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版画是以某一原作为样本,以版画技术作为复制手段,复制版画为原作的延伸,其知名度和价值也主要依附于原作。不同于原创版画,复制版画的制作只是一种生产和呈现方式,本身一般不具有创造性,其审美价值是原作的移植。复制版画往往是艺术家授权,由特定制机构生产。复制版画的目标是尽可能还原原作风貌,追求与原作的相似度。 西方画家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涉足版画的创作,最著名的如早期的伦勃朗,之后的米罗、达利等,很多藏家也都是从收藏他们的版画作品入手。 除了原创版画,以版画技术复制名作在西方市场同样十分普遍。 九十年代,名家复制版画陆续在国内市场出现。如当代艺术市场“四大天王”的代表作品,几乎都曾被复制成限量版画投放市场。欧美、日本市场中的版画已经普及,甚至出现制作版画的上市公司。美国经过了多年的运作,已经完全认可了版画,经营者也完全以商业操作的方式来经营版画,甚至把版画市场细致拆分为不同尺寸、材料的版画和各种低廉的衍生商品。 版画的“原始价格”一般是原作价格的1/20左右。除了原作的价格作为版画价格的衡量标准,版画的价格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不同类型版画的价格有所不同。以北京画廊制作的吴冠中版画为例,一般有珂罗版画和丝网版画两种,前者价格偏低,可能最低仅需要三五千元,而丝网版画价格从三五万元到二十万元不等。1、从现有的市场看,价格优势仍是复制版画受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吴冠中的限量版画作品市场行情,国画作品《春风桃柳》(48×54厘米)在2006年11月香港佳士得以545000港币的高价成交,而其相似尺幅的版画作品,在上海保利的成交价为44000元。原作《印尼野生动物园》,在广州嘉德曾拍出3850000元高价,其版画作品最近成交价为22000万元的价位,对于经济中等家庭,无疑是在其购买能力范围内。知名艺术家的原作代表作品,大多已被艺术机构或个人收藏,不仅价格高昂,再度流入市场的可能性也极小,其版画的推出,对艺术作品的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复制版画,另一个收藏和投资热点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关于艺术品的选择都有一个大致定位,或以画种,或以艺术家为主线。复制版画是油画或水墨作品的延伸物,其前提是作为原作的复制品,其价值来源于原作。 原创版画较之复制版画,具有其独有的材质特点,应该说它们分属于两条不同的收藏路线,当然也就谈不上复制版画侵占了原创版画的市场,自然更不会影响到原创版画的创作。相反,可能还会对版画技术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引导大家去关注版画这个画种。 艺术是传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观众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其价值便得到了实现。另一个方面,艺术收藏,或者说任何收藏事实上除了追求艺术本身,背后又隐藏着一种心理需求,即一种占有的满足感的获得。艺术品的唯一性是艺术价值和价格高昂的决定因素,有时甚至成为收藏的最大动因。限量版画在市场的流通无论在提高作品知名度还是拓宽大众艺术鉴赏视角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越来越多从介入艺术收藏和投资的背景下,版画的推广不仅满足了中层消费,同时使收藏行为的风险减低,是入门藏家提高眼界和鉴藏水平的基石。 从稀有程度方面考虑,复制版画虽不具有原作的唯一性,但其自有限量的特点加上艺术家的亲笔签名,作品仍具有保值意义。再现原作风采,发挥价格优势,引导艺术消费。限量版的概念:限量版画一般会在作品左下角以铅笔标明作品的复制版数,如3/99,即共复制99幅,此为第三幅。 H.C.——即印制样本,技师制作前用来对版或试版的作品; P.P.——即技师保存版,如由技师制作的版画,印制完成后会取一定的数量由技师保存; A.P.——即艺术家保存版,也会标明数量,如A.P.1/3、A.P.2/3。 a.一小束花 b.黄袜 c.蜻蜓扇 d.绿布上的金发女郎 ( 四件一组) 原版签名版画(AP) 丁雄泉当然以上三种情况一般极少流入市场。目前中国版画拍卖价格前10名的作品,方力钧一人就独占了7件。在国外市场上,版画已经成为原版艺术品的补充,其中雷诺阿、毕加索等名家的作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有几百美元一幅,而现在一般都值几万美元。版画几乎是西方最具增值潜力的艺术品投资种类。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20年间,版画平均有不少于65%的增值。而在国际市场上,版画的市场交易量和成交规模大概约占整个艺术品市场的15%至18%,不仅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热衷于收藏大师的版画作品,版画经典作品也一直是拍卖市场上的热点。 中国当代名家限量版画的市场还未形成,其整体市场价格较低,大多数名家限量版画的市场价位在8000至20000元,也因印制数量的多少产生价格的浮动,但这个价格还远未体现出当代名家限量版画的艺术价值,有巨大的升值潜力,随着名家原作的不断升值,其限量版画的市场价格必然也会提升。 《2008年作 1998.11.15 (五联)》 方力钧《1999年作 1999.5.1 纸面版画》 方力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