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打油诗趣话

 刘沟村图书馆 2016-08-23

几年前,我到湖南开学术讨论会,认识了一位年轻的朋友。

他对我总是恭敬地以老师相称,我对他的才华确也欣赏有加。他

在一个行政部门工作,现在大概是个什么级别我并不清楚,也不

在意。不过,我知道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意于仕途,而是一心

向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心无旁骛,淡泊又执著地做着他

的文化之梦。说他淡泊,是因为他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什么专

家;说他执著,是因为他多年来一直钟情于支撑着我们精神家园

的传统文化。他很爱读书,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在国学方面,也

有一定基础,尤其是对国粹楹联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出版

过好几本著作。其中《中国楹联史》,堪称我国首部楹联文学发展

的通史性专著,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近日,他打来电话,告诉我

又准备出新书,内容是关于“幽默趣味诗词”方面的,令我再次感

慨和欣慰。

这就是本书的作者傅小松。

他要我为这本即将新出的书写几句话,我便痛快地答应了。

并不是因为我对“幽默趣味诗词”有研究,而是我觉得作为他的朋

友有这份责任。

众所周知,幽默趣味诗词,或称“打油诗”,古已有之。这类诗

歌尽管在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上不占主流,但它却以幽默谐趣的

“打油”风格,为社会各阶层人士喜爱,故千百年来一直绵延不绝,

甚至可以说是长盛不衰。记得有人说过:思想和文艺上的旁门往

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它更有勇气和生命。我相信,这一看法

用来评价“打油诗”亦是很合适的。许多精彩的“打油诗”,确乎比

一些正统的诗歌更有味道。因此,好的幽默趣味诗词,不仅流传

众口,而且也大量记载在历代的诗话、笔记、野史之中。已故的上

海师大教授胡山源先生,曾于上世纪30年代编过一本《幽默诗

话》,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关幽默趣味诗歌的专门诗话著作。

近年来,我国出版界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打油诗”热,幽默诗话

类著作已出版约10余种。如刘信今、刘晓娟编著的《中国名人打

油诗三百首趣谈》,杨光治的《野诗谈趣》,刘玉霖的《诗海趣话》,

盖国梁选编的《趣味诗三百首》以及吴泽顺著的《绝妙歪诗》等。

和同类书籍相比较,我认为傅小松同志的这部书稿,至少有

下面几个特色:

一是,包括内容更加全面。由古迄今,举凡各类著名的幽默、

讽刺、戏谑、滑稽的趣诗、野诗、奇诗、歪诗,大多收录其中。更有

不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绝妙“打油诗”,由于编著者的慧眼发

掘,始得以“重见天日”。

二是,编排体例更加合理。全书分为幽默篇、讽刺篇、戏谑

篇、智巧篇、哲理篇、滑稽篇六个部分。对其诗,言背景,叙本事,

谈诗趣,以诗话的形式娓娓道来,饶有趣味,引人入胜。

三是,写作态度更加谨严。“打油诗”流播于众口,难免出现

一些谬误。有些书籍不辨真伪,以讹传讹,或者简单地冠以“据

说”、“传说”了事。这本书没有这样做。它在资料的钩稽贯串、搜

辑考证上,是下了相当的工夫的。从寻找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入

手,每一篇诗话,作者都力求做到诗有所据,事有所本。这是不容

易的。

四是,文化内涵更加突出。该书不只局限于资料的收集和整

理,同时也很注重对之进行理论的探讨和文化的烛照。作者自序

《谐趣诗歌漫谈),洋洋近万言,对各类谐趣诗歌作了比较深入和

全面的论述,可谓一篇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可以说,这本书,首

先是以可读性、趣味性见长,同时也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学术

价值。

我很喜欢这本饱含幽默和智慧的书;我相信广大的读者也会

喜欢它。

2005年3月7日

于北京大学蓝旗营寓所

(董学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拔胡”的故事

“拔贡”是把秀才中的优秀人才经过考试选拔为国子监生员,

依清代科举制度,每十二年由各省学政考选品学兼优的生员(秀

才)保送入京,也就是贡人国子监,谓之“拔贡”。清代一位老秀才

参加“拔贡”考试,他怕主考官嫌自己两鬓斑白,须如银丝,难以选

中,便忍痛将自己满面络腮胡子拔光,结果仍未考中,遂作《拔胡

诗》一首:

未拔贡兮先拔胡,贡未拔兮胡已无。

早知拔胡不拔贡,不如不贡不拔胡。

这位老秀才心痛的当然不是“胡子”,而是自己功名无望,只

能穷断背梁、老死林下了。“不贡”,不参加“拔贡”考试。

清制规定:童子试除笔试外,还要“当堂提复”(相当于面试)。

某人年近半百,尚在为童子试“拼搏”,担心面试通不过,便剃去了

胡须,假充年轻,结果仍被淘汰。友人戏改唐人贺知章的《回乡偶

书》作诗日:

老大离乡少小回,乡音未改嘴毛摧。

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JbJ,,k何处来?

又有一个关于胡子的有趣故事,说是清代一位书生参加县

试,预先办好了证件。由于当时没有照相技术,证件上只用文字

记述考生的年龄、性别、面部特征等。该考生证件上有“微须”二

字,即“稍微有些胡子”的意思。但是,这个考生办好证件后,一时

粗心,把胡子刮掉了。考试门前,监考人员检查证件,发现他没有

胡子,便说他是冒充的,不让进。这位考生自恃文言功底深厚,便

狡辩说:“微须的‘微,其意为‘无’,‘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句子)中便是此意。由此而论,微须即是无须。”不

想监考人员更是“见多识广”,当即斥责他“胡说”,并反问道:

“‘孔子微服过宋’,难道是‘赤身裸体’过宋吗?”书生哑口无言,

悻悻而去,只好自认倒霉。

教读之苦

清末徐珂《清稗类钞》上说,郑板桥未第时曾当过塾师。曾有

自嘲诗云:

教读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

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而今幸作青云客,遮却当年一半羞。

此诗回忆自己的塾师生涯,认为它是一种下流苦差。具体说

来有几苦:寄人篱下、傍人门户,一也;半饥半饱、生活清贫,二也;

受人约束、不得自由,三也;宽严不得,左右为难,四也。这几条,

确实也件件是事实。    ·

视死如归

清乾嘉年间有一位著名学者,名叫洪亮吉,他写过一篇《治平

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专论人口问题的文章,比英国经济学家马

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早五年。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曾上书

嘉庆皇帝,指责内外大臣贪赃枉法,荧惑圣听,几遭杀身之祸,后

被谪戍伊犁。他人狱时朝廷原计划是将他处死,亲友们到狱中探

视他,无不感伤痛哭。洪亮吉谈笑自若,反而安慰亲友们,并口占

一绝,末两句是:

丈夫自信头颅好,须为朝廷吃一刀。

这两句诗写视死如归,又颇为幽默谐谑。亲友闻之,竟个个

破涕为笑。此事载清代倪鸿的《桐阴清话》。

雏鸡送礼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上说,绍兴有个叫王少翁的人,非常

小气,过年把一只雏鸡作为礼物送给塾师,塾师见了又好气又好

笑,把雏鸡给退了回来,并作诗一首:

昨日蒙君赐只鸡,可怜离母未多时。

劝君莫把牛刀试,留取笼中作画眉。

塾师可谓幽默诙谐。他调侃道:这么小的一只鸡,怎么忍心

大开杀戒呢!还是把它关到笼子里,当成一只画眉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