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作文点评9

 江山携手 2016-08-25

【家长留言】

仙人大哥:

    您好!我儿子今年8岁半,上三年级了。平时他的作文挺让人头疼的,现在一提作文孩子有些抵触,不太愿意写。下面附上他最近在家写的一篇习作请您指导一下!非常感谢!

 

【作文:浏览动物园】

    星期一,我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猴馆。

    刚一进猴馆前几个屋子是空的我们有些失望,后面的屋里有七八只大小不一的猴子。它们有黄褐色的皮毛,非常浓密。耳朵很薄,非常大。眼睛巨大,黑溜溜的,鼻子很长,翘起来的,感觉就像滑梯。嘴很大,像装了东西,鼓了出来。脸上到处都是皱纹,像位老人。这时,一只小猴轻快地跑过来,和我玩耍,我一伸出手,它也伸出小手,我发现它的手和我们的没什么两样,手指细细长长,是黑皮肤,指关节是皱起来的。它慢慢的离开,玩起一旁的小石头,它用灵活的手指左扒扒,右扒扒,扒着扒着小石子不见了,它用力搬起旁边一块宽60厘米正方形的铁板,它力气小,来不及找,便把铁板放下来,身体迅速往后退,生怕砸到自己的脚,我们在外面议论说:“这只小猴真聪明。”这时,它用食指不停的在一个角落抠来抠去,我很纳闷,为什么它专抠那儿呢?我过去一看,原来有个小洞,想让我喂它。我从包里掏出火腿,咬成片递给它,它拿起就吃。饲养员来了,小猴跑开与饲养员亲切地玩了一会儿,拿了个鸡蛋,“蹭蹭”爬上栏杆,背对着我们坐下,露出红红的屁股,尾巴像根鱼杆垂了下来。灵巧地剥开蛋壳,扔到地下,我一看里面全是蛋白,我想:它还真会吃,专挑有营养的蛋黄。它们似乎过得很好,吃的吃了一半就扔到一边,真浪费。

    冬天天气凉,我以为动物都躲着不出来,没想到还能看很多动物,最让我激动的是,能看到这么聪明的一只小猴,真是让我很是惊讶。

 

【仙人老师点评】

    8岁半的孩子,刚上三年级,写成这样,很不错啊。我不明白家长“头疼”什么。我想,孩子的“抵触”情绪,大概就来自家长面对孩子作文时,有意无意地表现出的“头疼”。看这个孩子目前的写作文能力,很正常。注意,是“正常”;这个年龄,没必要要求孩子出类拔萃,“正常”最好,落后一点也没关系。刚上三年级,着什么急?当下要做的,是多领着孩子逛书店,买一些他喜欢看的书,鼓励他的阅读兴趣;在选书过程中,自然夹带些我们想让他看的书。记住,切不可强迫阅读。强迫的东西,滴水不进,还造成反胃。

    这里我说一个启发孩子读书兴趣的技巧,效果非常好。我们想一下,我们做影迷,做歌迷,追捧我们喜欢的影像音乐时,通常也会对这些作品和人物背后的故事感兴趣;比如对明星的趣闻轶事、生平简历,以及花边新闻感兴趣,关注他们的生活,追踪他们的报道。读书也可以这样。你想让孩子读某个作者的书,或者某部名著,不要反复絮叨这部书如何好,如何应该读,读了以后会怎么怎么样;这样做并不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兴趣。不妨先给孩子讲一些作者或书中故事的背景,比如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后来他的生活又有哪些变化,他的家庭,他的爱情,他的脾气秉性,都可以“漫不经心”地聊给孩子听;如果书中有历史背景,那话题就更阔了,讲讲当时的历史事件,社会现状,流行什么习俗,等等。战术是:以周边包围中心,以花边带入正题,从野史走进正史。孩子的兴趣有了,不用我们操心,他自己就会去主动阅读。当然,他的这种“主动”是我们有意安排的,采用“狡猾”手段诱导的。

    举个例子,日本演员三浦友和写的《相性》,记录了他与妻子山口百惠的相爱相伴相守的经历。如果你想让孩子读这本书,你不妨先讲一讲山口百惠的影坛传奇,当时她的地位,以及她为什么隐退;结合日本这个国家的风俗,展开发散情节,有趣的传闻故事很多,八卦一点儿没关系,说出来看似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其实都可以引起在那个时代还没出生的孩子的浓厚兴趣。

    回到这篇作文上,8岁半孩子写成这样,我是满意的。要是按照10岁半的要求挑点儿缺点,那就是这个孩子写作文的“层次”不够清晰,他仅仅掌握了三段式,开头、内容、结尾;其他技巧,显然比较陌生。比如开头,可以写一写去动物园的“起意”,谁提议去的?从最后一段里说的“冬天天气凉,我以为动物都躲着不出来”推测,家里对冬天去动物园是有过讨论的,不妨记录一点讨论的情景。中间的主要记述段,要先大后小,先笼统再具体,逛动物园不会只逛了猴山,其他地方也不妨带几笔观感,只是重点写猴山里的猴子。值得表扬的是,孩子在描写小猴子的时候,观察很仔细,描写也很形象,这说明孩子具备写作文的良好素质。最后一段结尾,虽然匆忙了点,但思路没什么问题,挺好。

    这里我要强调一个问题,家长关注孩子的作文时,不要“审”,而是要“欣赏”。盲目表扬和过分严厉,都是不正确的方法。强调“欣赏”,是要求家长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形成“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先找优点,再找不足,最后以哪里提高了为结束语。

    像这个孩子写的作文,家长感到“头疼”,那显然是要求太苛刻了。这个孩子不缺“能力”,只是缺一点“训练”和“技巧”。

    结合他的年龄,我给这篇作文打80分。

                                         2014/2/15 晚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