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古籍的“章句”

 老刘tdrhg 2016-08-24

研读古籍的人,经常看到一些古籍叫做“章句”,如《四书章句》、《楚辞章句》等。那么,这书名最后的“章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古籍的“章句”

原来章句是古籍注释的一种方法,源于汉代。章句,即'离章辨句'。汉代学者解释经书,往往在训释词义以外,另外再串讲一下经文的大意,他们把这种“分章析句”解说大意的方法叫作章句。近人刘师培在《国学发微》中说:'故、传二体,乃疏通经文之字句者也;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这说明了 '传注'和'章句'的区别。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所载章句不少,但流传至今的只有东汉赵歧的《孟子章句》和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下面摘录赵歧《孟子章句》中的一小段,让大家了解一下章句的体例。

什么是古籍的“章句”

《孟子·梁惠王篇》中原文有一段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其后赵歧的《章句》时如此注释的:'曰,辞也。叟,长老之称也,犹父也。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曰:父不远于千里之路而来至此,尔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上面一段中从'曰,辞也'到'犹父也'是对重点字、词进行释义;而从'孟子去齐'往后是用当时的语言串讲整个句义。

章句本来是古籍注释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不仅注释词义,而且还说明句意,分析句法甚至辨明文章结构等。但是,后来有的章句连篇累赎,不能说明问题,以至于造成'通人恶烦,羞为章句'(见《文心雕龙·论说篇》)的不良影响,被斥为“章句小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