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村靠着这个“金饭碗”,年创收1000万,还创立了一个品牌

 369蓝田书院 2016-08-24

金饭碗

浏阳市淳口镇有一个鸭头村,那里的烟农门对烟叶有着独特的情感,烟叶在当地是“金饭碗”的一个存在。今天小右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个村!



烟叶成为致富“金饭碗”

鸭头村位于淳口镇北部,总人口超过8000人,是典型的农业大村、人口大村。“以前村里以种粮为主,土地经营分散,效益低、增收慢、致富难。”张晚魁告诉记者,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村级发展缓慢。


如何提速村级发展?1999年,在镇政府的引导下,支村两委决定将烤烟种植作为村上第一产业。之后的几年,成立专业合作社,把全村土地集中流转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烤烟产业化发展步伐逐步迈开。


打开智能控制系统,输入温度、湿度等指标和数据,对烤烟房挨个巡查……这是烘烤员周首义每天的工作流程。而他身后,全自动化控制的烟烤房鳞次栉比,透过玻璃窗,金灿灿的烟叶散发着温热的气息。


“五年前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如今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擦去额头汗珠,张晚魁向记者掰起手指来:目前全村种植烤烟2000余亩,每亩干烟产量280斤左右,吸引160余名农民就近就业,全村创收近1000万。“烤烟已经成为我们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围绕‘科技兴烟’发展战略,近年来我们的烤烟产业稳步发展。”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10年来,全镇每年种植烤烟面积均保持在1万亩左右,还先后创立了鸭头村全国高香质烟叶示范基地和“鹤源”品牌。


规划发展7大农林基地

在淳口镇,像烤烟这样的“金饭碗”还不止一个。“再过一个来月,木瓜就可以上市了,管护工作马虎不得。”距离鸭头村19公里的向坪村,木瓜种植大户邢诗林正在田间忙着除草,身后翠绿的木瓜树上挂满了拳头大小的木瓜。


四面环山,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再加上昼夜温差大,这里种出来的木瓜不愁销路。“目前全村木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3600多亩,平均亩产值超过8500元。”邢诗林告诉介绍,这几年,靠着鲜木瓜批发,木瓜干、木瓜酒、木瓜苗出售,他盖起了二层小楼,还买了一台小车。

  

淳口镇位于连云山脉中部,总面积24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1万亩,属于典型的山区乡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让淳口形成了适合农林发展的独特小气候。”淳口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沈村义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利用这种小气候发展农林生产,帮助农户增收,镇政府每年都会邀请农业专家进行上门指导,并根据不同产业特性,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制定发展规划。


20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淳口镇已逐步形成了7大农林特色基地:以鸭头村为代表的全国高香质烟叶示范基地,年创收近1000万;以向坪村为代表的木瓜基地,年产值1000余万;以黄荆坪村为代表的千亩超级稻基地,年产值200余万;以鹤源社区、羊古滩社区、谢家村为代表的万亩标准化高产优质油茶示范基地、金银花基地、银峰茶叶基地、淳峰茶叶基地,年产值超过5000万,并形成了鸭头烤烟、鹤源油茶、西湖金银花、向坪木瓜等特色农林品牌。


“良好的农林产业,是助力农户增收的重要保障,也是淳口实现快步发展的基础。”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淳口镇将借力良好山水资源和浏阳全域美丽乡村热潮,构建“互联网+”、“乡村旅游+”等平台,着力打造“美丽淳口,山水名镇”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