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初版时间是公元1791年,它不但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这些50、60后们的美好记忆,更加是一部传统而有效的养生实操文。 在《红楼梦》中,无论是富贵的贾母,还是贫民刘姥姥都能享天年,这是为什么?在揭秘之前,首先明确两点:
▲左边中间:刘姥姥,右边:贾母。两者均为高寿80度多~ 药品可能是今百年才盛行的一种物品,虽然不是一无是处,但确实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难免有担心,对于平日的小病小痛《红楼梦》中的人是不选择吃药的。(一是药少,二是不选择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沈雁英教授说:从主子到丫环,一日三餐吃得都很少,感冒伤风时尤其如此,大夫不是开药方,而是让人先“清清净净地饿两顿”,或者要求饮食一定要清淡。小病不吃药是古人的养生良方。 “国医大师健康”建议:当然,所谓饥饿疗法不是真的一点都不吃,而是适当地喝些米汤,主要是大米汤,有润五脏的作用。 患普通感冒时可采取饥饿疗法,多喝白米粥,夏天可放点绿豆,冬天加点糯米,中老年人放点山药和枣。 胃肠型感冒表现为厌恶油腻的食物、腹泻,可以用白萝卜加盐煮汤喝,连萝卜一起吃下去,有助消化的作用。 汤水一般都是现代健康膳食里推荐的,也是古典养生里面所支持的养生方法,广东福建一带的朋友可能是全中国最懂养生保养的朋友了,他们的一手绝活就是善熬粥、煲汤。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紫娟对体弱的林黛玉说:“给姑娘做了一碗火肉白菜汤……还熬了一锅江米粥”。 这里的江米粥,也是养病养生扶弱固本的好汤。江米即糯米,补肺,治肺虚、热咳,暖脾胃,补益中气,生津止渴。黛玉体弱多病,经常咳嗽、发热,用糯米粥食疗很对症。 弹性蛋白能够预防皮肤皱纹,其最重要的物质硫磺软骨素鸡皮中非常多。虾仁补钙功效最好。 又叫米油,是熬大米稀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油。它性平味甘,滋阴长力。清代名医王士雄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 很多中老年人身体虚,喝米汤也有很好,方便吸收,补中气,前提是没有糖尿病。(本文首发微信平台请搜索公众号:国医大师健康,微信免费订阅) 《红楼梦》里,每个人喜欢的茶都不同。贾母吃完油腻的食物后,就不喝六安茶;宝玉吃了面,要喝“女儿茶”。 六安茶是偏苦的一种绿茶,能清热解毒,不适合老年人;年龄大、寒性体质、胃寒、月经期的女性,要少喝绿茶;冬天就是健康人也要少喝太浓的绿茶,最好喝红茶。 女儿茶其实是普洱茶的一种,促消化、排毒功能强,还有一定的通经作用,适合女性喝。 《红楼梦》里岁数大的人很多,他们吃东西突出以下几个字:
在这部巨著中,曹雪芹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篇幅描述饮食文化。据不完全统计,120回《红楼梦》中描写到的食品多达186种。 贾府不单追求享口福,认为“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更重要的是强调吃得健康。这里介绍几个著名菜: 鸽子蛋被誉为“动物人参”,在清朝的御膳档案馆里能查到。 鸽子蛋煮熟后去皮,用鸡汤慢慢煨,大补;加桂圆肉、枸杞、冰糖、燕麦炖后服用,补肾;鸽子蛋还是女人良药,可补气、养血、调经。 茄鲞(音同“响”)就是切成片状腌醋的茄子干,鸡汤煮的。 加了鸡胸脯肉(1块)、豆腐(1块)、竹笋,2个茄子的量配料有,杏鲍菇(1/2根)、果脯(3个)、鸡蛋清(半个)、干香菇(4个)、平菇(80克)、腰果(10克)、松子(30克)、榛子(9颗)、北杏仁(10克),炒制作料后,一起蒸。 茄子能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止痛利尿等作用。在家里制作的时候,可以直接用蒸的,最好蒸熟凉拌蒜泥吃。(本文首发微信平台请搜索公众号:国医大师健康,微信免费订阅) 秦可卿病中,贾母给她送来了枣泥馅儿的山药糕,为什么病人要吃山药、红枣做的这个呢? 大枣健脾养胃、养血安神。山药是治妇科病非常好的药食同源的食品。现代很多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都将山药作为重要的入药材料。 在《红楼梦》里,丫环捶背的场景比比皆是,这是古代最常见的一种保健方法。 背上有三条重要的经络,沿着脊柱的是督脉,是人体的阳中之阳,两边各距离督脉1.5寸,是膀胱经,关系到人体的五脏六腑。 捶背关键是要“轻”,正确方法是五指并拢稍微弯曲,手心为空地拍背,沿着脊柱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 捶背的时间,最好是下午3时到5时,这是膀胱经值令的时候,养生效果最好。 贾母去世时83岁,刘姥姥85岁依然健在。两人一富一贫,但都是高寿,秘诀是什么呢? 贾母喜欢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爱热闹,不孤独;刘姥姥多动,生性乐观、幽默,受了戏弄也不生气,有一颗平常心,常常自嘲“端多大碗吃多大饭”。 《红楼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梳头、篦头。古代养生讲究“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头顶正中最重要的一个穴位叫做百会穴。梳头的作用就是按摩这一穴位,不仅能保养头发,还有助睡眠。梳头时,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前或向后梳。 一部文化经典,也是养生实操手册,每看一次都会有一次新收获,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的同时,也不忘发给周围朋友瞧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