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相融“古藤园”

 昵称34661179 2016-08-24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藤园坐落在上海成陆前的古海岸沙冈之上。原址曾是一乡间集镇,因有明代嘉靖年间诗人董宜阳手植的古紫藤而得名,俗称“紫藤棚”。公园占地面积4948平方米,于1999年12月对外开放。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园内陆形错落有致,有假山、池塘,围绕池塘建有亭、桥、廊、榭、楼阁等仿古建筑,勾勒成一幅江南庭园美景。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藤园虽然历史短,但园内的一棵紫藤却有470多年的历史,为沪上紫藤之最,系明嘉靖年间乡贤、诗人董宜阳手植。紫藤高3.7米,围1.5米,覆盖面东西24米,南北14米。如今蟠根虬枝,依然生气盎然。现在虽非花开时节,但仍能一睹紫藤风采。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乾隆拴马图——民间流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栓马於此古藤下。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藤园还把原先散见于区内外的文明古迹汇集于内。建于清乾隆十二年的节孝坊,早先被夹藏于民间房舍的壁墙内,老街动迁时才始见天日,经修复移至园内,是沪上唯一修复完整的清代三门四柱五顶的石雕牌坊。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宋井亭,亭内为“八棱石井栏”,井栏外壁镌刻五十五字铭,记载南宋年间(1232年)一佛教信徒为超度亡妻而在村口开凿义井造福乡里。原址在闵行塘湾镇一村口,井已废,井栏异地留存至此。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清代的“积翠坊”;高约54.0米,底宽26.5米,单门二柱三顶,花岗石质。据考,该坊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约250年,原址位于襄阳南路西、建国西路南侧的私家花园内,1997年10月城建动迁。由上海市文管会调拨给闵行区,1999年底建园时重竖。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古今相融“古藤园”

望海亭——古藤园位于上海成陆前的古海岸沙冈(今北沙港河东岸)之上,登上此亭可望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