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从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到如今,全球汽车的保有量已超过11亿辆,也许连卡尔·本茨也不会想到,一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发明为人们出行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个世界性问题——城市拥堵和停车难。 多年来,在“汽车的故乡”德国,人们一直在探索各种解决停车难的途径:从街道停车场到立体车库,甚至能帮助车主停车的机器人…… 街道就是停车场 原来,德国几乎所有城市,除了一些交通量大、路面狭窄的要道外,几乎所有的马路两旁都被开辟为停车场。这就是德国所谓的“街道停车场”,也是德国人最主要的停车场地。 遍地开花的立体停车库 “车库每层都会显示停车空位的数量,可以指导司机轻易找到空位,还装有红外线传感监控系统。”Miriam说。创新的坡道设计确保了上下交通没有路径交叉。由于采用全玻璃外墙,车库不再狭窄的令人窒息,这也减少了用电量。更多光线可以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帮助避免偷窃等犯罪案件。车库内甚至建有小瀑布、小溪,还有自助取款机、售货机、休息间等场所。 斯图加特汽车工程师Oliver最喜欢的车库是当地机场的太阳能车库,这座停车库建在繁忙的A8高速公路上部,减少了占地。“6层大型车库不仅解决了乘客的停车问题,其顶棚的太阳能电池还有发电、遮阳的作用。”他说。太阳能发电厂由4274块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不仅可为车库照明,每年还能为250个四人家庭提供能源,或者为电动汽车充电。 要说德国最酷的车库,当属大众汽车总部的立体停车楼。这座停车楼曾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碟中谍4:幽灵协议》中出镜,两栋23层42米高的圆柱形玻璃停车楼,外形是最现代的写字楼造型,内部却像蜂巢箱,每层都被分割成一个个停车的小方格。每栋楼可存放500辆汽车,每辆汽车都可以通过直达电梯送到停车位,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德国是最早开发立体车库的国家之一。”Oliver说,立体停车库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不久前,德国还设计出一款令人大开眼界的旋转停车架,实现了只占用两辆车的位置就能停放15辆车的目标。 停车机器人Ray 德国最时尚的停车场当属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停车场,因为这里有机器人停车系统。杜塞尔多夫机场是仅次于法兰克福机场和慕尼黑机场的德国第三大机场。 机场的机器人停车系统吸引了不少爱车族前来体验,56岁的企业家Tobias和48岁的妻子Viola就是其中之一。到了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之后,他们把车子停放在停车场入口附近的指定区域。接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昵称为Ray的停车机器人,像泊车服务员一样,帮他们找空位把车子稳稳停好。 仔细观察,停车机器人Ray的工作方式和堆高机有点相像。它会自动检测车子的长度,然后通过类似堆高机的叉子把车子抬起来,接着把车子停在停车场里最适合的地方。这一过程是全自动的。 机器人停车系统还和机场航班系统即时连线。车主可以通过IOS、Android系统上的专属APP,随时确认自己车子的状况并更新自己预计需要取车的时间。Tobias和Viola搭机回来后,通过APP传送信息出去,Ray就帮他们把车子移动到停车场门口附近。下飞机取完行李之后,他们就能快速到停车场入口取车回家,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停车场是多层的,由于使用了机器人停车系统,在便利性方面如同一般的平衡停车场,但功能上有大幅改进,且几乎不需要运用人力来管理。唯一的缺点大约是价格昂贵,Tobias说:“机器人停车的价格很高,一小时4欧元或是一天29欧元,这相当于一般停车系统的两倍以上。” 智能疏导系统帮助停车 在智能疏导系统下,每个停车场都由电脑进行控制,通过感应仪器观测汽车的进出情况,将剩余车位的信息传达到城市交通监控中心。交通监控中心处理数据之后,把停车位的信息再传输到各个街道的指示牌上。 “在未进入区域前,就有停车场示牌预告各个区域内的剩余停车位总数,让司机心里有数,选择适合的区域停车。”Nielsen解释道。在进入区域之后,智能疏导系统的信息更为详尽,可以显示你所在位置附近的剩余车位数,帮助司机尽早找到停车位。 广泛地应用智能疏导系统之外,德国还把停车管理提升到法律层面。德国《道路交通法》《城市规划法》等法规,都对停车作出规定。对于乱停车、停车超时的司机,德国警察会严厉执法,如果发现违章车辆,就毫不客气地贴罚单。如果超时停车,司机最高要付40欧的罚款。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德国100多个大城市,开车族每年上缴的罚款多达4亿欧元,其中大部分是违章停车的罚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