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秋时节 品古诗秋韵

 思明居士 2016-08-22

初秋时节 品古诗秋韵

虽然夏天的暑气还未消尽,但的的确确已经过了立秋,天气也有点儿转凉的趋势。正值初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诗人在秋天发出的感慨吧!中国自宋玉《九辩》起就有了悲秋情结,这也成了中国特有的“伤春悲秋”的文学现象,古代文人更是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

秋天登高,伤感倍增。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文人为何逢秋寂寥呢?这是因为自然界的秋天是一个百花凋零、众芳摇落的季节,表现在在文学上,萧瑟肃杀的秋天就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个更加残酷的未来。

《渔家傲·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天,不仅容易感慨,更容易怀人,若逢佳节,则更是相思难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虽然现在刚过七夕,距重阳佳节还有两个月,但是也感受到了居士那浓浓的忧愁。

寻常秋日尚且悲伤,若是雨夜,更增寂寥,那点滴到天明的秋雨真是愁煞人。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雨下整夜,涨满了秋池,这心中的思念,怕是要随着秋水溢出来了。

秋风起,雁南飞,游子漂泊在外不得归,这时的游子是敏感的,一株枯藤,几声鸦叫都会勾起无限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乡人断肠,断肠人听断肠声。夜雨打梧桐,秋;夜雨打芭蕉,愁,点点滴滴,往事浮上心头。

《水仙子·夜雨》

元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却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

类似的还有这首。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将枫叶比作二月红花,别出心裁。

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这些诗人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当然了,也有人一反悲秋常态,写出另类佳作,这个首推刘禹锡。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王维的诗总是透着一股禅意,他笔下的秋天则是一派恬淡。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声明:转载旨在分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您的订阅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每天与您分享精彩资讯

更多经典古诗词,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古诗词文化圈。每天推送经典古诗词,约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