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康桥的天空下

 也无风雨18 2016-08-24

徐志摩发现康桥之性灵,是在他单独生活在康桥后,之前有一段时间与夫人张幼仪同住离康桥六英里之外的时候,康桥他只知道几间教室、图书馆和几家饭铺。脱离了束缚之后的文人,可能更珍视康桥给予他的自由,而这自由,让他开眼,那每天往返的六英里路边的美景不曾改变,只是现在他可以敞开心扉去追求美与自然了。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我所知道的康桥》里徐志摩提到的国王学院桥边那个眺望大草坪、校友居的所在,现在已然成为华人必到之处。


国王学院边的这座桥,确实是驻足感受康桥神采的最佳角度。“假如你站在王家学院桥边的那棵大桔树荫下眺望,右侧面,隔着一大方浅草坪,是我们的校友居(fellow
sbuilding
),那年代并不早,但它的妩媚也是不可掩的……”




这就是右侧面的校友居,夏日的阳光下,有人躺在长椅上睡觉,身边是书包,可能手边还有读得她很累得书……河里的船和游客与她完全不相干。


左移是国王学院的国王礼拜堂,再往左转,可以看到克莱尔的三环洞桥。
它只是怯伶伶的一座三环洞的小桥,它那桥洞间也
只掩映着细纹的波粼与婆娑的树影,它那桥上栉比的小穿兰与兰节顶上双双的白石球,
也只是村姑子头上不夸张的香草与野花一类的装饰;但你凝神的看着,更凝神的看着,
你再反省你的心境,看还有一丝屑的俗念沾滞不?只要你审美的本能不曾汩灭时,这是
你的机会实现纯粹美感的神奇!”


康河上有很多座桥,有些桥为人津津乐道。
如数学桥,传说中该桥由牛顿所建,整座桥原本没有使用一个螺丝,但是后来一个好奇的学生把桥拆掉研究,却无法按原样装回去,只能用螺丝钉重造了这座桥。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数学桥是在牛顿死后22年才建起来的。真正的情况是,该桥最早是用铁钉连接,比较不明显,但是现在新造的这座用的是螺丝(不过这座桥似乎确实是被一名好奇的学生拆开来,然后再重新装回去的)。


还有大名鼎鼎的叹息桥,意大利威尼斯也有一座,是连接法院和监狱之间的通道,而这座是因为该桥曾是连接学生宿舍和期末考场的必经之路,
每到要参加考试之时,学生往往叹息不止,忐忑不安地经过此桥走向考场,英式幽默可见一斑。


“康桥”是一座城市也是一所大学,它之所以令徐志摩痴迷,令无数学子神往,确实可以借用徐志摩的话,它有一种脱尽尘埃气的清澈秀逸的意境”。古典建筑鳞次栉比,每一所学院都有各自的历史以及培养出的“人类精英”,但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各条大道熙熙攘攘到处是游客,只要拐弯走进稍微偏一点的路,马上就安静下来,这种静不是没有声音,首先是庄重,甚至是孤傲的,世俗奈何不了它。而康河以及周边绵延不尽的树、草坪,河上荡漾的撑篙船又平添了灵秀和浪漫。


国王学院



国王礼拜堂,可摄影,禁止用闪光灯。

在剑桥吃了顿大英帝国国菜,炸鱼薯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