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世纪三十年代的兰州(老照片)

 昵称9847303 2016-08-22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〇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此联出自兰州人刘尔忻之手。

 

 

他16岁入泮为庠生。光绪十一年乡试第六名举人。26岁时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任翰林院编修。三年后辞官返兰,专心治学,创办学社,修过书院,为地方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

 

 

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

 

 

皮筏,是兰州民俗文化遗产,用羊牛皮扎制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

 

 

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

 

 

哈里森·福尔曼,美国合众社、伦敦泰晤士报的记者。

 

 

1944年夏,他到达延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战地采访,写下了轰动中外的《红色中国报道》(此书后来被译为《北行漫记》)。

 

 

兰州·1932年-1938年【Harrison Forman】

旧影阁新浪个人认证的博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