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漳县党政网 官网

 贵清书屋 2016-08-22
 

漳县的历史变迁

漳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南部,渭河上游,北纬34°25′—35°57′东径103°57′—104°45′之间。东西长约72公里,南北宽约57公里。东连武山、南靠岷县,西邻卓尼,北与陇西、渭源接壤,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陇西地台交汇地带,总面积2164.4平方公里,海拔1640—3941米,年平均气温7.9℃,无霜期155天,平均日照日数2313小时,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属湿润半湿润气候。 处在兰州与天水之间,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国道212线、兰渝铁路穿境而过,北距陇西火车站40公里,兰海高速即将兴建,文殪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成为漳县连接212、316国道线、兰海高速的重要通道。境内有漳河、龙川河、榜沙河三条主要河流,县内河道总长154.2公里,年均径流量5.8亿立方米,水能储量8万千瓦。 

  据已发现的学田平、晋家平等十几处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漳县这块土地上.唐、虞、夏、商时期,漳县属古雍州之地。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属秦,秦设盐川寨。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为襄武之地,属陇西郡。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始建县置,治在今盐井,名鄣县.

三国(公元220-280年)时属魏,仍名鄣县。西晋永嘉南渡后县废,其地先后为前凉、后赵、前秦、西秦、后秦所据。

宋元嘉七年(公元470年),鄣县及陇右一带被北魏统一。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公元502年)第二次置县,写称“彰”县。先为广宁郡治,郡名改为广安后,彰县属广安郡,为郡治所在。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渭州辖陇西、广安二郡,彰县属广安郡,为郡治所在。

北周明帝元年(公元557年),改属略阳郡(治今秦安县陇城)。北周明帝武成二年至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50—577年)复置渭州,废广宁郡。渭州领有陇西、南安二郡,彰县属南安郡。

后周,县又废。此为第二次废县。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第三次置县,写称“障县”,属陇西郡。

唐武后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更名为武阳县。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名障县,属渭州。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陷于吐蕃,县废。次为第三次废县。

北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复置盐川寨,属陕西秦凤路巩州(治今陇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并于金,改名为盐川镇,先属通远军,后属定西州。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复置鄣县,属巩昌路。次为历史上第四次建县。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实行省、府(州)、县(州)三级制,更名漳县,属巩昌府,府置巩昌(今陇西县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四月,巩昌府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省治西安)。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六月,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史司,漳县仍属巩昌府。清朝初期,分全国为十八省,省设布政使司,巩昌府属陕西布政使司,漳县仍属巩昌府。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陕西省布政使司移设巩昌,辖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秦州、阶州、徽州、兰州、河州、固原州、静宁州、宁州九州及漳县等二十八县。

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因“裁汰沉员处于”,漳县改为巩昌府的直属乡,设县丞,次为第四次废县。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2月,全省废除各府,改各厅、州、分州、分县为县,漳县恢复县置隶属兰山道。次为漳县第五次建县。民国16年(公元1927年)6月成立甘肃省政府,7月裁撤各道道尹,改设为六区行政院,漳县直属于省政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仍名漳县,隶属岷县专区。1950年撤销岷县专区后,改属天水专区。1958年4月撤销漳县,并入武山县,次为第五次废县。1961年12月恢复漳县,次为历史上第六次建县,属临洮专区。1963年撤销临洮专区,漳县又属天水专区。1985年5月划归定西地区。2003年4月,定西地区撤地区设市,漳县属定西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