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悔恨】太糊涂了!家长这样给宝宝退烧,第二天孩子没了…好多爸妈都犯过!

 阿 杰 2016-08-24

近日,未满月的福建男婴小军发烧,家人上网找了多种偏方:银手镯煮水喝、珍珠粉泡水喝、酒精擦身,折腾了一夜,小军哭闹不止,全身起了很多红疹。次日,家人才急了,辗转2个小时左右,将其送到医院,但小军已停止了呼吸。“早点就医,也许还有救!”对此,南昌大学二附院专家提醒,类似悲剧已经很多,家长千万不要随意迷信偏方!


男婴哭闹一夜 嗜睡后才送医

近日,未满月的福建男婴小军被家人送到医院。接诊医生发现,小军面色青灰、四肢冰凉,已停止了心跳、呼吸,给他做胸外按压也没反应,揭开衣服细看,小军身上已有尸斑。家人无法接受,哭瘫在地。


家人告诉医生,小军已发烧2天,他们上网查了查,发现新生儿最好不要吃药,就按网上传授的偏方,找来一对银手镯,煮水给小军喝,又泡了些珍珠粉给小军“压惊”,还用酒精给小军擦身降温。但小军高烧不退,最高时体温飙升到39℃。


到了次日凌晨3时许,小军哭个不停,妈妈发现,他的身上冒出很多红疹,密密麻麻的。但他们想再观察一下,就没去医院。直到早晨7点左右,小军的哭声渐渐弱了,出现嗜睡症状,连奶都不喝,家人才决定上医院。抢救应争分夺秒!如果家长及时、就近送到当地医院抢救,也许还能挽回。



不迷信偏方 别盲目排斥吃药

“不应迷信偏方!”二附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李国林介绍,网络上热传的“银器煮水喝、蛋清擦身、温毛巾绑腿、白酒擦身”等退烧方法,都不安全,家长千万不要模仿。


孩子体温超过38℃时,家长可在遵照医嘱的前提下进行物理降温:少穿衣服、少盖被子,多喝温水,让宝宝自然散热;洗温水浴,或用温热的毛巾给孩子擦拭身体,加快皮肤散热。


现在也有不少家长,在小孩生病时,坚持不给药、不输液,盲目排斥就医,结果耽误了孩子的病情。前不久,1岁多的福州男童小强(化名)发烧一周,直到精神萎靡才被家人带到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败血症。


婴幼儿可能起病急、变症快,但症状不典型,无法正常语言表达,家长不应简单地凭体温判断小孩是否需要就医。如小孩发烧超过38.5℃且12小时不退,呼吸急促、手脚冰冷、抽搐、精神倦怠、肢体抖动、呕吐、皮肤苍白或紫绀、意识不清、喂养困难、尿量减少等,要马上就医。尤其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一旦发烧,应尽快送医。

这些偏方不靠谱,别轻信!

1. 发烧捂汗降温

发烧了,赶紧躺在床上,盖上棉被捂出汗就好了。其实,发烧了盖上棉被捂汗,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如果不出汗,体温会被“捂”得越来越高,体温的攀升会给心脏等器官造成极大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二、如果捂出了汗,大量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导致体力虚弱,出现虚脱


正确方法:发烧不能“捂”,“散热”才是根本之道。当体温在38.5℃之下时,可以用温水擦浴来降温,同时少量多次地喝些热水,帮助身体散热。在补水和降温双管齐下的同时,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药物,达到降温的目的。


2. 流鼻血时仰头

流鼻血仰着头会让血流入呼吸道,造成窒息;若是外伤后流鼻血,很可能是颅底损伤流出的脑脊液,堵塞鼻子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正确做法: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十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流血不止,应立即就医。


3. 鱼刺卡喉立马拍背

吃饭卡了鱼刺,或者被异物呛到,拍拍背、大口吞咽馒头米饭,希望能把异物“带下去”。二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徐红提醒,这些做法都很“玩命”,很容易让异物越陷越深,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正确方法:出现异物卡喉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海氏急救法: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里向上挤压,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冲出,重复至异物排出。


4. 口服维生素B1来驱蚊

口服维生素B1,或将维生素B1溶解于水喷洒在皮肤表面来驱蚊。其实这个方法不太靠谱。一方面,蚊子不像人那样能“闻”,所以通过味道来驱蚊的说法并不成立;另一方面,吸引蚊子的主要因素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这个因素无法克服,想要避免蚊子叮咬不太可能。


正确方法: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去除蚊子繁殖的温床,而居民家中最容易产生孳生蚊子的就是室内外的积水。此外,通过使用传统的纱门纱窗和蚊帐,为蚊子靠近人体设置屏障也是很有效的。


5. 烫伤后使用牙膏

烫伤是常见的家庭意外之一。在烫伤之后,人们通常会马上用牙膏、肥皂来涂抹,认为牙膏可以使烫伤部位降温,可以缓解烫伤的程度。其实这是错误的行为。牙膏很容易使渗出液积聚,滋生细菌,发生感染。虽然有些牙膏对较轻烫伤有一些作用,但牙膏并不能改变血管的通透性,也不能保护伤口。


正确方法:针对烫伤,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冷水浇,让体表受伤的部位降温。家长注意不要用抹牙膏之类的民间处方,否则可能加重伤情并且影响医生对伤势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