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益生菌 vs 抗菌药物: 一场舍身成仁的战斗

 日寒月暖 2016-08-23

1肠益生菌,顾名思义,就是对肠道有益的细菌。既然对肠道有益,那么肯定对咱们“人”是有好处的啦。

肠益生菌 vs 抗菌药物: 一场舍身成仁的战斗

我是乳酸杆菌,我骄傲!

2肠益生菌对我们大家有什么好处呢?

肠益生菌进入人体肠道后,能够调控菌群失调,抑制病原菌过度生长,生成营养物质(如合成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产生刺激免疫能力的小分子物质),最终让我们这些宿主受益,所以又称为微生态调节剂。

简单地说,肠益生菌能够在肠道中除暴安良,让肠道细菌大家庭安居乐业。

因为,如果肠道菌群乱了,就会导致若干的问题:腹泻,腹胀,消化和吸收不良,甚至出现感染。

肠益生菌 vs 抗菌药物: 一场舍身成仁的战斗

(平衡是艺术,也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法则:失去平衡,即是病)

3什么时候肠道菌群会乱呢?

(1) 物理的因素,比如天冷凉着肚子了(肚皮薄,缺乏脂肪的保暖,没有肚腩的瘦子就容易受凉,拉肚子),温度过低,某些细菌(其生长对温度很敏感)的繁殖就受到抑制,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不好,就会拉肚子

(2) 化学的因素,比如吃了某些化学成分或食物,机体不耐受,而发生腹泻,导致菌群紊乱。最常见的就是牛奶中的乳糖,如果我们肠道中没有产生消化乳糖的酶,喝了牛奶就会拉肚子;对于肠道敏感性(炎性肠病,肠易激)高的朋友,富含组胺的物质也会导致腹泻,破坏正常菌群。

(3) 最可怕的就是“抗生素”。广谱(威力巨大)的抗生素较长时间应用(比如十天以上),就会把肠道中某些对此抗生素敏感的细菌杀死,比如,把本来占优势的杆菌都满门抄斩了,而其它一些平时被杆菌压制的坏分子(臭名昭著的就是艰难梭菌,或者叫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此时就兴风作浪,释放出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能够破坏我们肠道粘膜屏障,导致肠黏膜大片地坏死和脱落,就出现了“抗生素腹泻”,或者更专业一点,叫“假膜性肠炎”。

认识一下“艰难梭菌”这个坏蛋

人体肠道中厌氧菌占99%,艰难梭菌是其中的一种厌氧菌,数量上占2%~3%,属于“少数民族”,其生长受到其它正常菌群的制约,因此正常情况下,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少,而且这些毒素也会被其他杆菌及时分解,不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就能抑制肠道内优势细菌(如大肠杆菌)的生长,而原本“少数民族”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失去了“朝阳群众”的监督和制约,则迅速繁殖(是平时水平的10倍),可以达到占厌氧菌数量的10%~20%,并且产生大量的外毒素(其中最厉害的是肠毒素),可引起肠黏膜坏死、渗出性炎症伴假膜形成。

肠益生菌 vs 抗菌药物: 一场舍身成仁的战斗

(我是不是很威武)

4为什么要用肠益生菌?

  • 为了维护正义:肠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和谐,充分调动“朝阳群众”“西城大妈”和“海淀网友”的正义,监视一小撮坏分子,除暴安良;

  • 为了拯救正常菌群: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大量应用,杀敌三千,自损五百,为了顾全大局,可以牺牲肠益生菌,保护正常群众(菌群);

  • 其它的非常重要的功能:终止腹泻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正常菌群合成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等等;

5肠益生菌到底能不能和抗菌药联用呢?

  • 抗菌药物的“武功”毕竟有限,有时候,可能打不过某种“肠益生菌”。来看琅琊榜武功排行榜

肠益生菌 vs 抗菌药物: 一场舍身成仁的战斗

根据琅琊榜“武林排行”,绿框框里的红霉素(可以外推到阿奇霉素啊)就打不过地衣芽孢杆菌,也就是说,这两个冤家一起服用,就不用怕红霉素会影响到地衣芽孢杆菌的作用。

  • 衡量武功强弱的“药敏结果”是基于“1对少”得到的,就是用一种抗菌药物对付少量细菌得到的结果。但是,如果肠益生菌不讲究公平,采用“菌海战术”呢?成千上万的益生菌一起瞬间对付一种抗菌药物呢?你抗菌药物还能战胜了我?

  • 一般来说,肠益生菌都是口服的,而抗菌药物有的是口服的,有的是“打针的”或“输液的”,这些输液的或打针的抗菌药物,只有很少的量会从血管/毛细血管“漏到”肠道内,因此,这些抗菌药物对肠益生菌的影响较小。

  • 最麻烦的是肠益生菌和抗菌药物都是口服的,这样在肠道中可以形成局部很高的抗菌药物浓度,对肠益生菌的杀伤作用强大。那么,我可不可以间隔几个小时服用?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OK,我们可以尝试将肠益生菌和抗菌药物间隔几个小时服用,就是减轻两个冤家打架的问题。

  • 再来说说肠益生菌的主要作用:维持肠道正义,保护肠道菌群紊乱。这是肠益生菌的天职所在。那么,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会导致可怕的“假膜性肠炎”,危害我们的健康。如果我们服用大量的肠益生菌,比如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制剂(整肠生),让地衣芽胞杆菌活菌当“替死鬼”,“死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个”,死了成千上亿的地衣芽孢杆菌,保护了亿万个正常菌群,不也是达到了“治疗目的”了?

特别重要的是,地衣芽孢杆菌本来就是肠道的外来户,它不是正常的肠道菌群,我们口服了它,过不了几天,它也要被排出体外,成为叫做shi(屎)的一种东西。所以,如果让它做“替死鬼”,抵抗了抗生素的“副作用”,维护了肠道菌群,是典型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所以,看看下面这个药袋的药物,到底能不能在上午8:00时一起服用呢?

肠益生菌 vs 抗菌药物: 一场舍身成仁的战斗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

(1)按照上述“琅琊榜武林排行榜”的比武结果,氧氟沙星(可以外推到左氧氟沙星哦)是可以“完胜”地衣芽胞杆菌活菌的,也就是说,左氧氟沙星能够杀灭地衣芽孢杆菌,而导致其活性显著降低的。

(2)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前述的战术:你打针,我口服,惹不起,躲得起的招数,这两个药物还是可以合用的,毕竟,地衣芽孢杆菌的用药目的就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不当替死鬼,谁当?

6总结一下: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腹泻,都可以考虑应用肠益生菌,帮助腹泻受伤的“宝宝”恢复肠道菌群。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非常丰富的肠益生菌的来源,比如酸奶,含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我们喝下去的每一口,都给肠道输送了成千上亿英雄的肠益生菌。所以,我们要爱护他们,多喝他们,特别是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腹泻,或者出现了需要广谱抗菌药物来摧毁的感染时,我们需要这些“英雄的肠益生菌”来挽救被抗菌药物“躺枪”的正常肠道菌群。

所以,口服肠益生菌不必怕抗菌药物,肠益生菌可以躲开,避免误伤;也可以迎头面对抗菌药物,杀身成仁!!

向英雄的肠益生菌致敬!

转自公众号——“药师刘治军”

肠益生菌 vs 抗菌药物: 一场舍身成仁的战斗

了解更多药学资源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药师3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