。

比如:

我有制作PPT这项能力,意味着我能独立制作一份精美的PPT。相对应的,我学了很多PPT课程、收集了很多PPT模板、对各类PPT流派熟捻于心······这些都只能算作是知识。

我有操作企业培训的能力,意味着我能独立的制定适合企业的培训计划并进行实施。相对应的,我会讲某一门课、参加过TTM(培训经理培训)、学了很多培训技术······只能算是懂一些培训知识。

与校园招聘不同,企业在社会招聘中,需要的是到岗后马上能解决岗位关键问题的人。应聘者需要有完成对应事件的能力,这是基本需求。

“能力”还有一个好基友,那就是“竞争力”。

能力是跟自己比,比方我今年与去年比拥有了一项新能力。竞争力是跟别人比。每个人都有能力,你与别人比强的能力,就是你的竞争力。这个“别人”,是与你追求同一岗位的应聘者。

一个人的能力不变,但求职目标变化,能力的比较对象不同,那么竞争力亦随之而趋动。竞争力的本质依然是能力,不必为之过分劳神,精进自我才是王道。

”海到无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高手的字典里,没有”竞争“两字。

当我们在求职时,招聘方考察的核心,首先是我们的完成这些关键任务的能力。

如果你锁定的求职目标屡次拒绝你,颇有怀才不遇之感。那很可能是因为:

1、能力不足。你误把知识当能力,只是知道一些事,而没有扎实的实践经验。

2、竞争力不足。在这个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方面,你拼不过其他应聘者。

**在我求职的过程中,眼界只盯在自己拥有的能力上,而忽略了目标职位所需要的能力。

实际上,求职,是把自己最强的能力组合起来,刚好达到了某个岗位的需求,那么这个岗位就是最可能应聘上的选择。**

这是职场最基本的交换原则。

无论是有计划的跳槽,还是无目的换工作,知悉并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我们分析自己的能力优劣呢?

2、用能力矩阵管理梳理能力谱系

在生涯规划体系中,有一种特别实用的能力管理模型——能力矩阵。

从个人喜好程度和水平高低2个维度,去考察自己的能力,就得到下面这张能力矩阵图。

能力矩阵

第一象限,优势区。

是那些自己很擅长同时又很喜欢使用的能力。

这是一个人在职业世界里最宝贵的财产。想一想,如果一个人每天做的事都是自己擅长的,同时做这件事本身又能带来快乐,将会获得物质和精神上获得双重收益。

第二象限,潜能区。

所谓潜能,可以理解为未来的优势能力。

我们感兴趣、愿意持续提升的能力很多,那些暂时还处在低级阶段的能力,如同一颗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在未来会长为参天大树。

若对职业现状不满意,可以仔细的研究潜能区,因为这些是最有可能在未来为自己带来机会的能力

第三象限,退路区。

什么是退路?就是万一我干不了自己想要的工作,那最起码还有养家糊口的手艺。

当我们向着理想的职业之路前进,却四处碰壁,基本生存都成问题时,那些被自己忽视的优秀能力,将为我们赢得“避风港”般的工作。

真的有我们不喜欢,但是却又很高水平的能力吗?

我的一位朋友,在国内知名的K12教育机构工作了5年。从专职教师,到大区负责人,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比方,遇到前来咨询的家长和孩子,她几句话就能点破家长教育方法的不足和孩子的真实问题,快速赢得他们的信任。

在我看来,她已经掌握了非常熟练的“K12商务咨询”能力。

最近她想换行,却觉得自己一直在同一个行业、同一家公司工作,没有积累很强的个人能力。

她找我做咨询,我做了成就事件分析,指出“沟通、咨询能力”,是她很强大的优势。

结果她说:“我已经厌倦了做这类咨询工作,别看我跟家长说的这么专业,其实我烦透了跟小孩子打交道。”

有没有觉察到症结所在?

