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风景篇
第一节:麦积山石窟 壮雄奇三绝
此行,我虽然带了单反相机,但是更多的时候,既要开车,又要做饭,还要照顾孩子,所以,尽管在景区,照相也多是用手机。再说了,本来我的摄影技术就很差,因此,所谓风景照片,远远比不上眼睛里的景色美丽,当做记录照来看吧。
1号夜宿天水伏羲广场,随手拍了一些照片。
在灯光映照下,伏羲广场流光溢彩,辉煌异常。广场舞是夜间的主题,大爷大妈顶着寒风,跳得热闹。
不过,如果自驾游,需要找露营地,这里算得上是很好的一个地方。它有一条侧街,有很多停车位,既有灯光照明,又紧邻厕所,还有人巡逻保安。
这位卖字的先生,拿着一直弯笔,说,这可是特色,笔弯字正,天道酬勤。一幅字多少钱?我问。两百元!说实话,对于艺术来说,这的确很便宜,从中可以看出民间艺人的沧桑,卖字求生,本就是一件心酸的事。因为,我也是写字的,也靠卖字为生!
儿子随我,从小就不喜欢照相。此行少得不能再少的照片,这张还是抓拍的,有些模糊。
2号早上起床买菜,途径一座大桥,拍下这座城市的早晨。秋冬季节,河流已经干涸。天水,在我的印象中,是极度缺水的一座城市,可是当地人告诉我,天水其实是塞上的江南,而且消费水平在甘肃是最高的。
买好菜后,我们赶往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的麦积山。前面我说过,找了个空地,做早饭和午餐的菜,然后再上山购票进入景区。
中午的阳光照得人挣不开眼睛。儿子在石窟景区门前留影一张。小小年纪就喜欢追赶潮流,出行前非要闹着买哈伦裤。不过,我这儿子还算比较节约的,出行六天七夜,只要我购买了一顶帽子和一张围巾。景区的一些娱乐项目,除了骑骆驼,他什么都不参加。真正把此行旅游“穷”到了极致。
对于我们蜀南人来说,麦积山自然的风光,无论是山,还是林,或是水,都算不得什么。我们感兴趣的是石窟,以及石窟的文化。
来到石窟下,尽管我并不上镜,而且又挺着一个大肚子,还是不能免俗,留影一张,代表曾经到过此地。
麦积山造型奇特,山势险峻,远望如农家积麦的样子,所以被称作麦积山。麦积石窟主要包括建筑、雕塑和绘画三个方面,常常是三方面的结合,被称为佛教四大石窟之一。然而,国庆大假,人实在太多。本来我有恐高症的,但在熙熙攘攘的人流簇拥下,不由自主地向上或者向下走,倒也没有觉得害怕了。
源源不断的人流继续流动。每个转角处都有安保人员,高声大喊:不准照相,手机揣兜里,矿泉水装包内,两只手扶着扶手走,注意安全!
儿子显然对石窟的岩石很感兴趣,在研究表面的那些砂砾究竟是什么?可是,后面一浪又一浪的游客让你不得不放弃这种兴趣的“研究”,超前走,超前走,很快就从石窟另一侧下到最底下。
即使走马观花,可惜石窟全部用小铁丝网蒙起来,看只能透过细如针孔般的网眼中朝里看,石窟的美,雕塑的美,绘画的美,一点也看不见,留不下印象。正如走在我之后,川大的一名文学教授在朋友圈中所说,麦积山石窟就是鸡肋,来了天水,不去看觉得可惜,但是去看了,又不能让你深入了解,如同盲人摸象,只有图个热闹,没有办法细细琢磨。
不过,于我而言,这趟旅行就是带儿子增长一下见识,对于文化的朝拜,只能从书上来了。未来机会还有很多,人闲的时候,慢慢地再来细品吧。
下得石窟,听得甘肃媒体界朋友在微信圈大力推荐,一定要尝麦积山的呱呱,不知为何物?跟呱呱同卖的,还有另外两种,燃燃、唠唠,更不知是什么?儿子来了一碗,尝了一口,味道甜不甜,酸不酸,真不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