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谷中心城,凭何成就武汉下一个黄金时代?

 YXFPBQYZS 2016-08-23

五年后,国际范儿的武汉看这里

        90年前,中国有两个城市敢以“大”著称,一个称之“大上海”,一个谓之“大武汉”,足见武汉这座城市的规模和地位。改革开放后,由于内陆地理位置的桎梏,武汉发展缓慢,甚至一度退居二线。近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北是中国的支点,武汉是支点的支点“,武汉重现昔日斗志与活力。
        2015年,“全球120最具活力城市”排名中武汉位列第8,超过美国旧金山等多座国外大都市;
        2015年,“武汉作为中部唯一GDP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稳居“第一方阵”,整个光谷的GDP,排名全国城市第20位。
        2016年,15个新一线城市出炉,武汉上榜排名第三。
        当“转结构、去产能”的浪潮此起彼伏之际,一组组新鲜出炉的数据表明武汉,这座老工业城市,愈发蓬勃向上。而提到武汉的年轻和活力,“光谷”绝对是朝气和理想的不二代名词。
        “光谷,引领中国经济发展”
       8月21日,在光谷中心城区域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出对光谷和武汉的极大信心,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武汉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抛弃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像光谷一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解产能过剩。“我全力支持湖北的“大武汉”发展战略,支持光谷的发展,并且相信光谷不但能为武汉经济做出贡献,也能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姚景源认为,光谷的发展除了政策、人才、技术创新的支撑,而像绿地集团这样大型企业的入驻,必能改变光谷区域面貌。
        光谷,从城市名片到城市中心
       一句“中国的光,世界的谷”体现出对世界级光谷的期待,而光谷,一直不辱使命。走过了32年,在创新道路上的执着和彻底使之成为武汉的城市名片。
        人才特区,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光谷聚集了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省部级科研院所、60名两院院士、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是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政策特区,有望成为内陆自贸区。2015年7月20日,武汉市举行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光谷在武汉市创新型城市发展中,赋予了特殊的意义。2015年10月21日,光谷自贸区总体方案研究已正式得到国家商务部专家组审议通过。
        创新特区,科技创新能力全国第二。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国114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光谷综合实力连续两年居全国第3位,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居第2位。
        创业特区,每小时诞生一家新的企业。光谷累计注册企业超过2.4万家,每天诞生22家科技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累计672家,世界500强企业超70家,上市公司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8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3个,孵化器(加速器)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800家。
        产业特区,3大千亿产业,9大产业园区。光谷已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核心产业,以生物、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技术服务业为先导产业的“131”产业格局。
        只有绿地,配得起光谷
        只有光谷中心城,才能成就武汉下一个黄金时代
        荣耀加身,一个个光荣的头衔背后,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理想。每年有30%的大学生选择留在武汉,留在光谷,追求梦想。
        正如绿地控股集团武汉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陆总所言,光谷也是绿地“梦寐以求”的地方,绿地进入光谷,就是要做有影响力的项目。
         而为何选择光谷中心城?绿地集团表示,光谷中心城 规划起点高,政府强力推动,靠近老城区,逐步取代老城区,承担政务中心与商业商务中心的地位。其次,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土地不断的扩容,相比鲁巷,光谷中心城的扩容机会和潜力更大。最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动力,相对原有的IT,中心城的生物产业、周边的武汉软件新城等园区的崛起,势必给光谷带来了下一次腾飞的契机。
        武汉绿地中心和光谷中心城这两个超400米的超高层建筑,这在全球尚属首次,足见其重视与信心。而绿地大企业的入驻也势必发挥“超高层战略”核心竞争力和强大辐射力,以城市综合运营商和武汉城市合伙人的身份,有力推动区域和城市的产业能级提升,助力光谷成为“天下谷”。
        超高层地标经济带往往带来大量的常住人口和巨量的就业人口,为城市品质的全球化和未来化提供全新的发展模式。而绿地国际理想城,是绿地集团为光谷人群量身定制的理想居所。145-178平米的洋房(建筑面积),不仅是区域内稀缺的产品,户型没有框架的限制,根据自身需要自由组合,90平米的户型,既可以作为一室一厅,也可以打造成为四室一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