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谁学尝试『教育 金融』,陈向东坦言目前不考虑变现

 昵称33542116 2016-08-24

跟谁学针对培训机构推出天校等管理系统之后,接着向平台教师收取手续费,日前又推出了教育消费金融产品。教育O2O经历了前两年的热潮之后,跟谁学推出教育金融产品能否挽回颓势?专家认为,教育金融产品职业教育领域比较适用,在中小学课外辅导领域是没有未来的。跟谁学目前的关键问题在于需要厘清定位,以培训机构还是以学生为服务核心?如果跟谁学平台和培训机构抢学生、抢老师,这样不仅不能形成良性互动,更谈不上整体的变现盈利。

与20多家培训机构合作,推出教育消费金融产品

日前,在线教育平台跟谁学推出了教育消费金融产品,用户在平台上课可以分期付款并且免息。跟谁学董事长兼CEO陈向东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跟谁学和20多家培训机构合作推出了教育金融产品。同时,我们和银行、第三方分期服务平台有合作。目前跟谁学有一个小团队负责该产品,这是在巨大市场需求环境下做的试验性尝试。这个教育金融产品主要面向客单价比较高的产品,希望满足有资金压力的学生家长”。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跟谁学的官网上没有发布该产品。至于和哪家第三方服务平台合作,陈向东没有透露。

据了解,家长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便可申请宽限,不需要信用卡,也不占用信用额度,支持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还款,而且对于培训机构而言,不需要承担风险。学生或者培训机构承担手续费。

移动互联网教育产业基金创始人尉迟道坤认为,消费金融是未来教育机构盈利的主要方向,目前做得好的教育机构都无一例外发力消费金融领域。比如,在高等学历领域,奥鹏推出“鹏友贷”;在职教领域的优达学城与分期乐联手推出“纳米学位分期付款”服务。

陈向东表示,目前教育消费金融产品的合作机构是培训机构,但这些机构不是针对K12的三四线城市的家长,而是大城市的消费群体。越是在一线城市,教育金融产品的需求越强烈。

K12领域教育金融产品,没有未来?

跟谁学创建于2014年6月,专注于跟踪每位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及偏好,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帮助学生找到最合适的老师。陈向东表示,“跟谁学不单纯是做一个家教O2O平台,是在做一个学生、家长、机构连接的电商平台。我们是做教育全品类、全业态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 目前,跟谁学平台入驻机构6万多家,学生用户达50万。

据陈向东透露,跟谁学的变现途径有四个:帮助培训机构做管理的“天校”和“百加宝”系统、面向培训机构校长的商学院、针对培训机构分销的优盟系统、跟谁学平台。跟谁学平台有会员费(家长和机构会员费)、广告费,还有教师的佣金。他表示,跟谁学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平台,技术研发人员有300多人。目前部分业务实现了盈利,有的不盈利。

从跟谁学的变现途径来看,面向B端的有天校和百加宝系统、优盟系统、为培训机构校长做培训的商学院、机构会员费、广告费。面向C端的主要是通过平台收取服务费,比如会员费、教师佣金等。陈向东坦言,和培训机构合作教育金融产品,是为了更好地为机构提供服务,目前不考虑变现。

尉迟道坤表示:“关键在教育消费金融为哪个领域服务。在K12领域做消费金融是没有未来的,原因在于在K12领域(或者家教领域)用户是学生,家长付费。从家长角度来看,分期产品不是刚需。教育管理部门对K12领域的限制越来越多,包括不允许公立学校老师到培训机构兼职等,这压缩了K12领域的发展空间。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介入,很容易引发矛盾,难以控制风险。”他认为,消费金融未来的发展会面向职业教育领域,而不会在K12领域或者是家教领域。成人有就业的可能性,能够将风险控制在安全阀值内。

业内人士表示,跟谁学做教育全品类的电商平台,平台上的一些语言培训、体育培训等成人的教育品类中,教育金融产品还是有市场的。

转型做B端或C端,需重新定位

丹诚资本投资总监蒋麒霖认为,跟谁学在四处出击,商业模式应进行再推敲,比如说大三的学生要学英语,学生学英语肯定不会看K12或者是成人英语,只会看专门的品类。没有具体的用户定位,跟谁学作为一个大而全的平台难以成功。而业内人士认为,到底是To B(培训机构)还是To C(学生),跟谁学需要厘清产品线。

“达内、北大青鸟等机构一直在做教育分期产品,这并不是跟谁学首创。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跟谁学推出了教育消费金融产品,这和原来的商业模式被证实不成立有关。”蒋麒霖认为。目前跟谁学的App有学生版、老师版、机构版等,至于目前跟谁学和哪些培训机构合作教育金融产品,陈向东没有透露。

据一位入驻跟谁学平台的机构负责人透露:“我们机构没有名气,入驻跟谁学平台比较早,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增加学员,但现在平台没有给我们机构增加用户,同时跟谁学也没有向机构收费。”北京智教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马铁鹰表示:“跟谁学需要重新定位,为培训机构提供价值还是为学生提供价值,产品线的差别很大。可能跟谁学需要做减法,斩断一些收入的诱惑,把产品线进行调整。教育金融产品是跟谁学为了探索商业模式做出的尝试。现在资本的压力往往搞得企业无所适从,如果原来的模式不成功,可以慢慢调整。”马铁鹰建议,跟谁学可以做以学生服务为核心的业务。

陈向东表示,目前跟谁学不考虑融资,现在和启赋资本做5亿元的“互联网+教育”基金,帮助教育企业。有专家认为,跟谁学转向B端,提升对培训机构的服务或许是跟谁学发力的方向。尉迟道坤建议,跟谁学未来产品发展应专注于做好服务。作为一个第三方平台,不与机构抢教学、抢老师、抢学生管理。为机构提供好的SaaS服务系统(软件服务系统),帮助机构进行市场营销、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如果专注于服务,先把B端的用户服务好,那么C端的用户自然愿意在平台上注册。目前,在SaaS系统领域,市场的渗透率不足10%,这个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先做好服务,之后再想如何变现。同时,系统本身是可以实现变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