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镇尺绝美,那时书家有情怀

 看岁月燃烧 2016-08-23
清 黄玉螭纹镇纸

镇尺,最早称镇纸,是人们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物体,因现今多为长方条形,故多被称作镇尺、压尺。
 

镇尺最初并没有固定的形状。大概是古代文人伏案读书、写作时,为放松心情偶尔会把小型的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有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这些器物演变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也有人认为,镇纸和镇尺是由古代的席镇演变而来的。古人席地而坐时,为防止坐席的边角翘起,常常使用拳头大小的青铜器压住席子的四角,这种青铜器物被称为席镇。文人将席镇用于案头就产生了镇纸。
 

唐宋时期,镇纸的使用就比较普遍了。到明清之时,镇纸的制作材料及造型越来越丰富,材料上除了继续使用铜制和玉质的之外,还有石质、紫檀木、乌木制作的;由于对联的广泛应用,镇纸在造型上也变得以长条形为主,并以成对的形式出现,上面或画竹梅菊兰,或刻诗词格言,在实用基础上又增添了不少艺术性,因而特别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从目前收藏市场来看,清代以来,雕刻有名人书画的镇尺最受人们的追捧。


知道当代,很多书法家或者书法爱好者都以订做镇尺作为书房雅事,可以自己书刻,也可以请书法家或社会名人代书,然后订制。一方面作为实用更重要的就是有一对自己喜爱的风格和文辞的镇尺,在书写的时候总是生气惬意安宁的感受。


墨池,关注书写,关注文房。关注名家,特意为诸位墨友选择张旭光先生为墨池题写的“墨池声韵”作为镇尺的内容,预售100对作为墨池首发纪念款。


“墨池生韵”订制镇纸

即日起众筹预售,仅限100个(3天内有效)

预售价98元 原价138元



张旭光,字散云,一九五五年十月出生,河北省安新县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荣宝斋艺术总监,荣宝斋书法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央美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
张旭光先生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 
张旭光倡导“重读经典”,提出“以现代审美意识开掘书法传统的现代洪流,使创作既从传统长河的源头而来,又站在时代潮头之上,即古即新,走向未来”。他提出的“到位与味道”、“发展新帖学”、“激活唐楷”等思想,以及他的创作,已经广泛影响了中国书坛,形成了主流书风,被称为当代书坛的领军人物。






即日起预售3

仅限100

预售价98元 原价138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