一份工作,和在这份工作中所需要的使用的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很多人是“干一行,恨一行”,对过往的工作经历充满负面情绪。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顺带连那些不愉快工作经历中培养的能力,也一并“打入冷宫”,不愿意使用。这样是人为的限制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可能性。

第四象限,盲区。

盲者,指这个区域是自己的黑夜,是不擅长,也不愿意碰触的地方。

3、不同的能力发展策略

走跳职场江湖时,能力就是我们的武器。要想用这些武器快意江湖,关键看平常的修炼。

针对能力矩阵四个区域,发展策略是不同的。

能力发展策略.PNG

第一象限,聚焦优势:精进、外化

持续精进和外化,当有一天,你再次拿起简历走进面试室时,会有很多“证据”来展示自己的优势能力。

精进

优势区的能力,都是已经有一定水平。想要把这些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则需要不断学习、实践,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样才能超越同领域的竞争者。

70分遍地都是,90分才能赢得机会。

外化

外化,其实就是让别人知道你有能力。

在企业中如何外化自己的能力?

一种是基于任务情景式的表现。

在工作任务的某个环节中,刚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那么不要犹豫,在这个环节用一个漂亮的成果展示自己的才华。

一种是基于分享式的。

最好的方式,是主动向领导提出,就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同事们做一场小型的专题培训。

能力外化是个人品牌的一部分,有兴趣可以阅读萧秋水老师关于个人品牌的文章。

第二象限,培养潜能:选定、刻意学习

对潜能区的能力,就是要像小树苗一样呵护成长,让它们进入优势区。

选定

我们想要培养的能力太多,而时间、精力有限。对于潜力区,首先要做的是选定一些重点培养的能力。

如何选定?

首先是判断自己对于这项能力喜欢的程度。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问一问自己,这项能力,就算不能为自己来带金钱,是不是还是愿意去学习。

其次是根据这项能力带来的价值收益。假设精进潜能区的一项能力,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活状态发生全面提升,那会是哪一项能力。

对这两个问题打分,得分最高的,就值得投入精力学习。

关于如何选定,可阅读我写的《我该学什么——职场人士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

刻意学习

关于什么是刻意学习,坊间已有许多文章论述,这里不再赘述,只说最核心的两点。

第一点是要有对照体系,也就是你学的好不好,有一个清晰、正确的标准去判断。

第二点是迭代优化。即每一次的练习,都能提升一点点。

第三象限,利用存储:定位、组合

重新定位,组合使用

如果优势区的能力较弱,弱到找不到一份达到自己最低满意度的工作,

那就得重新梳理自己的退路区的能力,用“优势区+退路区”打组合拳,这样就扩大了找工作的范围。

比方说,我的退路区有一项能力是“文案撰写”,这是一个通用能力,写内部报告、外部推广软文都用得着,成功求职培训策划一职,这项能力功不可没。

中国人讲究谦虚使人进步,国民文化中,往往崇尚贬低自己的能力,是时候打破偏见,梳理一下你那些被自己视而不见的能力了。

第四象限,躲避盲区:规避、授权、认真面对

注意啰,不要随意把一项能力列入盲区。工作3~5年,才有资格说这项能力我真的不擅长。因为有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懒惰和不擅长,当作没有天赋和兴趣。

规避

求职阶段,若职位要求中80%的能力属于自己的盲区,那就应该尽量避免。

无论是高薪、高福利还是稳定的诱惑,都抵不过职业挫败感和无意义感带给自己的伤害。

授权

工作之后,涉及到盲区能力相关的任务,可内部协调,采取授权、借力的方法让其他人协助自己完成。

认真面对

逃不过、避不开,那就认真面对吧。

大部分能力,普通人通过勤奋学习都可以达到60分。时间一长,可以把盲区的能力提升到退路区,为自己增加一条退路。

结语

有句中国古语说得好: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我喜欢用各种模型区剖析混沌凌乱的现实世界。能力管力矩阵,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分析方法,让我们能清晰看到自己的能力体系全貌。

然而,一切的外部理论,模型,皆植根于内心的勇敢,不甘平庸的成长。愿我们都能借助这些模型,独立思考,勇敢践行。

最后挖个坑,下一篇文章,来谈谈如何玩转能力管理矩阵的实际应用。

(说明:这篇文章,可看作是《四张图告诉你——到底能力重要还是规划重要》的续篇,大家可对照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