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

 许愿真 2016-08-24

百校联盟2016新课标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

一、单选题:共11

下表为我国某地部分日期的日出与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读表回答问题。

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 

1与表中M日期最接近的是

A.11 B.211 C.31 D.411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10日该地的日出时间N大约是558

B.410日傍晚可以从南面窗户看到日落景象

C.93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比410日的大

D.M日期到321日该地正午时树影可能逐渐变长

【答案】

1C

2A

【解析】

1由表可知,93日该地昼长为12小时44分钟,923日该地昼长为12小时,时间经过了20天,昼长大致缩短了44分钟。按照此规律,M日期该地昼长为11小时16分钟,与321(923)该地昼长12小时相差44分钟,故日期也大致相差20天,M日期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由此推断与M日期最接近的是31(1013)

2321日到410日大约经过了20天,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由上题分析可知,时间经过20天,昼长大致增加44分钟。321日该地昼长为12小时,则410日该地昼长为12小时44分钟,由此推断410日日出时间大约是558410日当地日落西北,从西北面窗户可以看到日落景象。93日的昼长与410日的昼长相等,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当M日期为31日时,从此日到3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树影逐渐缩短;当M日期为1013日时,从此日到321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后向北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正午树影先变短后变长。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同一地区一周的气压(单位:hPa)变化(甲图日期在前,乙图日期在后)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气压为1014 hPa B.B地风力增大

C.D地风向为偏北风 D.E地盛行上升气流

4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A.C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 B.F锋面过境后气温会降低

C.E地由阴雨天气变为晴朗天气 D.G线经过区域受冷锋控制

【答案】

3B

4C

【解析】

3图中等压距为4 hPa,甲图中控制A地的天气系统是一个低压中心,可以判断A地气压为1004 hPa;根据等压线疏密变化规律,B地的等压线变密,说明气压梯度力增大,则风力增大;根据气流的流动方向为由高压流向低压及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可以推断D地的风向为偏南风;在甲图中E地是一个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在乙图中E地是一个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4根据北半球低压中心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可知C锋面是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F锋面是暖锋,过境后所经过地区为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甲图中E地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乙图中E地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G线为高压脊,经过地区不易形成锋面。

  

 

2015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7 116万人,比2014年年末增加约2 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 346万人,减少约1 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56.1%。读1949—201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示意图,回答问题。

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

B.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远远多于城市人口数量

C.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大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6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途径是

A.提高城市房租水平,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B.适度超前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C.提高制造业、服务业运输流通费用

D.严格限制制造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

【答案】

5A

6B

【解析】

5从图上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2015年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56.1%,说明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农村人口数量,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表现出的现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6适度超前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房租水平,提高制造业、服务业运输流通费用,限制制造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均不利于城市化发展。

  

 

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读图回答问题。

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 

7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B.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

C.M地年降水量比N地多 D.M地气温年较差比N地小

8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 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

C.城市面积扩大,非农用地增加 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

9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是

A.修建梯田,平整土地 B.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C.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D.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答案】

7B

8A

9D

【解析】

7图示区域东部有大兴安岭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1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地形影响;M地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N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冬季N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气温较高,MN两地夏季气温差别不大,因此M地气温年较差比N地大。

8由图可知,M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处于农牧过渡地带,过度放牧和农垦活动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9A项所述为我国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治土地荒漠化,而BC两项所述措施有可能破坏植被。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故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可以有效治理土地荒漠化。

  

 

读我国某流域部分河段图,回答问题。

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 

10该流域图示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降水时间变长

C.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D.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11该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应为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

10A

11D

【解析】

10根据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为长江,图示河段主要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由于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多发。

11长江沿岸景点较多,可以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长江流域落差大,不可能全流域通航;修建水利工程只能为工业发展提供电力,而不是原料;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二、综合题:共5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把能源发展更加开放,国际合作更加广泛深入作为十三五能源发展总的目标要求之一。

材料二 下表为2014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与我国的对比表(表中Mtoe表示百万吨油当量)

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 

(1)据表指出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与我国有哪些不同?并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我国与其他国家发展能源合作的意义。

(3)简述我国在能源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答案】(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天然气和核电的比重较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煤炭、天然气占较大的比重。环境问题:煤炭燃烧产生的大量煤烟、粉尘造成大气污染;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易引发酸雨;煤炭及燃烧的废渣随意堆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2)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轻对大气的污染;能源进口多样化,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等。

(3)问题: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小;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粗放式的能源利用给我国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应对策略: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发展节能型经济,通过立法鼓励和引导全民节能,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多元化;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与我国的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发展能源合作的意义、我国在能源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等。第(1)问,读图可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很大的比重,天然气、核能所占的比重很小;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占较大的比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从煤炭燃烧方面考虑。第(2)问,我国与其他国家发展能源合作的意义可以从能源供求关系、能源结构、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方面考虑。第(3)问,我国在能源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从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能源资源分布、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应对策略主要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3读美国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 

(1)指出密西西比河流域干支流的流向。

(2)说明甲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判断理由。

(3)图中丙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

(4)说明乙所在区域种植的蔬菜、花卉能快速地供应到该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有利条件。

【答案】(1)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分布于干流西侧的主要支流大多是由西北向东南流;分布于干流东侧的则是由东北向西南流。

(2)特点:冬季多、夏季少。原因: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且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3)附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

(4)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流向、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及原因、工业区位因素等内容。第(1)问,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密西西比河干支流的流向。第(2)问,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从大气环流和地形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丙所在地区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工业区位优势从资源、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问,农产品能快速地供应到东北部工业区主要得益于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14【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作为热带海岛,旅游资源吸引力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海南旅游旺季。三亚位列2016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游热门目的地前三名。据了解,三亚市对旅游饭店客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对海鲜排档实行阶梯式平均差价率管理,并加强旅游景点价格监管,且执行淡旺季门票价格政策及节日价格等惠民措施,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旅游优惠促销力度。

(1)分析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海南旅游旺季的原因。

(2)分析三亚位列2016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游热门目的地前三名的原因。

【答案】(1)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而海南温度适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位于热带海岛上,景色优美,游览价值高,春节期间旅游产品丰富,旅游资源吸引力强;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接待能力强;交通便利;旅游消费结构趋于合理,政府部门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价格监管,加大旅游优惠促销力度,实施惠民措施;旅游综合整治见成效,旅游市场秩序好转。

【解析】第(1)问,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海南旅游旺季的原因主要在于冬季海南气候适宜,可以发展避寒度假旅游。第(2)问,可以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接待能力、交通通达度、旅游消费结构、旅游市场秩序等方面进行分析。

  

 

15【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1月下旬,霸王级寒潮来袭,我国多地出现大雪乃至暴雪,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下图为常年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

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 

简要分析寒潮的源地及在我国的影响范围,并提出防御寒潮的措施。

【答案】寒潮的源地: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影响范围:我国受寒潮灾害影响的范围大,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南地区都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受寒潮影响小。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事先做好农作物、畜群的防寒准备。

【解析】从常年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可以看出,寒潮来源于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地区。我国受寒潮灾害影响的范围大,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南地区均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受寒潮影响小。防御寒潮的措施主要从加强监测和预报以及做好农作物、畜群的防寒准备等方面进行分析。

  

 

1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的狭长高平地。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区域图。2016新课标百校联盟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六)【解析】简述河西走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措施。

【答案】问题:水资源短缺、内流河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等。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的人口承载量,禁止再开垦荒地;推广以恢复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风沙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等。

【解析】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空间开发模式叠加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之上,使得该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内流河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措施也主要从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主要从水资源利用以及风沙治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