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针对当前畜禽传染病多发而引发的对动物疫病防治策略的反思 尽管我国畜牧业规模极其庞大, 但防病水平并不高, 畜禽因疫病造成的死亡率依然很高, 损失十分巨大。据有关方面统计, 每年因疫病造成经济损失达千亿元之多。 同时, 畜禽传染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据统计,基本上每隔几年就有一种新病出现, 如近几年出现的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猪圆环病毒感染等。我们在同病原微生物作斗争的过程中为什么如此被动呢? 我们必须对动物疫病防制策略进行反思。 动物疫病防制策略主要有免疫预防法、药物预防和治疗法、消毒防病法。 那么,是我们缺少疫苗吗? 不是, 现在几乎每一种重要的动物疫病都有疫苗可以选用。 是疫苗的效果不好吗? 从总体上来说, 也不是的, 因为这些疫苗都是经过法定批准, 经严格控制而生产出来的。 是我们缺少药物吗?也不是, 绝大多数的抗菌药物品种在我国都能生产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问题的根源不在这些防病策略本身, 而在于我们不恰当地使用了这些防疫策略, 即过分地依赖于免疫和抗菌药物, 而轻视或忽视了科学消毒防病法。在传统的传染病防病策略中,消毒防病法甚至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传染病防制方法, 只是免疫预防或药物防治的附庸, 作用不大, 效果看不出。 这种畸形的防疫策略直接表现在疫苗、抗菌药物和消毒药用量上,大多数养殖场疫苗和抗菌药物的用量占防疫费用中的 95 %以上, 消毒药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到 1 %, 有许多小型养殖场甚至根本不消毒。 当前畜禽疫病呈多发和混合感染的现状表明, 过度依赖疫苗和疫苗的滥用像抗菌药物滥用一样有害。只强调疫苗接种, 不仅会导致免疫失败, 带来巨大的直接生产损失, 而且还会导致人们过分期待用新疫苗控制传染病的思维, 从而使人们失去了扑灭新疫情的最佳时机,造成疫情蔓延,带来更大规模疫病的爆发, 甚至演变成一种需要长期防制的疫病。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生及其在全国的流行就是其中最近的一个典型例子。 那么, 我们究竟采取什么防疫策略才能成功控制畜禽传染病呢? 作者提出了科学消毒防病法。 2 科学消毒防病法的防疫原理 所谓科学消毒防病法就是通过对畜禽及其饲养环境进行科学消毒, 尤其是加强全覆盖式带畜禽喷雾消毒, 高效杀灭畜禽舍内病原微生物, 从而大幅度降低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相对地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 从而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科学消毒防病法能够成功防制传染病的原理, 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动物群体的抵抗力是一定的 2.2 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是一定的 2.3 导致畜禽发病的最活跃因素是病原微生物数量 2.4 科学消毒防病的原理 疫苗和抗菌药物需要进入体内才能发挥作用, 均不能在体外发挥作用。 因此疫苗和抗菌药物不能杀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它们只能在体内被动地等待病原微生物的突破和入侵。 从这个意义上说, 所谓疫苗的主动免疫抗病作用, 在本质上属于被动中的主动。 在我们所有的防疫手段中, 只有消毒药能直接杀灭体外的病原微生物, 并且通过应用高效消毒药和科学消毒方法,能杀灭畜禽饲养环境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阻止病原微生物积累, 从而防止传染病发生。 因此, 科学消毒防病法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防制传染病的方法, 它能在机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不让病原微生物有接近和突破机体防御体系的机会。 因此, 通过运用高效消毒药实施科学消毒法,杀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 造成病原微生物数量的减少, 从而相对地提高动物免疫力的强度, 阻止传染病的发生。 与免疫和药物防治不同, 科学消毒应用的越多, 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数量就越少,发病的可能性就越小。 3 科学消毒防病技术在动物疫病防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3.1 科学消毒防病法是一种真正的综合而全面的防病法 3.2 扑灭非典的成功实践证明科学消毒在防治传染病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非典的成功扑灭使我们充分看到了科学消毒防病的效果,有利于破除疫苗第一的防疫思想, 并充分认识到在传染病防制中, 科学消毒防病不是疫苗和治疗药物的附庸, 而是可独立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关键性策略。 4 科学消毒法的实施 4.1 选用高效消毒药 高效消毒药能够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在选择高效消毒药时, 还要考虑消毒药的毒性、刺激性和腐蚀性等,只有刺激性、腐蚀性低的高效消毒药才适合养殖场消毒。应用这样的消毒药进行消毒时, 能高效杀灭包括各种亲水病毒在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且不会对人畜产生毒性、刺激性, 对设备无腐蚀性。 这样的高效消毒药有戊二醛 -癸甲溴铵溶液(奥赛得)、癸甲溴铵 - 碘溶液(益欧迪)、过氧乙酸溶液(好瑞安)和复合亚氯酸钠(二氧化氯)等。 4.2 消毒设施化 消毒设施化是科学消毒防病的关键, 没有消毒设施化, 是不可能实现消毒防病的。 过去, 养殖场大多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或高压水枪进行喷雾消毒。这些消毒方法的喷雾有效区很小, 均不能实现全覆盖式的消毒, 病原微生物可以在喷雾区和非喷雾区自由流动, 因此不能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数量, 无法达到防病的目的。 4.3 科学的消毒次数 5 结语 总之, 大量成功防病实践表明, 在动物疫病的防制中最核心问题是科学消毒和隔离问题, 通过科学消毒,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病原体的积累, 相对地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 从而阻止传染病的发生; 其次才是免疫和药物防治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消毒和隔离发挥一线作用, 药物和疫苗发挥二线作用。用高效消毒药在消毒设施化基础上对畜禽实施全覆盖式的科学消毒, 在防制传染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甚至能净化大部分的传染病, 从而提高养殖企业抗重大疫病风险的能力; 能大幅度降低治疗药物费用, 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 并有利于绿色肉食品的生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