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年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

 许愿真 2016-08-22

2015年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

1、(2015高考政治全国卷Ⅱ 12 )老吴在年底对年初购买的投资产品进行了梳理:50元买入的甲公司股票已按54元卖出;乙公司股票价格仍为20元,按照每股1.2元进行了现金分红;丙公司股票价格也没变,按照每20股送一股进行了股票分红;某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为6%。上述投资产品中年收益率最高的是A

A.甲公司股票       B.乙公司股票        C.丙公司的股票        D.银行理财产品  

 【解析】甲公司的收益率:5450)÷50×100%=8%

          乙公司的收益率:1.2÷20×100%6%

          丙公司的收益率:1÷20×100%=5%

          某银行的收益率:6%(题目直接给出)

          对比数据8%>6%>5%,可知甲公司8%的收益率最高,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股票、银行等理财产品

【点拨】 本题年收益率公式(产出投入)/投入,这是简化的计算程序,在实际生活中,计算一般会较复杂;股票是社会生活中的投资理财方式之一,一般来说,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在投资实践中,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股息率也是挑选其他类型股票的参考标准之一,决定股息率高低的不仅是股利和股利发放率的高低,还要视股价来定。

 

2、(2015高考政治安徽卷 3 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B

A.5万亿元   B.6万亿元   C.7.5万亿元   D.10万亿元

【解析】去年货币的流通次数:20÷45

         今年需要的货币量: 30÷5=万亿

 【考点】货币流通公式

点拨根据书本知识可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流通速度,即流通速度=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解答此题时,需要根据题意,适当变换货币流通公式;并且要注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是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3、(2015高考政治江苏卷 35 )材料一  假设2013年、2014年我国商品1和商品2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出口价格(美元)

国外需求量(万件)

2013

2014

2013

2014

商品1

100

50

35

42

商品2

160

120

20

30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假设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敏感程度较强,其他条件不变。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计算从2013年到2014年,当商品1、商品2出口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依据材料二,结合上述假设及计算结果,请分别判断商品1和商品2可能的类别;在图4中用直线分别画出它们的需求曲线示意图。(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6分)

【解析】①商品1、商品2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分别是40%200%

 计算过程:

商品1:[42-35)÷35] ÷(50-100)÷100]= -40%

商品2:[30-20)÷20] ÷(120-160)÷160]=-200%

②商品1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商品2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

③作图

[转载]2015年高考政治计算类试题专项归纳解析

【考点】多变的价格

【点拨】题干“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实际是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E=(ΔQ/Q)/(ΔP/P) 该公式表明,当价格每增加1%时,需求量下降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结果有三种情况: 1.价格弹性(E)大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当价格弹性(E)小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既使价格发生很大的变化,其需求数量的变化也不会很大,一般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该产品的需求对价格无弹性,把这种产品称为无弹性产品; 3.当价格弹性(E)等于1时,说明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其需求数量的变化相同,这种情况称为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此题是给出新知,要求学生根据新知求解,较难。

 

4、(2015高考政治海南卷 4)某村一个种植大户和一个耕种自有承包地的普通农户在2014年种植作物的品种和投入产出情况如下表所示。回答45题。  

作物品种

种植大户

普通农户

种植面积(亩)

投入(元)

产出(元)

种植面积(亩)

投入(元)

产出(元)

土豆

50

45000

120000

 

 

 

玉米

100

20000

98000

10

3000

10000

白菜

30

9000

90000

 

 

 

小麦

 

 

 

15

5500

14000

合计

180

74000

308000

25

8500

24000

4.从表中可以看出B

①种植白菜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土豆 ②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低于种植小麦

③投入产出比最小的是种植小麦       ④普通农户种植玉米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大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土豆的投入产出比:120000÷450008/3 =2.67      

玉米的投入产出比:98000÷200004.9(大户)10000÷300010/33.33

白菜的投入产出比:90000÷900010        

小麦的投入产出比:14000÷5500=28/112.55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知选肢①③判断正确,②④判断错误,故选B

【考点】生产与经营

【点拨】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投入/产出,一种是产出/投入;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都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只是投入/产出方式时,数值越小,产出比越高;使用产出/投入方式计算时,数值越大,产出比越高,二者的判断刚好相反;在计算时,要保持一致,不能两种公式混用,否则计算很容易出错;此题计算公式不复杂,但是由于计算数据较大,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否则很容易计算错误,导致失分。

 

 

                                                  关于五种类型政治计算题的讲解
一、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行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出来的每件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举例:一件手机,从好几万块的大哥大,到现在的几百块钱的智能手机,就是说明这一点】

二、 某个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该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因为教材说“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那么在理论上说,单位商品价值量与某个企业个别的劳动生产率没有关系。
【举例:某个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是100元,社会中有A厂和B厂,A厂的产量是100件 B厂的产量是120件。那么A厂生产的商品创造的价值总量是10000元。而B厂生产的商品创造的价值总量是12000元。】

三、流通中所需货币量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数量)]÷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用字母表示    M=(P×Q)÷V(M代表流通所需货币量,P代表单位商品的价格,Q代表商品的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四、通货膨胀率的货币贬值率
(一)通货膨胀率
1.通货膨胀率=(货币实际发行数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简单记:通货膨胀率=(大数-小数)÷小数】
2.假如原先的商品价格为P,现在货币通胀率为X%,故现在的商品价格=P×(1+X%)

(二)货币贬值率
1.货币贬值率=(货币实际发行数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货币实际发行的数量
【简单记:货币贬值率=(大数-小数)÷大数】
2.假如原先的商品价格为P,现在货币贬值率为X%,故现在的商品价格=P÷(1+X%)

五、汇率计算题公式总结

假如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N

1.若甲国货币升值x%,乙国货币不变,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1+x%)]:N
2.若甲国货币不变,乙国货币升值x%,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N÷(1+x%)]
3.若甲国货币贬值y%,乙国货币不变,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1-y%)]:N
4.若甲国货币不变,乙国货币贬值y%,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N÷(1-y%)]
5.若甲国货币通货膨胀率为z%,乙国货币不变,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1+z%)]:N
6.若甲国货币不变,乙国货币通货膨胀率为z%,此时甲国和乙国的货币汇率比是M:[N×(1+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