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有古今,横贯中西,几家大作选最美……

 鸿雁书斋a 2016-08-23

王震《墨荷图》


此画中荷花师从吴昌硕,为大写意,以泼墨画叶,墨笔勾花,略施淡彩,晕染点蕊,汲取了大写意的精髓,荷茎飒然崢嵘,笔墨酣畅爽辣。



齐白石作品欣赏


该作品较全面地体现了齐白石所画花鸟草虫的艺术特征。齐老作画从形似到神似,暗含着笔外之意、画外之境。画法上多为工中带写,写中带工,工写相衬,粗笔写意的花卉和细笔勾勒的草虫,相互衬托,相得益彰,这是齐白石作品的特色之一。



潘天寿《荷塘图》


  潘天寿绘画作品以大笔粗线为主,是“大写意”。纵观他的作品,其用笔既果断而强悍,又静练而有控制,具有雄健、刚直、凝练、老辣的特点。他深入体会和吸收了古人的笔墨精华,又溶入了强烈个性,尤其是在气势和力量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笔墨传统。



石涛《游华阳山图》清


  画面虬松苍劲,山石以曲屈灵动、转折有致的线条皴出,并直接施以浅绛,给人以明快、亮丽的感觉。


吴冠中《太湖鹅群》欣赏


  吴冠中深谙东西方艺术,他认为“中西结合是时代潮流”,他的作品以单纯、饱和的色彩,有力的块面,飞舞的线条,将复杂的事物归纳、锤炼成单纯、素净的造型,形成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和现代形式美感的风格。



明 沈周《云际停舟图》

  此图为沈周工笔青绿设色巨制。图中层峦叠秀,石纹繁复,山间云岚缠绕,苍松杂树丰茂。篷船停泊岸边,两人对坐晤谈。表现出高人逸士深山悠游的生活情景。笔法缜密细秀,设色清朗明洁,吸收了三赵(赵伯潇、赵伯驹、赵孟烦)青绿山水的长处,做到细而不板、鲜而不艳,格调清新



黄宾虹《北碚纪游》


   这幅《北碚纪游》应为黄宾虹壮游巴蜀,摄山水之魂的一幅精心之作,笔墨精致,设色清雅;作品题跋为宾虹先生一首纪游诗佳作,诗收录进《黄宾虹文集》,题跋以行楷入书,起承转合,笔笔精到。



元 倪瓒《水竹居》


  倪瓒,元代画家。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平远,景物极简,多作疏林坡岸,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



王羲之《七月都下帖》


  王羲之的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明 归昌世《风竹图》


 归昌世画竹,《无声诗史》称:“枝叶清丽,逗雨舞风,有渭川淇澳之思。” 此图竹竿刚劲,竹叶随风,摇荡不止,而竹竿挺直不屈。笔势挺拔,着意表现竹的坚强气质,并含有清丽纵逸的情意,得宋元人墨竹的意态而自具新意。此画为其晚年之作。



黄永玉《红花翠鸟》


画作以率意的线条为骨骼,设色艳丽、浑厚而凝重,与传统的工笔画设色方法拉开了距离,加之布局构思的别出心裁,使画面的意境高古而隽永。画面中心的小翠鸟可谓是点晴之笔,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感谢大家支持

「版权声明」版权来自网络,转载需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