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压

 垄上行2016 2016-08-24

高压

人们耐不了秋冬交替的干燥,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层出不穷,又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不点由妈妈领着进来。护士许是也因气候烦燥,一针没扎上, 连连道歉“对不起。”看着孩子小手顿时鼓起一个小包,妈妈心疼又不便发火,“阿姨,没事,我不疼。”稚嫩的童音引得妈妈直落泪,童声的安慰稳定了护士烦乱的心,第二针很顺利地扎进。

药液在孩子体内流淌,孩子扑闪着大眼睛看与自己同室输液的人们,有奶奶、阿姨,还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这孩子真懂事,不哭闹不说还安慰护士。”墙角一位老奶奶递过一对慈祥地目光,“少见这么懂事的孩子。”“都像这孩子省多少事!”人们七嘴八舌地夸奖,妈妈欣慰地抚摸一个孩子的头,“玲儿,再坚持两天,病好了咱就上幼儿园。”“不,我还想输液。”孩子的语气里隐约夹着抗议中的争辩,出人意料的话语震得满室鸦雀无声,“输液那么疼,你怎么你想输液?”随手接过孩子刚才鼓起的那只小手不停地抚摸,“你看这多疼?”“疼也比上幼儿园好。”妈妈面子似乎有些挂不住,脸色沉下来,“你咋这样说话?”“因为疼也比写作业好。”孩子厌烦作业更让望子成凤的妈妈无地自容,气鼓鼓地瞪一眼孩子,不再说话。

“孩子才上幼儿园就有作业?”还是那位老奶奶好奇地询问,“有,每天一接回来就写作业。”玲儿妈妈无奈地说道。“俺孩也是,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就睡觉,根本没有时间玩。”“这一病,误下的课又得好几天补。”“我孩子也是,每天因为写作业挨打。”“孩子们都在学,咱不学就落下了。”“社会一再呼吁给孩子们减负,我看是愈减负愈重。”“现在的孩子早早就背上了负担,童年的乐趣都让负担压没了。”一时间,病室的话题不离开时下孩子们的压力,“妈妈,你们小时候的作业也像我们这么多吗?”另一个墙角一小女孩用满腹狐疑的目光询问搂着自己的妈妈,孩子妈妈手抚摸孩子的前额,轻叹一口气,“妈妈那时候不注重教育。”“我要生在你们那时候该有多好!”孩子天真的语言让全室人连连摇头叹息。

“我老了,不懂这新时代的教学,但新旧时代的教学都得遵循'循循善诱’这一原则,'教’与'学’始终不可分隔。”满室人似乎接到统一指令,统一地同时朝老奶奶投来敬仰的神色,静静聆听老者的评说,“现在的教育似乎是拟定一个框架,让孩子们在框架上攀爬,孩子们的学也并非主动乐取,而是被动强迫。我家孙子也是,才上个小学,每天作业写到十点多,节假日也不能休息,孩子除了完成学校作业,还得上什么补习班,逼得孩子简直成了书呆子。被动接受的东西充其量也只能是接收而已,因长期高压而制约了孩子对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你们看刚才这两个孩子,才上幼儿园就出现厌学的情绪,到小学、初、高中又怎么应付?孩子们能否主动汲取知识真让人担心,而习惯攀爬现成的框架更让人担心孩子们将来的漫漫人生路。”听到老者感慨万端的评说,连同进来换药的护士,人们连连点头赞许,带孩子们父母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伸手抚摸身边稚嫩的孩子。

“姨,你说话很有水平,退休前从事什么工作。”“我搞半辈子教育。”老者浅笑而答。“难怪能说出这么高深的理论!”

透过窗玻璃射进病房的光束不知啥时没了,是天晴转阴,云层厚而浓,黑压压地罩着苍穹。隔着窗玻璃,隐隐约约听到悉悉簌簌声音,向外看,地面已浸湿,原来是下雨了。雨丝从天而降,细细的、冰冷的垂下,草木因长期遭受大气尘埃的重压而垂首待淋,一串串落在头上,发出一声声低微的呻吟,是为自己饱受污染的身心,更为高压下挣扎的孩子们哭泣?

                                        2011.11.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